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禁忌“不剃头”怎么就成了正月的年俗?
很多地方有“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传说。从科学的角度讲,这当然是一种迷信。“不剃头”成为正月禁忌伴以种种解说,比如它在清朝的原文本来不是“死舅”,而是“思旧”——“不剃头”是思念旧明,来自清朝百姓对剃发令的反抗。
其实,最早记录“剃头伤舅舅”的时间不在正月,而在五月,且仅限端午节这一天。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汉代就有禁忌 “五月盖屋,令人头秃”
五月五日端午节。端,开端、首个。秦朝避始皇帝嬴政名讳,将岁首正月称为端月;午指五,五、午音同。历法一月建寅,排至五月是为建午之月,端午因此也称重午或重五。此外,又称端阳——这“阳”应是缘自重午之“午”:古人以十二地支论说阴阳,“午为阳极”。双午重叠,恰值夏至月份,被当做一年里阳气最盛的日子。传统哲学讲究阴阳平衡,失衡便不好。双午为火旺之象,过旺则为毒,“毒月”“毒日”之说由此而来。
《后汉书》所记“五月五日,朱索五色为门饰,以难止恶气”,已见端午节的端倪;晋代周处《阳羡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书中与端午节名称一并记载下来,还有节日代表食品“一名粽,一名角黍”“以菰叶裹黏米”“盖取阴阳包裹未散之象”,言及阴阳五行学说赋予节日的岁时含义。
至于说粽子象征“阴阳包裹”,叶与米,哪为阴哪是阳呢?周处《风土记》讲另一端午食品煮肥龟,“龟骨表肉里,阴内阳外之形,所以赞时也”。这也就提供了解说粽子“取阴阳包裹未散之象”的参照,即叶为阳、米为阴——用以象征夏至时节阳气旺盛、阴气萌作。那句“所以赞时”,则反映古人顺应大自然,又希望在“纯阳用事”的时节,以民俗事象的形式,表达与大自然互动的愿望。
这部古代风俗史重要文献的记载,已涉及后世端午习俗的大体内容:“造百索系臂,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五色丝,一名朱索,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以相赠遗。采艾悬于户上,踏百草,竞渡。是月俗多禁,忌盖屋及暴荐席。”丝、缕、索,这一类带状物,多种名称表示古人赋予端午的多样期待;蒲剑艾虎,斗草采药,竞渡龙舟,后世端午诸多讲究此时也大体具备。
至于“俗多禁”,如“忌盖屋”,汉代《风俗通义》记俗信:“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盖屋,并非指建造房屋,而说的是以茅草覆盖屋顶。屋上茅草与头顶毛发,是不是存在类比想象的空间?既然这想象空间,和“恶月”“恶日”有着扯不断的关联,那么,“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于父母”之说,衍为“五月盖屋,令人头秃”,再衍出“不剃头,恐妨舅”之说,便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民俗的共享或迁移 “不剃头”并非孤例
明末清初文学家孔尚任《节序同风录》一书,《端午》标题下兼收这三者:一、“是日生子者不吉,束一木或荆条,于堂斩断五六尺许,祝曰‘如是止,勿张抵户’,则儿易育,不妨父母”,涉及对“不吉”的禳解。二、“忌盖屋,犯者头秃”。三、“不剃头,恐妨舅”。乾隆年间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五月不迁居,不糊窗槅,名之曰‘恶五月’。以艾叶贴牖,谓之解厄。五月多不剃头,恐妨舅氏”。二书所列,均含“不剃头”,潘荣陛点出这些禁忌出于“恶五月”之说。
原本“五月不剃头,恐妨舅氏”,怎么就成了“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
来作三段引文的对比——
一、清乾隆年间《帝京岁时纪胜》,前曾引:“五月不迁居,不糊窗槅,名之曰‘恶五月’……五月多不剃头,恐妨舅氏。”
二、同是《帝京岁时纪胜》:“正月不迁居,不糊窗槅,为‘善正月’。”
三、河南栾川、鲁山等地风俗,如《鲁山史话》:“正月不剃头,不迁居,不糊窗,不口角,称‘善正月’。”
