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入梅后迎强降雨集中期 雷暴大风齐上线
中新社杭州6月19日电 (张煜欢)随着中国长三角地区纷纷步入梅雨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已正式进入强降雨集中期。19日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江苏东部、上海、浙江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6月16日至17日,江苏、上海、浙江和安徽等地接连宣布入梅,这也意味着今年的梅雨季大幕就此拉开。
大幕拉开过后,长三角地区雨水“来势汹汹”。据中央气象台消息,18日强降雨带主要分布在贵州至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多地雨势猛烈,江苏南部、上海、安徽中北部、浙江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雨。据浙江省气象台消息,18日浙北北部和浙江沿海地区局部出现暴雨,有12个乡镇(街道)出现8级以上大风。
今明两天,随着强降雨区东移南压,长三角地区多地雨势进一步增强。
19日10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19日14时至20日14时,江苏东部、上海、浙江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浙江西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100毫米~18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20毫米~50毫米,局地可超过60毫米)。
即将到来的端午假期也难逃雨水相伴的“命运”。中央气象台预计,21日至25日,中国南方地区仍将有大范围的强降雨天气,雨带继续呈现东北至西南走向。
其中21日至23日,江南南部和东部有中到大雨,局地将有暴雨或大暴雨;24日至25日,江南西部和东北部、江淮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将现暴雨或大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
强降雨伴随而来的降温也为各地送来清凉。近几日长三角地区气温遭受“打压”,多地最高气温在30℃上下。据浙江省气象台消息,预计22日浙江全省最高气温将普遍不足30℃,体感颇为凉爽,大大减少闷热感。
气象部门提醒,眼下长江中下游地区已正式进入强降雨集中期,还需注意防范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山洪、泥石流、城乡积涝等次生灾害。(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汽车之家《新能源超测》:推动共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评测体系
- 辽港医疗健康产业对接交流会在沈阳举办
- “最美北京中轴线”摄影作品征集展示活动在北京启动
- 武汉取消住房限购政策 给予购房优惠支持
- 石头科技创业十年交出高分答卷:扫地机器人销额全球第一
- (两会声音)代表委员建言推动新能源快速发展
- 青海:2025年形成更加完善的集体林权制度
- 济南启动文旅消费嘉年华 邀八方来客享盛夏狂欢
- 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更具“国际范” 31家知名外企将亮相
- “湘粤非号”铁海联运国际全程定点班列开行
- 山西:到2025年底尚未公布历史建筑的县将实现清零
- 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否认美国关于加沙安全区的说法
- 一些养生直播间专门“坑老” 舆论呼吁整饬
- 董宇辉“匹夫之怒”是对理性流量的呼唤
- 福州举办唐山大地震48周年纪念日活动 让防震减灾科普更接地气
- 飞虫为何扑灯?国际最新研究称灯光或会破坏昆虫准确定位能力
- 央国企稳步推进“A拆A” 政策有望持续助力
- 青海茫崖5.5级地震:救援力量赴震中巡查 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 东北锅包肉“食”力破圈
- 冷空气将接连袭粤 最低气温或跌至-2℃
- 热门推荐
-
- 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4%
- 得过流感就不需要接种疫苗?专家:每次感染病毒型别或不同
- 2024年钦州蚝情节开幕 民众大快朵颐各色大蚝美食
- 江西安远做强果品精深加工 让水果“香飘万里”
- 印尼马鲁古省海域一快艇沉没致8人遇难
- 王一鸣:中国正前所未有地步入科技革命前沿地带
- 云端研发破解中小企业创新之困
- 青海举办禁毒公益健步走 千人同心同禁同行
- 青海实施“肢残康复”五年行动投千万元解“康复难”
- 希音湾区西部智慧产业园开工,SHEIN加码智慧供应链建设
- “红厅论坛·首尔对话会”在韩国举办
- 大鱼大肉吃成营养不良 儿童营养门诊医生支招
- 1天假期也要追求仪式感:多地“跨年游”火爆,入境游订单量同比翻倍增长
- 暑运里的“火车医生”:不让一辆列车“带病”发出
- 今又重阳 全国多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暖心活动→
- 粉丝制品当饭吃,到底有何危害?
- 央行罕见同步降准降息 货币政策调控“上强度”
- 牛约堡成“脏乱堡”,别怪消费者“过度夸张”
- AMRO首席经济学家许和意:中国赴东盟游客增长有助当地经济复苏
- 11月中国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3.5亿吨 同比增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