中式服装风靡青年群体 “新式”“老派”总相宜
中新网杭州1月19日电 题:中式服装风靡青年群体 “新式”“老派”总相宜
作者 鲍梦妮
随着新春的脚步临近,“90后”耿晓彤的新中式服装店生意十分红火。云锦、宋锦、香云纱……融入传统元素的改良款中式服装成为众多顾客的“宠儿”。
批发为主的营业模式,让她比零售店提前一两个月知晓市面流行款式。据耿晓彤介绍,去年11月和12月正是自家店的销量高峰期,基本月均上万件,这可以预见春节前后新中式服装消费的火热。
记者注意到,其店内服饰标价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前来店里选购的不少是年轻人。价格适中、便于日常穿着、有中国特色,是他们将目光投向此类风格服饰的原因。
研究生毕业不到半年的阿语(化名)是中式服装的“老粉”。自高中时期起,她不仅在上课、出游等日常生活中穿汉服,还会在论文答辩、奖学金评选、毕业典礼等重要场合将其作为着装,以表重视。
“明显感受到近几年周围人对汉服的包容度不断提高。”阿语表示,起初自己总觉得要穿整套、配上好看的妆发才能出门。但随着汉服的普及,将传统形制与日常服装相结合成为比较普遍的穿搭。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新中式”服饰市场规模已达10亿元级别,近三年来相关产品GMV(商品交易总额)增速超过100%。
不光是分尺码批量制作的“新式”成衣,私人定制的高端“老派”也在此波浪潮中焕发青春。
走进杭州百年老字号服装铺“振兴祥”,旗袍、唐装、青年装、长衫马褂等传统中式服装琳琅满目。“振兴祥”中式服装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包文其告诉中新网记者,这两年店铺的销量呈上升趋势。其中,年轻顾客选择穿旗袍的场合以出国留学、外出旅游、婚庆为主。
“根本原因还是国家经济发展,民族文化自信提升。”包文其认为,旗袍不张扬,独具中国文化韵味,“镇得住重要场合”。
曾在美国留学的“Z世代”李俊(化名)特意选择在“振兴祥”做订婚服。“我在国外五六年,回来之后发现新国货慢慢崛起,也思考为什么要所有的场合都要穿西装呢?中式服装完全不输的。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穿着传统服饰是弘扬文化必不可少的路径。”
其女友吴娜(化名)还提及,家乡湖南湘潭的“红色基因”让自己特别钟情于“恰同学少年”式的中式服装,她也相信,附着文化的旗袍同样适合在日常生活中穿着。
事实上,此共识正是消费者与商家“双向奔赴”的体现。
据了解,为进一步推广旗袍,“振兴祥”在保留、传承中式服装文化和传统技艺的本真性的同时,融入当代时尚新面料、流行色彩与花色图案,以及电脑喷绘等高端印花技术,让旗袍从“传统服装”向“时尚中装”转变。
“我们特别强调‘量身定制、精工细作’,来满足广大中式服装爱好者的个性化需求。”包文其说。
无独有偶,许多“国风”商家意识到,将汉服向常服化靠拢已是趋势。八分长、支持调节松紧的马面裙,可用作防晒服的长干寺长衫,加装纽扣和拉链、适用于通勤的宋裤……某网店中,此类改良化汉服销量可观。
与此同时,各地官方也关注到国潮兴起,为中式服饰的复兴“再添一把火”。在主打宋韵文化的杭州,西溪花朝节邀请200多名汉服爱好者盛装参与;“十三朝古都”洛阳举办“着华服,赏花灯,庆元宵”穿汉服免费游洛阳活动,鼓励游客穿上传统汉服;“旗袍故都”沈阳连续六年举办旗袍文化节,以旗袍讲述“城与人”的故事……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积极培育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衣食住行”以“衣”为首,中式服装未来的热度趋势如何,值得关注。(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献血不会增加感染新冠风险
- 首套中国体育文化卡牌亮相法国 卡游为巴黎奥运会增添中国元素
- 赣鄱Z世代:“00后”电商创业记 青年与城市共奔赴
- 从“薄利多销”到“再领风骚”——沙县小吃的前世今生
- 民企人士谈中国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提振信心 激发活力
- “听香·廿七——朵拉南洋风水墨画展”在福州开幕
- 纾解“开学焦虑” 需要多方调适
- 专家:“碳减排”不是“碳冲锋” 区域绿色发展之路需因城施策
- 一季度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5万多亿元 连续3个季度增长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不可靠实体清单有关措施答记者问
- 高考倒计时,家长如何缓解焦虑
- 青甘两省合作交流 “大环线”文旅产业持续跃升
- 国际锐评丨春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 寻矿攻坚
- 山西太原第100座博物馆开放 加速构建“博物馆之城”
- 19.9元电影票能否成常态
- 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数在厦门大学发布
- 《满江红》:一琢磨,空悲切!
- “抗菌”“消炎”药究竟有何不同?你平时用对了吗?
- 聚焦黄河“几字湾” 内蒙古杭锦旗启动沙漠治理攻坚战
- 热门推荐
-
- “回到现场,与不朽相遇” 商务印书馆《红色气质》在深圳首发
- 【何以中国 运载千秋】荔枝网评:流传千载,运河文化何以弥新?
- 安徽黟县“世遗”古村国庆假期迎客13万余人
- “中国栀子名市”探索栀子健康产业发展模式
- 高温黄色预警继续!京津冀鲁豫等7省区市局地最高气温可超40℃
- 第十届“春苗行动”剧目展演开幕 22部精彩大戏为孩子绽放
- (乡村行·看振兴)湖羊变身“致富羊”:山西柳林打造乡村振兴“领头羊”
- 春日催生“徒步热” 年轻人热衷“小众”目的地
- 我国将全面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三年行动方案
-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若尔盖花湖再“绽放”
- 首都市民文化活动走进北京站 志愿者为旅客“送福到家”
- 广西那坡县通报引水渠渗水致泥石流:4栋民房倾斜
- 河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 中新真探:皮肤上出现红色小凸起可能是癌吗?
- 海南省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
- 四川乐山加快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
- 《杭州市数字贸易促进条例》即将施行
- 敦煌福蛇明信片里的“东方哲学”:顺应四时,盘出好运
- 发挥税收大数据智能分析优势
- 2023年重大历史问题研究重大项目立项数云南居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