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画像中国|他那钢筋水泥味的梦想,在云南重新启航
中新网北京6月30日电(刘越)这是小伙伊诺第一次见到这么高的菩提树。
在云南香格里拉大峡谷的入口,一棵三千多年的菩提古树默默伫立,枝繁叶茂,清幽的绿意让伊诺忘却了长时间乘坐大巴车的疲惫。
6月29日,“‘Z世代’画像中国”网络互动活动走进云南巴拉格宗景区。来自11个国家的青年们坐上大巴车,在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颠簸前行。
从车窗向外看去,如刀削斧凿的悬崖峭壁间,一条“天路”蜿蜒而上,遥遥指向与世隔绝的村落。路途中,讲解员告诉大家,这条“天路”是一位名叫斯那定珠的藏民修筑的。
这位修路人的故事让伊诺热泪盈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三个小时后,故事中的斯那定珠会亲切握住自己的手说:年轻人,希望你可以继续努力下去。
戴着斯那定珠赠送的菩提手链,伊诺粲然一笑。
想让大家都有学上的未来建筑师
斯那定珠出生于巴拉格宗的巴拉村,那是一个不通水不通电的贫困村落,看病要走上整整五天。13岁时,斯那定珠出门闯荡。小有资产后,他毅然回到家乡,不惜变卖家产负债累累,用了10年的时间在故乡的悬崖峭壁上凿出了一条天路。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伊诺与斯那定珠前半生的经历很相似:“我也离开了我的家,现在在中国读书,也学到了一些东西,看看以后能不能用来帮助我们国家的发展。”
伊诺来自非洲东南部的马拉维共和国。“我的国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最大的外币收入靠的是烟草。所以我们有一个目标,2063 年,国家支柱产业从农业转成工业。”
在伊诺的回忆里,马拉维很陈旧。这个国家处处是低矮的楼房,全国只有五所公办大学,很多孩子读不起书。而他属于比较幸运的那一位。2016年,高中毕业的他在当地报纸上看到了一则特殊的广告。
“中国驻马拉维大使馆在我们国家发了广告,说有一个来中国留学的机会,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向大使馆申请。”通过考核和面试之后,伊诺成功入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在中国读完了本科课程,“我真的非常感谢中国政府,给了我一次来中国学习的机会。”
如今,伊诺在北京交通大学攻读硕士。在马拉维,最能“出人头地”的职业是医生和工程师。而你只需要跟伊诺相处半天,就能轻易地猜到他的专业。
6月28日,各国青年们走入虎跳峡景区。惊涛拍岸,浊浪排空,在其他小伙伴打卡眼前美景时,伊诺眨巴着他那双黑葡萄似的眼睛告诉记者:河流中央的那块虎跳石目测高12米以上。
记者看着远处“此石约13米”的标注,发出感慨:真不愧是未来的建筑师。
“我现在学土木工程专业,研究方向是抗震设计。选择这个方向是因为我们国家在非洲大裂谷的中间,一旦发生地震后果就会特别严重。”伊诺说,马拉维有着世界上第九大的马拉维湖,占国土面积的20%,“每次有地震,离这个湖特别近的村子会发生很多意外。我想减少这些意外的后果。”
因此,伊诺的梦想非常质朴。他想在马拉维建起一栋栋坚固又漂亮的房子:“我想建住宅、办公楼、医院和学校。我们马拉维只有五所公立大学,因为人太多,地方不够,所以上大学确实有难度。”
“我想让大家都有学上。”
家乡不是用价值来衡量的
也许是因为带着建设祖国的目标而来,云南之旅中的伊诺,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盖房子”这件事。
每到一个打卡点,伊诺都会认真仔细地拍下照片:“云南的建筑非常有特色,每一栋建筑都像讲了一个故事。我现在拍了很多照片,要好好研究看看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可以让我学习的地方。”
6月27日,伊诺和小伙伴们一起参观了藏式民居。他被一栋上面住人、下层养牲畜的干栏式木楼所深深吸引。
伊诺注意到了木屋的榫卯结构,他认为这种不用一根钉子却严丝合缝的技法非常神奇。房屋的主人在介绍榫卯结构的原理时,伊诺看得目不转睛。
“我首先会关注房屋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伊诺说:“在马拉维,男生如果长大了,要盖自己的房子,这是我们的文化。我以后想用竹子盖自己的房子,因为竹木屋的力学性能、抗变形能力和强度都非常好。”
伊诺希望,未来能将中国的榫卯结构用在自己搭建的房子上。他告诉记者,云南的地貌特殊,且分布着几大地震带,和他的故乡很像。因此,他拍下的每张照片都是日后珍贵的研究素材。
用云南话来说,伊诺是个不折不扣的“家乡宝”。阔别马拉维6年的他,对故乡魂牵梦绕。在普达措国家公园的许愿长廊下,伊诺许了三个愿望:学业有成,前程似锦,回国机票。
这三个词连起来,便是游子学业有成后前程似锦,回到故乡建设祖国的故事。
“虽然中国特别好,但我早晚还得回家,学完之后就回家。家乡不是用价值衡量的,如果每个人都离开家去更好的地方,家乡就一直不能发展,我热爱我的祖国,我也有这个责任建设我的祖国。”
