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脱石散“一夜售空” 上市医药流通平台:近期就会到货
本报记者 李万晨曦 施露
继布洛芬之后,蒙脱石散成为新的抗疫药品,一盒难求。
2022年12月31日晚,网传一朋友圈截图称:“XBB.1.5毒株在美国登顶,大家要囤点蒙脱石散、整肠生、诺氟沙星。”上述截图迅速在网络间盛传,而后截图提及的“蒙脱石散”这一临床常用的止泻药迅速脱销。
2023年1月1日,《证券日报》记者实探武汉、上海等地区各大连锁药房,均被告知蒙脱石散已经没货。“今天上午先是某团买药的快递员过来拿蒙脱石散,然后又来了一波顾客买整肠生、益生菌、乳酸菌这类调节肠道菌群的药品,现如今都已售空。”上海益丰大药房某分店店员告诉记者。
“囤药”从布洛芬换成蒙脱石散
据查询,蒙脱石散并非处方药,医药电商平台及线下药房均能直接购买。
1月1日晚间,记者在京东健康、美团买药、1药网等电商平台上搜索蒙脱石散,多个品牌蒙脱石散均已售罄。上海、湖北多家线下连锁药房均表示蒙脱石散暂时无货。
1药网内部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平台上蒙脱石散已经在今年1月1日售空,目前还在紧急备货,近期会有一批到货,时间目前不确定。
九州通电商平台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九州通电商平台蒙脱石散短时间内被抢购一空,公司正在紧急备货,包括蒙脱石散、整肠生等相关治疗肠道疾病的药品,近期就会到货。
看懂研究院研究员陈佳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候表示,一药难求背后其实是两个核心问题,一是中国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优化后民间短期需求爆发与长期需求变迁之间如何平衡,二是中国医药产业链自身技术进步与全球布局如何统筹。明确了这两个问题,产业企业层级的发展战略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事实上,此前遭遇哄抢的布洛芬等对症药品及抗原测试剂目前已经逐步恢复供应。
1月1日据相关媒体报道,目前抗原检测试剂盒的日均供应量已增长超过1倍,抗疫相关商品的48小时发货率本周已升至80%,并预计下周可恢复至日常水平。
记者在淘宝上搜索N95口罩、抗原自测盒、布洛芬等商品,大部分均显示为有货状态。其中N95口罩价格最低已经恢复至2元/只,抗原自测试剂盒单只价格最低也已降至5元以下。
多家上市公司也对此进行了回应,均表示目前药品整体供应充足。
九州通董事会秘书刘志峰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称,12月份,九州通专门成立疫情物资保障指挥部,发挥全国仓储物流优势,协调调配资源,努力保障防疫物资的配送供应。公司各地物流中心加班加点、几班倒不间断运作,仅湖北地区就投入1500名配送人员,保证物流配送能力,全力保障医疗物资配送供应。
布洛芬原料药龙头亨迪药业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正积极配合国家防疫政策有关要求,加班加点生产市场急需药品,全力以赴保障市场供应。
专家:应理性备药企业扩产需谨慎
蒙脱石散等调节肠道菌群类药物,只是近期“囤药潮”抗疫产品中的又一品类。
事实上,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调整,2022年末“囤药潮”便席卷而来,抗原试剂盒、部分退烧药、感冒药、抗病毒药等品种市场出现脱销现象,部分产品价格水涨船高,同时2022年底A股也出现了“囤药潮”相关行情,相关抗疫产品公司股价短期内暴涨。
艾文智略首席投资官曹辙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民众的囤药行为,带动了药品价格快速上涨。而非理性的购药需求,助长了部分游资的短线炒作行为。当前市场的基本面,并不能持续支撑药企的扩大产能。药企需要保持冷静判断,不要给大众和资本释放错误的信号。目前,官方层面已关注到囤药现象并出手干预,预计市场很快将会恢复平静,相关企业也应引导群众理性购药、用药。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的药物短缺是之前生产准备不足以及感冒退烧药被管制所造成的,目前的现有产能是足够的,短期内的供求矛盾缓解后,相关产能会恢复正常。
“预计蒙脱石散等肠道类药物短期内会涨价,但是随着相关传言逐渐被求证和澄清,这类药物的供应与价格会很快恢复常态。对相关企业短期而言可以提升市场业绩,长期而言不应随着市场的临时性异动而盲目增加产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投资浪费。”柏文喜说。
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盲目囤药容易造成药物滥用、不合理用药,引发更多安全风险;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药品过期、资源浪费、社会医疗资源挤兑。
邓之东进一步表示,很多人秉持有备无患、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一波波囤药,这在短期内会带来大量订单,相关企业扩大产能,加速生产供应,业绩飞涨。但长期来看,此类需求难以长期持续,不久就能达到供需平衡,相关企业投资扩产要谨慎、适度,做好长期打算。(证券日报)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京:私改暖气最高可罚五千
- 散煤不让烧、清洁煤不想买 问题出在哪儿?
- 南宁机场推新政 服务邻省旅客出行东盟国家需求
- 广西贺州首次开行进港动车
- 耕海牧渔把大海变成“蓝色粮仓”
- 国泰航空再致歉:已暂停有关空中空服员飞行任务
- 日本青森发生4.3级地震
- 印防长:未来5至10年印度将为军事工业拨款1000亿美元
- 韩国济州机场一客机故障抛锚跑道 航班一度全面中断
- 2023总台文创产品发布 春晚吉祥物“兔圆圆”首亮相
- 走进区域看发展|重庆大足:让石刻“说话” 让雕客“生根”
- 江西金溪蜜梨结出产业“致富果” 助农增收乡村兴
- 海南省气象台:预计“摩羯”造成的影响将超“威马逊”
- 延长产假至一年?成本共担机制待完善
- 浙江省调整优化个人住房贷款政策
- (第六届进博会)加州州长刚走,加州企业来了!
- 东北华北云南等地多降雨 长江中下游等地多高温
- 辽宁居民健康指标位全国前列 预期寿命达到78.88岁
- 西藏林芝市森林支队165名指战员、30台车辆奔赴定日
- 青海海东:税惠政策赋能企业向“绿”而行
- 热门推荐
-
- 图书行业积极应对碎片化
- 三亚发布182款主题产品迎接暑期旅游旺季
- 山东龙卷风已致5死83伤 救灾工作有序进行
- 学者谈2023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各地碳中和发展优势突出、亮点纷呈
- 11月22日央行开展6351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里程碑!C919承运旅客突破50万人次大关
- 外媒:内塔尼亚胡否认以军故意针对联黎部队的指控
- 日本“派阀政治”为何难以根除
- 夜行日游 人游车停 山西开行首趟竞价旅游专列
- “丝路电商”国际智库联盟上海启动
- 三季度人才流动趋势报告:北京招聘求职活跃度居首
- 天倍儿热 文创冰激凌倍儿火!
- 俄罗斯伊尔-96-400M远程宽体客机完成首飞
- 山西电力全力应对雨雪冰冻天气
- 新一轮地产新政密集落地 呵护市场进一步回温
-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一带一路”倡议助力全球绿色发展丨世界观
- 药学本科毕业就是卖药的?听老师和同学讲讲药学是否值得
- 老挝政府与中农钾肥签署工业园项目备忘录
- 2024年国家能源集团发电量首破1.25万亿千瓦时
- 电影春节档8部新片4部撤档引热议 无奈之举还是任性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