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类如何起源演化为何缺失四肢?中国科学家最新研究揭开谜团
中新网北京6月19日电 (记者 孙自法)作为中国十二生肖之一,蛇是广为人知、广泛分布的一类爬行动物,成语“画蛇添足”则告诫人们蛇是无足(没有四肢)的动物。不过,蛇类如何起源的?最初有没有四肢?如果有的话,又是如何在演化过程中丢失的?这些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学界关注,公众也颇为好奇。
约1.18亿年前由穴居蜥蜴演化而来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研究员李家堂团队通过选取全球极具代表性的不同支系的蛇类,结合大规模多组学技术与基因编辑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手段,系统阐释了蛇类的起源与特殊表型演化的遗传机制。
研究团队基于染色体水平蛇类基因组数据集,最新成功构建出迄今最有力的蛇类系统发育框架表明,蛇类起源于约1.18亿年前早白垩纪,由穴居蜥蜴演化而来,也是四足动物四肢缺失的特化类型。
由中国科学家完成的这一全面揭示蛇类起源演化谜团的重要研究成果论文,北京时间6月19日夜间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Cell)在线发表,并将于7月6日在第186卷14期以封面论文形式正式刊印。
论文通讯作者李家堂研究员指出,研究团队基于多种高通量基因组测序技术,从头组装并拼接出14个高质量参考基因组(其中12个为染色体水平)代表12个不同蛇科。同时,结合近200个多物种多组织转录组测序数据及基因编辑等功能实验,深入探讨蛇类的起源及表型演化遗传机制。
该研究表明,蛇类起源于约1.18亿年前的早白垩纪,与亲缘最近的蜥蜴类(帝王蛇蜥、科摩多巨蜥等)的最近共同祖先是“姐妹”关系,提示蛇类的祖先可能是某种蜥蜴。在演化过程中,蛇类最先分化出的类群为盲蛇,并在约6500万年前白垩纪-早第三纪分界点的生物大灭绝事件之后,迎来蛇类物种的爆发。
破解四肢缺失身体延长等演化之谜
李家堂介绍说,目前全球已知蛇类约有4000种,广泛分布于除南极洲外的各大洲陆地和海洋,栖息地多样,适应能力强,以高度特化的重要表型如四肢缺失、身体延长、视觉和听觉退化、红外感应增强、左右肺不对称发育等特殊表型,在进化历史上处于脊椎动物演化的关键节点,是脊椎动物重要类群和研究动物复杂性状形成机制的理想类群。
本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基于比较基因组与基因编辑等多学科交叉手段发现,蛇类PTCH1蛋白特异性缺失的3个氨基酸残基,可能是其四肢缺失的重要遗传机制之一;大量编码及非编码调控元件的快速演化驱动了蛇类身体的延长,为适应身体延长,蛇类的内脏器官发生了不对称发育,如其左肺大多趋近于退化,而右肺则较为发达;蛇类丢失了控制器官对称发育的DNAH11和FXJ1B基因,则是其左、右肺不对称发育的重要遗传因素。
此外,这次研究还探讨了红外感应蛇类和穴居的盲蛇类物种特殊表型的演化遗传机制,发现与热响应相关的PMP22基因、与三叉神经发育相关的NFIB基因的非编码调控元件的趋同演化,是部分蛇类感知红外光谱的重要遗传驱动力。盲蛇类物种则通过RPGRIP1等基因的丢失、CHIA等基因的快速演化以适应穴居生活,并形成专食蚂蚁及蚂蚁卵的食性。
未来将聚焦开发玉米蛇为模式动物
李家堂表示,本次研究率先启动了爬行动物大规模组学研究,对理解脊椎动物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将推动动物演化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
最新研究结果支持了学界此前关于蛇类是由蜥蜴演化而来的假说,将加深人们对蛇类的起源及其复杂性状的形成机制的理解,并进一步推动爬行乃至脊椎动物演化发育生物学研究,亦可为动物遗传育种及人类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重要启示和科学支撑。
展望未来,李家堂透露,研究团队后续将聚焦开发玉米蛇为模式动物并开展演化发育生物学研究。同时,围绕蛇毒等重要遗传资源的挖掘和运用,为抗蛇毒血清及蛇毒衍生药物的研发提供科学支撑。研究团队还将推动从基础科学到应用基础科学的发展,以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我国多地出现雨雪天气 各地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
- 11月26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910元 上调8个基点
- 杭州:无人配送车上路 实现无人车商业运营零的突破
- 南非豪登省代表团赴重庆 洽小城镇基建等领域合作
- 广州白云机场口岸春运出入境客流创近4年来新高
- 关于美 “消费风向标”们有了新选择
- 湖南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湘中湘北地区局地将有特大暴雨
- 上海市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 不小心扭伤脖子 没骨折为啥要手术?
- 细观《繁花》 电视剧《繁花》研讨会举办
- 申遗成功十周年 AI加持让运河文化“流动”起来
- 美考虑制裁与华为相关中国芯片公司 商务部:将视情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 广西一教师改变教学方式 学生从化学课中领悟哲理
- “荒山污水”蝶变“绿色名片” 山东多元举措破译生态密码
- 课间消失问题引关注 中小学课间“圈养”困局如何破解?
- 通航首颗“国产心脏”获颁型号合格证
- 黄埔海关年内监管跨境电商出口清单超15亿票 同比增1.3倍
- 台风“潭美”携强风雨袭海南三沙 消防紧急处置险情
- 央行定于8月27日发行应县佛宫寺释迦塔金银纪念币一套
- 治理多民族大一统国家,清朝有哪些灵活多样的高端操作?
- 热门推荐
-
- 【我们的中国故事】麦启安:用创新方式连接中国与世界
- 光明乳业发布“领鲜”创新成果
- 共有鸟类519种 北京成为“鸟天堂”
- 势在必行!多家银行回应存量房贷利率下调
- 商务部: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万亿元 同比增长7.6%
- 弹弓+橄榄,高速上的碰瓷新套路
- 武汉:中药茶饮“快闪店”亮相健博会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赣县湖羊养殖助力村民增收致富“发羊财”
- 2023年末中国男比女多3097万人
- 第一批符合新版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发布
- 全力支持抗震救灾 首支上海医疗队和物资驰援日喀则
- 蓝皮书:英国大学教育呈现重视运用人工智能等特点
- 四川乐至发现神秘石桅杆群?官方:多为近40年来当地群众祈福所立
- 第十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民族)、小提琴全国选拔赛在天津举行
-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93名获释被扣押人员已分别返回巴以
- 专家齐聚广西为找大矿、找好矿建言献策
- 遇见非遗丨喀什00后兄弟成为铜器“守艺人”
- 江南石供“遇”海派盆景 上博新展雅意盎然
- 寒潮导致线路覆冰 广西电网在桂林启动今冬首轮融冰
- 甘肃“税惠锦囊”聚焦消费热点 为发展汽车产业“换挡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