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成都“医育结合”新模式:托育机构如何解决家长“后顾之忧”?
中新网成都5月28日电 (记者 王鹏)近年来,随着三孩政策深入实施,许多家庭对生育有了新顾虑——孩子不满3岁无法上幼儿园,家长都需要工作,老人带孩子太累,送到托育机构又不放心,怎么办?
在此背景下,“托育机构规范化发展、让家长放心托育”成为必然要求。从2020年起,成都市推出了一系列措施促进托育行业规范化发展。目前成都托育工作发展如何?有哪些创新?近日,中新网记者进行了探访。
健康管理员制度:为“医育结合”保驾护航
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三岁以下婴幼儿人数超3200万,每年新增1000万左右。城市中超过1/3比例的家庭有托育需求,在发达地区和一线城市这种需求更加强烈。
在成都市金牛区萌牛家托育中心,有个特殊的岗位——保健员。每天早上,保健员何越都要给入园的小朋友进行健康晨检,同时对进餐情况进行巡视,并每周为孩子们制定营养食谱。每个月,她还要监测孩子们的身高体重变化,并及时反馈给家长。
何越说,保健员的职责是结合儿保专业知识来指导托育机构和保健人员,主动干预并纠正孩子不良的生活作息习惯,帮助托育机构和家长共同科学抚养。“比如,很多孩子在家由老人带,过于宠溺,孩子睡个懒觉,早午餐就不规律;玩的时候,运动量也没有科学控制,不利于健康成长。”
除了在托育机构开展卫生保健日常工作的保健员,目前成都的已备案托育机构都配置了健康管理员,他们绝大多数是当地妇幼保健院、基层医疗机构的儿童保健科医护人员。记者了解到,儿童保健科医护人员的临床经验与优势更贴近于0-3岁婴幼儿的实际问题与需求,于是成都市卫健委创新性提出了健康管理员制度。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成都市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保健部副主任任妍告诉记者,医院会定期对全市保健员及健康管理员进行业务及管理要求培训,同时进行质量控制。“健康管理员每季度至少为托育机构开展一次卫生保健相关培训,每半年组织举行一次托育机构从业人员和家长参加的卫生保健工作座谈会或婴幼儿健康知识讲座。”
家长:“价格普惠,更加放心”
长期起来,国内托育机构普遍收费较高,动辄七、八千元每月,让许多家长望而却步。记者了解到,成都正构建普惠优先的托育服务体系,例如在城市社区,利用社区综合体及国有闲置资产,与专业托育服务机构合作开办普惠托育。
与成都金牛区妇幼保健院一墙之隔的萌牛家托育中心,便是由金牛区妇幼保健院参与建设的普惠托育机构。成都市民杨丽群说,除了费用便宜,“家庭完全可以承担”,更让她意外的是托育中心细致的服务和“医育结合”的保障。“托育中心有保健员和健康管理员,对孩子习惯的培养非常好,之前家里是老人带孩子,很溺爱,习惯就不好。”杨丽群表示,机构对孩子的健康状况格外关注,例如扁桃体发炎,很快就能发现,从而避免病情延误。
此外,成都托育机构的营养膳食也让家长“更加放心”。杨丽群说,有专门的医生制定营养膳食,孩子比在家中吃得“更科学营养”。
托幼一体化是成都托育体系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多年的运行实践中,幼儿园在营养膳食管理方面已相当成熟。记者在成都市机关第三幼儿园食堂看到,托幼机构食堂甚至会登记每个孩子的过敏原,并实时显示在电子屏幕上,从源头杜绝孩子发生过敏。
“我们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的指导下,每季度给孩子们科学制定膳食计划,同时每周进行膳食带量计算,并提前从家长处收集过敏原情况。”成都市机关第三幼儿园集团办公室主任张林啸说。
国内率先编写出版“官方版带娃指南”
在成都市托育工作发展中,由成都市卫健委委托成都市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组织专家编制的《成都市家庭婴幼儿照护指南(试行)》和《成都市托育机构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南(试行)》于2021年正式印发,格外引人关注,这也是成都在国内婴幼儿照护领域的率先探索。
“日常工作中发现,很多家长及托育机构渴求科学的婴幼儿照护知识,通过网络等形式四处搜集,但内容良莠不齐。”作为主编之一,任妍介绍了两个《指南》编写的初衷。