夏至、冬至是一对至关重要的节气,形如双璧,在岁时框架的构成方面,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对称特征。夏至成就了端午,冬至曾经的岁首位置让给了春节(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名称),文化的积淀都还在。通观传统节日,容量丰,且视野广大者,首推迎春过大年,其次应该即是端午了。既然两个节日有些内容是重合的,起由端午的五月“不剃头”,移至春节正月禁忌,似乎并没有多少沟沟坎坎。
岁时节日之间,民俗事象的共享或迁移,“不剃头”并非孤例。就说以葫芦造型为端午民俗符号,宋代《岁时广记》已见记载。清乾隆《帝京岁时纪胜》,五月朔窗牖贴红纸吉祥葫芦。光绪《津门杂记》,五月端午,有龙船戏,比户贴葫芦门符。贴葫芦又是迎春风俗。乾隆《直隶遵化州志》,除夕剪红纸葫芦贴于牖户,曰拒瘟。民国《丰润县志》,除夕贴春联、葫芦于户牖。春日里,曾在白洋淀边同口镇、鄚州古城旅行,所见家家门上贴着红纸剪成的春葫芦。夏贴葫芦、春贴葫芦,是春葫芦因循了夏葫芦,还是夏葫芦借鉴了春葫芦,若要厘清,也需下一番工夫。
这个癸卯年,夏至恰在端午头一天,按照古俗,接连两天吃粽子。愿读者都有好心情、好胃口。
文/吴裕成(中国民俗学会理事、民俗学者)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团伙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逾亿元
- 篮球综艺《我的主场》走进福州 助力全民健身
- 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正式公布今日获释人员名单
- 乡村振兴纪录电影《加油吧!乡亲们》定档“520”
- 2024年“XPLUS华语电影展”在韩开幕
- 滴滴货运与中铁快运合作,国内物流增效低碳有新突破
- 山东威海兴起海上休闲运动 为夏日旅游添活力
- 安徽视障男孩圆梦大学 选择入读特教专业
- 渝湘复线高速公路最长隧道掘进突破两万米
- 一架载有6人的飞机在哥斯达黎加坠毁 飞机残骸已找到
- 5名中方人员在恐袭中遇难 巴基斯坦总统:强烈谴责、深切哀悼
- 中越边境云南文山两条对越通道临时开放客运功能
- 演员王东被妻子控诉家暴 任何辩解都太苍白
- 深圳二手房交易量重新站上6万套关口,楼市新政后连现5个“日光盘”
- 广东启动“护松2024” 推进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
- 美股道指跌逾千点 衰退恐慌不减
- 新冠病毒二次感染年轻人居多?听听专家怎么说……
- 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 开启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新征程 各界同庆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 大数据报告:中国二手车流动性逐步增强 年末出现冲高行情
- 热门推荐
-
- 总装机规模150万千瓦风电项目在“中国风谷”开工
- 第22批援冈比亚中国医疗队启程执行援外医疗任务
- 马斯克:将开发“不会消灭人类”的人工智能TruthGPT
- 2024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举行
- 英国2月商店物价指数同比涨幅回落至2.5%
- “边运抵边装船”模式助力天津口岸最长风电叶片出运德国
- 粤桂滇黔渝及华北东北地区有强降雨
- 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款担保电子化在北京落地
- 毫厘之间便是轻伤重伤之别 法医讲述于欢案“案中案”伤情鉴定
- 补贴催热市场 订单黄牛再现 造车新势力再迎交付考验
- 读大师之作 汲人生智慧
- 王毅会见印尼外长蕾特诺
- 7月中国大宗商品市场总体保持扩张态势
- 《海南自由贸易港船舶通航管理办法》下月起施行
- 猜灯谜、吃汤圆、迎舞龙 浙江多地多彩闹元宵
- 江苏省人民陪审员达1.9万余人 其中包括台胞人民陪审员
- 浙江金华:光量子雷达投用 大气污染来源“尽收眼底”
- 江南南部、华南中北部将有持续强降雨 国家防总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 发热患者猛增!多地疾控紧急提醒
- 注意!到东北旅游要当心“泼水成冰”变成“泼水成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