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六成受访者觉得朋友圈“无效社交”多,你怎么看?
近六成受访者觉得朋友圈中“无效社交”多
70.1%受访者认为维护社交关系最重要的是志趣相投
捧起手机,就可以汇聚五湖四海的朋友。互联网时代,社交平台满足了人们多样的社交需求,但无处不在的线上社交也给很多人带来负担,有人觉得“无效社交”过多,主动退出无用群聊,有人已读不回、屏蔽了之……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5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9.4%的受访者觉得朋友圈中的“无效社交”多。设置消息免打扰和设置朋友圈可见天数是受访者为朋友圈减负的主要做法。建立高质量的社交关系,68.3%的受访者建议为闲暇时的社交设定边界感,勇于拒绝某些社交场合,53.6%的受访者建议区分工作和生活的社交账户,为不同社交划分界限。
46.8%受访者有过社交过载的感觉
北京某高校心理学专业2022级学生杨晶说,刚开学时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大家都希望给对方留下好印象,所以会思考自己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个动作是否合适,“那会儿每天都挺费脑子的”。
“我在闲暇时间会做兼职,有时说了很多但最后没有把兼职谈下来,就很影响心情。”山西太原法律专业的研一学生辛欣说,如果一天里需要和很多人交谈,就会感觉非常过载,她尝试过把朋友圈关掉,拒绝一些不想参加的集体活动。
调查中,59.4%的受访者觉得朋友圈中的“无效社交”多,31.5%的受访者觉得一般,9.1%的受访者觉得不多。
河南商丘刚参加工作的曾仪认为,无效社交会挤占很多时间。“一整天过多地社交,比较直观的感受就是烦躁、疲惫,想要减少不必要的社交。”
对于无效社交的影响,55.2%的受访者觉得消耗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43.4%的受访者认为会为了合群而委屈自己做不想做的事情,43.2%的受访者认为是为对方带去价值输出,但自己没有任何收获,41.4%的受访者认为会产生焦虑、压抑等负面的心理情绪,40.7%的受访者表示不断收到消息,越积越多,会产生“手机恐惧症”,30.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工作生活时间被迫碎片化,仅有10.4%的受访者觉得影响不大。
北京某互联网公司员工董羽说,以前大家打电话交流,半个小时能聊的信息量很多,但现在靠微信打字,双方不停地回复,不知不觉半天就过去了,交流的有效信息还不一定很多。
杨晶说,自己在社交时大脑是高速运转的,所以当时可能没有什么感觉,但社交结束后会觉得心累,甚至连一句话都不想说了。
调查中,46.8%的受访者有过社交过载的感觉,31.5%的受访者没有过,21.7%的受访者不好说。
朋友圈减负,设置消息免打扰和可见天数是主要做法
“比如新参加一个社团,就需要和很多人打招呼;有时候跟别人对接一件事情,需要花很长时间沟通,很耗费心力。”曾仪现在会减少不必要的线上社交,还会退出微信一段时间,把很多东西设置成私密状态。
朋友圈减负,受访者会设置消息免打扰(59.0%)和设置朋友圈可见天数(55.7%),其他还有:不看某些人的朋友圈(46.5%)、折叠群聊天(42.8%)、分组发送朋友圈(30.3%)、关闭朋友圈(28.5%)、批量删除好友(16.3%)等。
“刚开始融入新环境时会有很多无效社交,慢慢地,和身边人有了基本了解后,会筛选出一些兴趣相投、性格也相仿的朋友,一旦进入这种状态,社交还是比较舒服的。”杨晶说。
现在,董羽遇到值得反复讨论的事情会直接语音沟通,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问题才会发文字消息,同时对一些不太重要的群聊设置“免打扰”并折叠起来,“会在空闲时大致浏览一下,比时时盯着节省很多时间”。
辛欣说,现在很多社交都是线上的,想要减负可以先减少看手机的时间,把更多精力放在面对面社交上。
68.3%受访者建议为闲暇时的社交设定边界感,勇于拒绝某些社交场合
调查中,受访者觉得维护一段社交关系最重要的是志趣相投(70.1%)和双向付出(61.9%),其他还有:相互共情(56.8%)、情绪稳定(53.2%)、人格平等(46.7%)、利益分享(27.3%)等。
杨晶认为一段社交关系中,互相尊重最重要,需要站到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而不能只是“我觉得怎么样”。
