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成都“医育结合”新模式:托育机构如何解决家长“后顾之忧”?
中新网成都5月28日电 (记者 王鹏)近年来,随着三孩政策深入实施,许多家庭对生育有了新顾虑——孩子不满3岁无法上幼儿园,家长都需要工作,老人带孩子太累,送到托育机构又不放心,怎么办?
在此背景下,“托育机构规范化发展、让家长放心托育”成为必然要求。从2020年起,成都市推出了一系列措施促进托育行业规范化发展。目前成都托育工作发展如何?有哪些创新?近日,中新网记者进行了探访。
健康管理员制度:为“医育结合”保驾护航
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三岁以下婴幼儿人数超3200万,每年新增1000万左右。城市中超过1/3比例的家庭有托育需求,在发达地区和一线城市这种需求更加强烈。
在成都市金牛区萌牛家托育中心,有个特殊的岗位——保健员。每天早上,保健员何越都要给入园的小朋友进行健康晨检,同时对进餐情况进行巡视,并每周为孩子们制定营养食谱。每个月,她还要监测孩子们的身高体重变化,并及时反馈给家长。
何越说,保健员的职责是结合儿保专业知识来指导托育机构和保健人员,主动干预并纠正孩子不良的生活作息习惯,帮助托育机构和家长共同科学抚养。“比如,很多孩子在家由老人带,过于宠溺,孩子睡个懒觉,早午餐就不规律;玩的时候,运动量也没有科学控制,不利于健康成长。”
除了在托育机构开展卫生保健日常工作的保健员,目前成都的已备案托育机构都配置了健康管理员,他们绝大多数是当地妇幼保健院、基层医疗机构的儿童保健科医护人员。记者了解到,儿童保健科医护人员的临床经验与优势更贴近于0-3岁婴幼儿的实际问题与需求,于是成都市卫健委创新性提出了健康管理员制度。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成都市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保健部副主任任妍告诉记者,医院会定期对全市保健员及健康管理员进行业务及管理要求培训,同时进行质量控制。“健康管理员每季度至少为托育机构开展一次卫生保健相关培训,每半年组织举行一次托育机构从业人员和家长参加的卫生保健工作座谈会或婴幼儿健康知识讲座。”
家长:“价格普惠,更加放心”
长期起来,国内托育机构普遍收费较高,动辄七、八千元每月,让许多家长望而却步。记者了解到,成都正构建普惠优先的托育服务体系,例如在城市社区,利用社区综合体及国有闲置资产,与专业托育服务机构合作开办普惠托育。
与成都金牛区妇幼保健院一墙之隔的萌牛家托育中心,便是由金牛区妇幼保健院参与建设的普惠托育机构。成都市民杨丽群说,除了费用便宜,“家庭完全可以承担”,更让她意外的是托育中心细致的服务和“医育结合”的保障。“托育中心有保健员和健康管理员,对孩子习惯的培养非常好,之前家里是老人带孩子,很溺爱,习惯就不好。”杨丽群表示,机构对孩子的健康状况格外关注,例如扁桃体发炎,很快就能发现,从而避免病情延误。
此外,成都托育机构的营养膳食也让家长“更加放心”。杨丽群说,有专门的医生制定营养膳食,孩子比在家中吃得“更科学营养”。
托幼一体化是成都托育体系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多年的运行实践中,幼儿园在营养膳食管理方面已相当成熟。记者在成都市机关第三幼儿园食堂看到,托幼机构食堂甚至会登记每个孩子的过敏原,并实时显示在电子屏幕上,从源头杜绝孩子发生过敏。
“我们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的指导下,每季度给孩子们科学制定膳食计划,同时每周进行膳食带量计算,并提前从家长处收集过敏原情况。”成都市机关第三幼儿园集团办公室主任张林啸说。
国内率先编写出版“官方版带娃指南”
在成都市托育工作发展中,由成都市卫健委委托成都市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组织专家编制的《成都市家庭婴幼儿照护指南(试行)》和《成都市托育机构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南(试行)》于2021年正式印发,格外引人关注,这也是成都在国内婴幼儿照护领域的率先探索。
“日常工作中发现,很多家长及托育机构渴求科学的婴幼儿照护知识,通过网络等形式四处搜集,但内容良莠不齐。”作为主编之一,任妍介绍了两个《指南》编写的初衷。
