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专家厦门共探消化医学最新进展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消化论坛暨世界华人消化高峰论坛在厦门启幕。 杨伏山 摄
中新网厦门6月10日电 (杨伏山 石青青 黄冉)“台湾和大陆消化医学界都在从事比较尖端的研究,如AI研究。”台湾消化系内视镜医学会理事长邱正堂教授10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我们通过沟通交流,互相学习,能为医学进步带来更多希望。”
当天,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消化论坛暨世界华人消化高峰论坛在厦门启幕,来自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以及海外消化医学领域的知名专家齐聚鹭岛,多角度、深层次探讨消化医学最新进展。
本届论坛为期3天,设1个主会场、14个分会场,涵盖院士报告在内的精彩学术报告共166场。其内容涉及肠道微生态与智能内镜、炎症性肠病、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肝病、胆胰疾病、消化及消化内镜护理等前沿领域。
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厦门市副市长廖华生、厦门大学副校长周大旺、厦门市卫健委主任姚冠华、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副会长田伟、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委徐小元教授、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会长张澍田教授、台湾消化系内视镜医学会理事长邱正堂教授、刘润皇教授等出席开幕式或线上致辞。
樊代明称,海峡两岸消化论坛很精彩,在于把海峡两岸专家同道进行整合,把国内消化界同仁与世界华人进行整合,多方力量整合促进学科相互交叉和发展。
“当前,我们消化学界充满了机会,但是也充满了挑战。我们要为人类的整体健康发力,消化学界应该走在前头。”樊代明说。
台湾前十大癌症里面,消化相关肿瘤占据六席。在大陆,消化疾病也很常见,疾病谱和台湾有相似的地方,比如肠癌发病明显增多。邱正堂称,这方面医学研究发展非常重要,要跟世界保持同步;未来中国消化医学要进步,打好基础很重要。
香港消化内镜学会主席刘润皇教授基本上每年都与内地医学同道进行交流,彼此也有很多合作。他说,这些年来,他真切感受到内地医学发展很快,有些城市消化内镜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些高水平的论文陆续在顶级期刊发表,自主研发的医疗产品越来越多。
厦大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在肠道微生态、医学人工智能与重大消化疾病防治等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先后斩获10余项国家级基地认证。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消化病学分会主委、厦大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任建林教授说,智能化三维高分辨肠道内窥成像系统开发与临床转化研究,是一项解决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卡脖子”工程,厦大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团队正在全力推进这项工程。
高雄医学大学副校长吴登强教授对记者表示,这次恢复线下交流,“温度”确实不一样。本届论坛特别设立青年论坛,两岸青年人才的论文质量、演讲水平已不输年长者,“希望未来他们能在各自的领域独领风骚,将两岸医学交流传承下去”。
本届论坛向为海峡两岸消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的专家颁发了“海峡消化杰出贡献奖”,致敬前辈,传承赓续,继往开来。
海峡两岸消化论坛2007年创立于厦门,历经11届,其中在厦门举办6届,持续开展两岸消化病学基础与临床研究,促进两岸医学交流合作,增进两岸人民健康福祉。(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南非政府拨款助国有企业脱困 缓解港口积压问题
- 龙年外贸:千团出海抢单大幕开启
- 从筚路蓝缕到星光闪耀 上海竞技体育70周年纪念大会举行
- 桂林助推地学科普发展 寓教于游打造研学旅游新模式
- 于建勋: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新型消费不断拓展
- 脱离“类型” 电影《三大队》的“简”“繁”之道
- 新春走基层丨边境踏查、应急救援……这支马背上的警队迎风踏雪守护边疆
- 中国多地住宅用地出让不再“限地价”
- 美国西部地区野火威胁加剧 俄勒冈州延长紧急状态
- 柬埔寨中资GFT工厂:带动就业助力民生
- 进入流感高发季接种疫苗还来得及吗?中疾控回应
- 5月份70城房价:新房涨幅回落 二手房下行压力加大
- 中新健康|儿童节、端午节将至 需警惕蜱虫叮咬
- 外媒:索马里孩童玩耍引爆遗留炮弹 已致至少27人遇难
- 队列研究、十年随访 专家研究发现:屏幕暴露对儿童早期发展影响多多
- 中国考古·郑州论坛举行 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研究新思路
- 秋日露营好时节,京城又现新选择
- “云南舞蹈大家跳”走进大理 跳起“最炫民族风”
- 演员宁理首部译作《宇航员的终结:谁将飞往无人星际》面世
- 野生天鹅连续十八年“赴约”新疆梨城 城市越冬候鸟数量逐年上升(图)
- 热门推荐
-
- 正值汛期,在天然河湖水域游玩有哪些安全隐患?
- 留美海归李峥:创业在粤港澳大湾区
- 透过一组经济数据感知中国活力 多领域蓄势聚能“强底气”
- 贵南高铁“技术控”中秋国庆长假的午夜守护
- 陕西周原遗址发现西周三重城墙
- 广西优化出入境管理方式 护航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
- 民族歌剧《李清照》杭州上演 “中西合璧”致敬中国女性
- 科幻热背后,我们在关注什么?
- 2024年水资源领域“澜湄周”活动举办
- “火山爷爷”为广西乡镇师生送去开学第一课 坦言科普要对基层下功夫
- 中国职业教育深耕埃塞俄比亚
- 小珍珠“串”起美丽经济
- 福建武夷山春节期间推出系列主题活动
- 关键法规落地 中国私募基金业迎“里程碑式”变革
- 国产开源数据库引领主流技术路线 产品占比超MySQL
- 中国评协发布倡议书引导树立文艺评论新风
-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乘风破浪动力何在?
- 跨省支援全力抢险 河北、北京部分地区受灾居民用电基本恢复
- 国家发改委: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促进民间投资发展
- 总台记者专访丨尼加拉瓜代表团:对本届进博会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