据介绍,两个《指南》针对的对象之一是家长,告诉家长孩子在家期间,从出生到三岁前,带养过程里需要注意的问题;对象之二是托育机构,包括喂养营养膳食、意外伤害预防、传染病防控、卫生消毒等。“大都是婴幼儿照护过程中专业性较强,对婴幼儿生命安全、生长发育影响大,不易掌握的方面。”
“成都探索的‘医育结合’模式,是出于0-3岁婴幼儿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出发的。”任妍说,对0-3岁婴幼儿来说,最重要的是健康安全以及回应性照顾和早期发展,因此必须了解其生理心理特点,再去确定食谱、喂养方式等,“这方面,医疗机构有天然优势。”
任妍介绍,成都把对婴幼儿照顾的工作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一方面要求基层医疗保健机构进入托幼机构,另一方面把基层医疗机构对于辖区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的指导管理工作,纳入机构评审中。”
任妍透露,目前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正在牵头建设全市托育机构电子信息系统,未来将与成都市“妇幼一卡通”健康信息管理系统连通,预计2023年年底可投入使用。
数据显示,最近两年来,成都市新增普惠托位6800多个,3岁以下婴幼儿入托率较2020年提高了2.7个百分点。(完)
翻译
搜索
复制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古特雷斯:对加沙局势升级感到震惊 呼吁立即实现人道主义停火
- 吉尔吉斯斯坦一架米-8直升机坠机 已致1死10伤
- 长沙举行数字体育文创博览会 百余家企业参展
- 朝方称发现渗透入平壤的韩无人机残骸 韩方回应
- 科技特派员扎根江苏新沂农村传经送宝助力“甜蜜产业”
- 期颐之年的叶嘉莹:喜见旧邦新气象,要挥彩笔写江山
- 法塔赫与哈马斯将就管理加沙达成协议
- 上海“数智”赋能有效提升视觉健康管理能力
- 共议“沪港合作促进‘引进来、走出去’” 2024年沪港合作与发展研讨会在沪召开
- “合适比喜欢更重要”:西部农村青年婚恋观嬗变
- 第五届浙江国际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开幕 签约588亿元
- 自驾游圈粉“Z世代”:人生不是轨道 自由追寻旷野
- 两岸亲子家庭与厦门大熊猫“思念”“思筠筠”共度8岁生辰
- 买卖全球好物 RCEP成员国企业“淘金”广交会
- 西藏基层藏医药服务发展:从科室成为医院 不断满足农牧民就医需求
- 法国骚乱的“表面之下”
- 突发!坦桑尼亚一糖厂发生爆炸 致11人死亡
- 四川巴中至南充高铁正式启动联调联试
- 共享自习室悄然兴起 新疆年轻人乐为学习买单
- 日本千叶一名女性被当街砍成重伤
- 热门推荐
-
- “脆李航班”再启 实现无人机8分钟转运
- 央行:继续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 加快落实好已出台政策举措
- 南博故事 在昆明遇见柬埔寨的美
- 芬兰正式成为北约成员国 北约秘书长、美国国务卿欢迎
-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核可中国参加第四轮国别人权审议报告
- 黑龙江31个气象站累计降水量超250毫米 五常转移近2万人
- 山西孝义:因偷排不明液体导致三人中毒死亡 两名重点嫌疑人被控制
- 又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确认参加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
- 婴幼儿托育服务如何更普惠优质?
- 热浪侵袭印度多地 已致近170人死亡!
- 有智慧地面对每一个阶段的自己
- 古今隔空对话 海南上演沉浸式研学剧怀念苏东坡
- (寻味中华 | 饮食)清明粑里“春滋味”
- 东海、南海海域8月16日开渔 约5.5万艘渔船出海作业
- 《片警宝音》《守望相思树》:温暖现实主义讲述内蒙古平凡英雄故事
- 降雨云团已减弱,北京市解除暴雨橙色预警
- 十项出入境政策措施让在闽台胞收获幸福感
- 修路盘活撂荒地 团结共享获丰收
- 南非警方营救非法矿工 发现36具遗体
- 北京规划灾后重建:一年基本恢复 三年全面提升 长远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