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催生“徒步热” 年轻人热衷“小众”目的地
中新社南宁3月25日电 题:春日催生“徒步热” 年轻人热衷“小众”目的地
作者 俞靖
春日来临,随着中国各地气温逐渐回升,各景区迎来游人徒步赏花。来自广东茂名的“00后”周子辉,跟好友一行三人相约,连夜乘坐大巴赴南宁集合,只为赶上前往三门海景区游玩的“一日团”。“我们喜欢小众景区,开发程度小,更贴近自然。”周子辉说。
近年来,凭借具备强社交属性,以徒步体验形式的短途游、周边游等活动频现,受到不少年轻游客的青睐。
“城市里除了健身房,也没有更多的锻炼方式,不如到户外徒步一下。”去年“入坑”徒步的王一惠,是南宁一户外徒步社团的负责人,平日常组织徒步爱好者前往南宁周边游玩,打卡当地网红徒步路线。在王一惠看来,徒步游符合当下年轻人需求,多以“找搭子”的结伴形式出行,具备较强社交属性。同时,周边游耗时短,为年轻人暂时逃离都市,舒缓工作压力,贴近自然提供条件。王一惠表示,“我们徒步注重社交体验,年轻人们扎堆出行,最在意就是能出片。”
得益于互联网传播,广西防城港市望州顶、南宁市大明山、百色市浩坤湖等徒步路线在网络上爆火。为抓住广西山水的“流量”,不少自媒体博主自发前往打卡,分享出行感受。
广西户外自媒体博主卢易斯认为,时兴的短途徒步参与者趋向年轻,注重融入风景,偏好未被过度开发的路线。作为户外运动推广者,她在社交媒体账号上分享徒步经验和徒步装备,让更多广西“小众”景区走红,受到关注。“徒步旅行只有坚持走到山顶,在亲眼看到日出美景的时候,那种体满足感让我开心。”卢易斯说。
据千瓜数据发布的《2024十大生活趋势洞察报告—小红书平台》显示,小众旅行地、治愈系风景等话题均有上亿浏览量。人们旅行偏好从“自然景区退却”到“生活区兴起”,“小众”目的地关注度逐渐攀升。从山东“淄博烧烤”到甘肃“天水麻辣烫”爆火,人们重新定义“远方”,更关注发掘城市生活中独特的文化氛围。
有着14年徒步经验的蓝旺有相同感触,他在广西从事户外拓展活动多年,留意发掘广西不被人熟知的目的地,前后开辟了广西剑龙山、广西平果龙养天坑等地游玩路线。据蓝旺介绍,“春季适合徒步,每至周末,上百人成团徒步的情况很常见。即便是工作日,也均有数十人报名出游。”为满足年轻游客的需求,他通过培训徒步领队,组织夜爬、轻徒步等形式,提升徒步体验,保障游客安全,并将带队徒步经历拍摄成视频分享,帮助广西山水美景在互联网上“出圈”,让更多人熟知。(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东车八岭保护区再发现金斑喙凤蝶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精细化城市治理助力古巷焕新生
- 共有超115万件新品展出!第136届广交会今日闭幕
- 俄称击落数十架乌克兰无人机 乌方暂无回应
- 自然资源部:稳妥有序落实耕地进出平衡
- 设立“四不”反映窗口、“零门槛”保管档案 广西推出创新举措确保就业
- 也门胡塞武装称美英空袭荷台达
- 加快推动班车客运定制服务创新发展 官方有新部署
- 西摩·赫什:美国中情局炮制假新闻掩盖“北溪”被炸真相
- 大运河杭钢公园公共空间建成 4.5万平方米大草坪迎首秀
- 吉林省国际传播中心揭牌成立
- 商务部:进一步突破创新 打造国家制度型开放示范区
- 报告显示常州蝉联全国音乐节城市票房第一
- 智能养宠设备圈粉中国年轻养宠达人
- 基础疾病患者更应积极接种疫苗
- 俄媒:克宫称普京尚未发表参加2024年俄总统大选的声明
- 中国驻新西兰使馆发言人就中国—新西兰自贸协定完全实施发表谈话
- 荆荆高铁进入运行试验阶段
- 特色养殖“五花八门” 助力新疆民众增收致富
- 武铁将调整列车运行图 进一步提升客货运输能力
- 热门推荐
-
- 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有利条件
- 台湾美食家朱振藩:“食林游侠”寻味两岸
- “吾皇猫”再上新,一场关于爱、成长和陪伴的人生旅行
- 中国驻英大使郑泽光考察调研红石新能源:打造互利合作新亮点
- 桂林叠彩山景区今起恢复开放 象鼻山、伏波山仍封园管理
- 泄露患者就医信息涉嫌多种违法 医疗机构须保障患者诊疗信息安全
- 短视频带货培训陷阱再升级 以日赚万元引诱购课有老人数千学费打水漂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垃圾场生态蝶变:土地资源再利用,垃圾“重生”为资源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普洱!
- 中国央行“关键时刻”降准 或促“两升一降一平稳”
- 研究称猫有近300种面部表情
- 赣江观澜:火爆的马拉松带来了什么?
- 云南西双版纳:告庄西双景旅游投诉中心揭牌成立
- 突发!两架日航客机在机场发生擦碰,无人受伤
- 广西“三月三”期间出入境旅游热度高涨
- 云南:累计1.1万余株濒危植物德保苏铁回归野外
- 文博资源融入教育体系 北京启动“百家博物馆进校园”活动
- “我可以在中国更便利消费了”(环球热点·外籍人士在华支付更便利)
- 广西推动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纳入法治化轨道
- 服贸会“磁石效应”凸显 外商对华投资信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