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里写,人类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这四个字里的:“等待”和“希望”。伊诺也有类似的认知。
“我们国家有一首歌,歌词讲的是做人要学会等待。所以在还没达到目标之前,我需要耐心地等待。”
原来一个人也能改变世界
10岁那年,斯那定珠眼睛受伤,出村看病,从而偶然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下定决心未来建设家乡。而伊诺眼中“外面的世界”,和中国息息相关。
“马拉维特别多的建筑,尤其是最新的建筑很多都是中国政府或者中国公司来盖的。我们有一个政府办公楼,还有我们国家最好的大学,马拉维科技大学,都是中国盖的。”
“看到他们盖得特别好,盖得也很快,我就想,我可以到他们国家学习。”
在中国留学的六年中,伊诺如饥似渴地汲取着文化知识。无论是2016年的那封录取通知书,还是2023年的这段云南之旅,都让伊诺无比感恩。
谈到自己能为中国做什么时,他诚恳地表示,在成为那双看中国的眼睛后,我愿意向世界诉说中国的美丽。
“很多人对中国有偏见的原因是他们了解中国的方式有限,大部分是通过西方国家的新闻,因为中文他们看不懂。”
“所以我能做到的就是分享自己在中国的美好经历,让他们知道中国到底是什么样的地方。”
我们可以猜到,伊诺的分享单上一定少不了此次的云南之旅。不必说各具风情的藏式建筑,也不必说古香古韵的榫卯木楼,对伊诺来说,与斯那定珠的一段谈话已足够让他振聋发聩,长久铭记。
在了解伊诺的故乡和梦想后,斯那定珠认真地对他说:“要有决心和信心,看得起自己,最落魄的时候更要鼓励自己。再大的困难也要抛开,身体可以休息,思想不能休息。”
“你还很年轻,人生路还很长。你的国家很穷,但你应该有信心去努力改变它。”
分离时,伊诺紧紧握住斯那定珠的手:“谢谢你,我本来觉得一个人很难改变世界,但是因为你,证明了一个人也可以完成很大的事情。”
土建的地基靠钢筋和水泥,梦想的基础靠坚持与努力。或许多年以后,马拉维将满是坚固美观的高楼大厦,而这些楼宇的设计者却远离市中心,住在马拉维湖边的一棵菩提树下。
那里,一栋充满藏式风情的木质小楼静静矗立。(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西南宁承办国家级体育赛事 城市治理展新颜
- 兰州新区打造西北医药物流配送中心 承接“一带一路”进口药品
- 湖南博物院藏扇面展开展 扇里扇外意韵悠长
- 宁夏启动2023增殖放流工作 850万尾鱼类将流入黄河流域
- 中信银行信用卡联合举办中老年金融知识创作展演活动
- (“一带一路”10周年)专访乌拉圭驻华大使:共建“一带一路”为乌中合作开拓新空间
- 阿根廷4月通胀率降至10%以内
- 海信加码家电以旧换新 政企双重补贴单台至高可享4000元
- 麦家:文学与科学互相滋润 同促人类发展
- 长篇报告文学《山这边,山那边》呈现近30年山乡巨变
- 菲律宾美元储备8月底下滑至998亿美元
- 加速迈进主流电动车赛道 别克ELECTRA E4上市
- 跟着节气过日子:秋光可期 处暑节气看哪里告别暑热迎秋凉
- 著名作曲家谭盾谈《敦煌·慈悲颂》创作:唐代音乐的“活化石”在泉州
- 学者王立群:做学问要老老实实,不说过头话
- 12月1日起民航旅客运输服务推广使用全面数字化电子发票
- “挚爱中国”的南非专家:我看好“一带一路”倡议绿色发展丨世界观
- 迫于压力 拜登终于透露将访俄亥俄“毒列车”事发地
- 山西高平一村民房屋坍塌致5人受伤
- 尹锡悦方面回应逮捕令申请:公调处无权调查内乱罪
- 热门推荐
-
- “妈祖信俗”成功申报“世界非遗”十五周年:积俗千年,闪耀世界
- 上海基层统战干部“做一周村居干部” 助力乡村振兴
- 台风“泰利”在广东省湛江市南三岛沿海登陆
- 退出近六年后,美国欲重返这一组织 计划偿还债务
- 外媒:多个联合国驻亚洲地区机构降半旗
- 兰州城关区:夏日游热度攀升 街头“City”氛围感引游人
- 中国唯一土族自治县成立70周年:民众生活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
- 云南普洱景迈山“一片好叶”历经千年走向“一片繁业”
- 哈尔滨冰灯艺术游园会开园 打造六大区域解锁冰雪奇观
- “难于上青天”的古蜀道为何如此重要?
- 开学了,有些学校的“宝藏”藏不住了……
- 中国股票市场正式建立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和相应监管安排
- 今年前5月出口2.35万吨 内蒙古开鲁红辣椒飘香海外
-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 海岛元宵换花夜 花语浪漫寄情思
- 俄乌局势进展:泽连斯基会见荷兰首相 俄称乌方制裁威胁全球粮食安全
- 长图解读:迈向星辰大海,中国与世界双向奔赴
- 《贝肯熊:火星任务》“火星第一熊”特别视频 孩子收获航天启蒙
- 韩国民众回顾戒严令当晚:“深感不安,只在电影里见过”
- 浙江经济观察:微改造绣出“城市新夜景” 力促经济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