辛欣认为,不同的社交对象分寸感不一样,开始社交时内心要有判断,同时不管对方是谁,真诚很重要。
建立高质量的社交关系,68.3%的受访者建议为闲暇时的社交设定边界感,勇于拒绝某些社交场合,53.6%的受访者建议区分工作和生活的社交账户,为不同社交划分界限,50.9%的受访者建议减少微信等文字交流频次,为电话等语音交流留出空间,45.7%的受访者建议实现内在成长,拥有自己的价值观,40.6%的受访者建议从自身出发,走出自卑与焦虑,28.2%的受访者建议主动了解他人的需要,同时表露自己的需求。
“很多时候打交道是在互相敷衍,大家假笑着互相恭维,这个瘦了,那个美了。”董羽说,应该把自己的时间花费在值得的人和事上。
曾仪认为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很重要,“这样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社交的人,随着社交经历的增多,也能更好地分辨出哪些是无效社交,从而进行更多比较有意义的活动”。
曾仪觉得自我成长也很重要,“从和他人交往这个角度来说,还是要更多地及时提出自己的需求,找到让双方都觉得很舒服的社交习惯”。
董羽说,不要取悦别人,遇到任何情况,都要问一下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如果不情愿,一定要及时拒绝。
受访者中,00后占28.9%,90后占37.2%,80后占24.9%,70后占6.9%,60后占1.4%,其他的占0.6%。男性占40.1%,女性占59.9%。
(应采访对象要求,杨晶、曾仪为化名,张家悦对此文亦有贡献)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品芝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今日立秋丨这个秋天,愿你收获一切美好
- 电动自行车室内充电有多危险?一组数据看懂
- 中央气象台:四川盆地至黄淮中北部等地仍有较强降雨
- 特色农业富三湘
- 川渝联合发布12项火锅食材系列团体标准 指导火锅食材产业质量提升
- (两会速递)中国准备试点开放互联网数据中心等增值电信业务
- 薛澜谈各国对人工智能态度差异
- 第18届国际油脂油料大会在辽宁大连召开
- 广东电信8日下午突发网络故障 广东通信管理局当晚召开紧急调度会
- 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73亿元
- 2024明文化论坛7月举办 百余件精品文物展明韵风华
- 蒙脱石散“一夜售空” 上市医药流通平台:近期就会到货
- 成达万高铁华蓥山隧道掘进成功突破6400米
- 美波音公司“星际客机”首次载人试飞发射又被推迟
- 规范衍生品市场发展 证监会就这一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 蔡威委员:完善罕见病药品进口流程
- 美国内华达大学突发枪案致多人死伤 拜登回应!
- 加美边境口岸彩虹桥重新开放 汽车爆炸案调查继续
- 优化支付服务,“全球建行”在行动
- 联黎部队:48小时内遭以军两次爆炸袭击 古特雷斯:无法容忍!
- 热门推荐
-
- 山西首个口岸有害生物和外来物种初筛鉴定室投入使用
- 兰州新区绿色化工“智起风云”:“科创中国”试点城市效能再升级
- 感染高峰陆续来临,如何化解缺医少药难题
- “鸟中大熊猫”黑脸琵鹭群首次在福建罗源湾过冬
- 印度隧道塌陷:救援行动已持续五天 40名工人仍被困
- 以岭药业向衡水捐赠价值1100万元药品
- 旅美小提琴家陈怡2024中国巡演首站亮相北京音乐厅
- 天津市首个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合作案例落地
- 探访浙江义乌“森林市场”:绿色生活什么样?
- 170余名海内外乡贤回扬州 为家乡发展献计出力
- ETF通两周年:南北向成交额双双大涨
- 药企布局带状疱疹疫苗,目前研发进展如何
- “册府千华 锦水含章——四川大学古籍菁华展”在蓉揭幕
- 江西新余一店铺地下一层发生火灾 已造成25人遇难
- 欧洲木偶大师亮相福建泉州:以偶会友绽新彩
- 越南公寓楼火灾已致56人遇难37人受伤 业主被抓
- 国际识局:赢得伊朗总统选举,这位“低调改革派”是谁?
- 中国贸促会:10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仍然处于高位
- 北京国际演艺博览会开幕 打造演艺文化产业合作新平台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单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