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 运载千秋】荔枝网评:流传千载,运河文化何以弥新?
悠悠大运河,一河通南北,千载连古今。近日,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之际,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江苏省委网信委联合主办的“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扬州启动。
通南北千里,润幽燕风华。大运河始于春秋时代的邗沟,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和浙东运河3部分组成,绵延3200余公里,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流经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古代运河。它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变迁的重要历程,书写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壮丽篇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今天,我们探索大运河里的千年文脉,读懂流传千载的运河文化何以弥新。
保护为先。大运河的价值,不单单是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存在,更在于其文化韵味和生活气息。北京的澄清闸、天津的金钢桥、河北沧州铁狮子、河南的惠济桥、山东的光岳楼、安徽的泗水河段、江苏的扬州天宁寺、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浙江杭州的富义仓……大运河沿线八省市等世界文化遗产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通过各种形式向世人讲述着大运河的故事。保护大运河,就要强化保护意识,统筹做好提升沿河品质、水生态修复、文化遗存保护、护岸建设、绿化植被等工作;要加大谋划力度,利用独特的运河优势,抢抓国家扩大有效投资政策机遇,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谋划重点项目建设;要强化工作协同,加强属地部门协同联动,把大运河保护与航道建设、防洪排涝、环境整治、文旅融合等有机结合起来,为大运河添彩,让大运河的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
利用为基。一座座城市因“运”而生,因“运”而兴。从“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堤上行”的北京,到“云烟湖寺家家境,灯火沙河夜夜春”的杭州、“堤绕门津喧井市,路交村陌混樵渔”的扬州,再到“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的开封……上承春秋周敬王三十四年,下至清宣统末年,续以当代公元两千之初。时至今日,大运河不仅持续发挥着重要的交通运输与水利灌溉作用,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是催生沿岸城市的繁荣与兴盛。文脉千秋,大运河是流动的、活态的文明,是文明交流互鉴的载体。不管是大力推动城乡融合、一二三产融合、线上线下融合的多元产业融合带,还是打造传统产业升级带,积极引导发展文化创意、低碳旅游、数字技术等新兴产业集聚,新时代的大运河以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物阜民丰便捷,助力经济转型、文化保护、生态修复产生叠加效应。
传承为本。运河文化多风采,流传千载总有“新”。从最初运河的开凿,到隋唐大运河的拓展,再到元代大运河的“裁弯取直”,再到今天大运河与南水北调工程牵手,守正创新成为大运河亘古千年的“灵魂”。大运河沿岸的河道、船闸、会馆商铺、古街古寺等不可移动的实物遗产,以及具有大运河特色的饮食、戏曲、工艺、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背后是运河文化以新技术和新表达滋养精神,见证一座座城市因水而兴、一个个区域交流融合、一户户人家烟火升腾。我们坚信,千年大运河在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传承与利用,未来更加可期。走过绿杨城郭,古巷清曲,也走过四时变幻,中国大运河这张文化“金名片”定会更加耀眼瞩目。(唐代远)
来源:荔枝新闻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张歆艺版“李雪莲”登南京舞台 演绎刘震云笔下“大女主”
- 京津冀同步启动夜市招聘活动 就业服务站开到家门口
- 外媒:伊朗扣押一艘与以色列相关集装箱船
- 在中国美术馆“遇”见诗画浦江
- 中国气象局:7月全国平均气温23.2℃,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
- 中国精品咖啡第一县孟连咖啡精品率升至62%
- 店铺每天能卖百余个 “搪瓷盆装草莓蛋糕”为何这么火
- “工业元景,数智未来”行业专家相聚辽宁沈阳共探工业元宇宙
- 五个聋哑人开了家饸饹店
- 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无锡·物联网)正式启用
- 联合国秘书长对黎以边境“蓝线”交火加剧深表关切
- 500万人次抖音直播间“云游”天水 近两周景区游玩订单环比增6.7倍
- 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开幕 领略苗乡独特风情
- 走私进口燕窝100多吨 案值超16亿元!海关侦破特大走私燕窝案
- 浙江衢州举办首届浙闽赣皖职工创新大赛
- “90后”敬老院院长:给老年人有“温度”的晚年生活
- 2024厦门文旅推介会在韩国首尔举行
- 印度专家看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国治理模式为印度提供重要借鉴
- 去世孤寡老人房屋“名花有主” 物业无权改成员工宿舍
- 30小时跟踪 我国首次迁地保护长江江豚放归
- 热门推荐
-
- 伊朗外交部:沙特代表团访问驻马什哈德领事馆
- 合肥轨道交通4号线南延线正式开通运营
- 汉服文化 催热国风文旅
- 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跑出“加速度”
- 宁夏三名红十字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血液病患者
- 德国 “莱比锡新绘画” VIP贵宾预展北京举行
- 《山西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将于10月1日起施行
- 中缅边境章凤口岸2024年进出口货物量突破52万吨
- 甘肃积石山办首届大禹文化研讨会:探源“大禹故里”在哪儿
- 美国南加州野火迅速蔓延 逾3.6万栋建筑受火灾威胁
-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院长翁彦俊:以国际化表达讲好申遗故事
- 埃及学者:中非树立合作典范 助力构建公平公正的世界秩序
- 第二届天下徽商圆桌会议在合肥召开
- 北美票房:“碟中谍7”首映夺冠领涨北美票房
- 四川举行高技能人才宣讲
- 今年来江西已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773件
- 挽留记忆人生 阿尔茨海默病日科普手册发布
- “龙江非遗民歌汇”启动 首次汇集黑龙江省世居少数民族传统歌舞
- 于丹谈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尊重差异,消除成见,增进共识
- 防抗台风“格美” 福建提升防暴雨应急响应至Ⅱ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