据介绍,两个《指南》针对的对象之一是家长,告诉家长孩子在家期间,从出生到三岁前,带养过程里需要注意的问题;对象之二是托育机构,包括喂养营养膳食、意外伤害预防、传染病防控、卫生消毒等。“大都是婴幼儿照护过程中专业性较强,对婴幼儿生命安全、生长发育影响大,不易掌握的方面。”
“成都探索的‘医育结合’模式,是出于0-3岁婴幼儿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出发的。”任妍说,对0-3岁婴幼儿来说,最重要的是健康安全以及回应性照顾和早期发展,因此必须了解其生理心理特点,再去确定食谱、喂养方式等,“这方面,医疗机构有天然优势。”
任妍介绍,成都把对婴幼儿照顾的工作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一方面要求基层医疗保健机构进入托幼机构,另一方面把基层医疗机构对于辖区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的指导管理工作,纳入机构评审中。”
任妍透露,目前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正在牵头建设全市托育机构电子信息系统,未来将与成都市“妇幼一卡通”健康信息管理系统连通,预计2023年年底可投入使用。
数据显示,最近两年来,成都市新增普惠托位6800多个,3岁以下婴幼儿入托率较2020年提高了2.7个百分点。(完)
翻译
搜索
复制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上海书展支援河北受灾图书发行企业
- 以色列袭击加沙中部致24死 贝鲁特南郊遭至少25次空袭
- 中国A股周二反弹 沪指3300点失而复得
- 春节假期前三天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口岸日均8万人次出入境
- 中国团队研究提出使用三维方式让光盘存储更多数据新方法
- 加拿大出台措施减少对临时外国工人的依赖
- 警报失灵 救援缓慢 美国政府对夏威夷毛伊岛大火应对不力引愤怒
- (走进中国乡村)广西龙胜金秋龙脊村寨:游人如织 满坡尽带“黄金甲”
- 江山如画|大槐树寻根:相思六百年 情牵海内外
- 因杀妻案轰动世界的他去世,背后真相可能永远成谜!
- 宁夏吴忠羊杂碎:冬日里御冷逐寒的暖心汤
- 北京6年推330余项举措便利跨境贸易
- 海南启动热带雨林和黎族传统聚落文创设计大赛
- 广东气象部门解答11月为何还台风扎堆
- 广州南沙出台法治化营商环境规划 护航民营经济发展
- 安理会举行乌克兰人道问题公开会 中国代表强调四点意见
- 内蒙古遭沙尘天气侵袭 高速公路23个收费站关闭
- 专家“世遗之城”共话世界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 “曾国藩家书家训家风展”在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开幕
- 天津海关在进境寄递渠道查获一批濒危物种制品
- 热门推荐
-
- 岸田内阁支持率跌至25% 连续三个月处于“危险水域”
- 上海:到2025年绿电交易规模达到50亿千瓦时以上
- (文化中国行)探访上海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当“捕鸟人”变身“护鸟人”
- 中外学者上海聚焦终身教育
- 山东竞逐“新赛道” 激发新兴产业“强引擎”
- 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海南离岛免税揽金13.3亿
- 守正创新推进“中医药+”(人民时评)
- 河南将从六方面发力加快由中医药大省向强省转变
- 首个“西电入浙”特高压工程十年送电3000亿千瓦时
- 斯里兰卡将对35国免签 包括中国
- 用川剧绝活突围 唐氏女孩走向“人生舞台”
- 无锡海内外乡贤“回家”:为新时代工商名城建设献计献策
- 广西侨乡玉林打造“芳香”名片 建设世界香料之都
- 北京上半年财政收入3376.6亿元
- 河南重金投科技 保障“第一战略”全面实施
- 聚焦“材料基因工程” 院士专家在渝交流行业发展
- 湖南同心桥村“村如其名” 村民自筹近300万元敬老助学
- 中国太保产险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营运新模式
- 涉及吃穿用、娱住行等各方面 消费月活动“上新”
- 打卡婺源篁岭晒秋 法国博主邂逅中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