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颐之年的叶嘉莹:喜见旧邦新气象,要挥彩笔写江山
中新社天津10月15日电 题:期颐之年的叶嘉莹:喜见旧邦新气象,要挥彩笔写江山
作者 孙玲玲 闫瑾 刘畅 吴军辉
“我们中国是一个古老、强大的国家,可是我们这个新生的气象,新兴起的事业都是非常辉煌的,非常远大的。所以,我说‘喜见旧邦新气象,要挥彩笔写江山’,我们江山的美丽、我们江山的美好是书写不完的。我们大家要努力,一起使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江山更加美丽,希望我们的前途更加远大。”10月15日,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开幕,开幕式上,百岁高龄的叶嘉莹亲临现场,讲述自己的诗词人生与诗教情怀。
今年,出生于1924年的叶嘉莹,迎来百岁华诞。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位学者齐聚一堂,共话中华诗教的传承与弘扬,以学术研讨交流的方式向著名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专家、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嘉莹致敬。
沧桑百年,虽屡经磨难,叶嘉莹却从未丢掉对古诗词的热爱。开幕式上,她深情讲述了四十多年前决心归国教书和结缘南开的往事。
叶嘉莹回忆,当年在加拿大温哥华,有一天晚上散步时,突发感慨:“‘花飞早识春难驻’,晚春是落花的时节,这‘花飞’早知道春是不能留下的。‘梦破从无迹可寻’,一个人有梦想,如果不去实践的话,你的梦就是一个空的梦。我当时远在温哥华,离开祖国多少年了,而且距离空间这样的遥远。‘漫向天涯悲老大’,我突然在遥远的天涯,悲哀地感叹我已经衰老了,‘余生何地惜余阴’,那剩余的生命,我应该到哪个地方?我说我要回国来,一生我终老在南开。”
自1979年起,叶嘉莹每年利用假期回国授课。四十多年来,她应邀到国内几十所大学巡回讲学,讲授古典诗词专题讲演数百场。为在祖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华诗词,叶嘉莹于2015年回国定居。南开大学为叶嘉莹兴建了一座集教学、科研、办公、生活于一体的小楼,取名“迦陵学舍”。
关于诗教传承,叶嘉莹质朴地说:“我是教诗的。我认为,诗歌能够用它的美丽的韵律、声音传达一种教化。所以,我曾写过一首诗,‘中华诗教播瀛寰,李杜高峰许再攀’。旧诗说到伟大的诗人,只说李白跟杜甫是两个最出名的诗人。所以中华诗教要流播、要传达给下一代,作出像李白、杜甫他们那样伟大的成就。我们年轻人,要共同地向着这样的高山去攀登。”
“我是一生一世都以教书为工作、为事业的人,所以我的心目之中,只是要把古人诗词里面,那些美好的理性、感情,传给下面的年轻人。”虽然已是百岁老人,但是叶嘉莹对于国家,对于年轻人都抱有非常远大的期许。她深情地说,“很高兴今天看到了很多年轻人来到这里。我们中国的诗歌的传统,诗歌对人的感动和教化的传统,一定会一直传承下去的!”(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含“绿”量高!2024上半年经济“绿色”成发展关键词
- 投资10亿元 全国首个数字创意科学园开工
- 沉浸式体验运河古与今 北京加速大运河智慧景区创建
- 我国科学家对雀鸟辐射性演化有新发现
- 江苏红十字系统在青海捐赠 支持“苏青协作·脊梁工程”
- 多支救援队在河北涿州开展重点区域清淤排涝工作
- 世界银行行长:中国可以为全球南方国家解决发展问题提供借鉴
- 我国消费品品种总量突破2亿种
- 蔬菜价格明显回落 多措并举拎稳“菜篮子”
- 湖北今年首趟高铁旅游专列发车
- 锐减86万!日本人口创有记录以来最大跌幅
-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王全意谈呼吸道疾病主要致病原因
- 穿搭追着爱好走 这届年轻人衣橱保鲜期“超短”!
- 一艘载有45人的游船在红海海域沉没
- 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世界计算·长沙智谷推进创新研发驶入“快车道”
- 文化观察:黄大仙文化何以凝聚海内外信众?
- 印度报告一例猴痘确诊病例
- 重庆打造国际消费目的地 累计引进国际知名品牌超1100个
- (走进中国乡村)“沙窝”变“金窝” 小萝卜成古村“致富密码”
- 北京着力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坚持创新驱动 活力持续迸发
- 热门推荐
-
- 白俄罗斯总统在国情咨文中强调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
- 中国代表: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服务全球可持续发展
- 山西晋城原创合唱剧《太行号兵》首演
- 中国南海基础地质调查研究整装成果发布
- 中国·淅川第一届商圣范蠡文化节举办 专家学者共话“商道”
- 天津口岸获批国家智慧口岸试点
- 专家西安交流探讨竹笛艺术 推动丝绸之路音乐文化研究
- 青藏铁路拉萨车务段:筑牢防汛安全屏障 守护乘客安全出行
- 中山国际人才岛揭幕 发布专属人才支持政策
- 山东潍坊非遗研学大会:让少年力量赋能非遗传承
- 幽默是一种生活态度
- 韩媒:韩国股市今早将照常开盘
- 端午龙舟划向世界 中英文化交流再添佳话
- 演技类综艺除了“有戏”也要“有梗”
- 鄂尔多斯建设智能化煤矿
- 加速迈进主流电动车赛道 别克ELECTRA E4上市
- 报告:“以旧换新”行动推动二季度掀起家电回收热潮
- 杭州创新推出“小哥码” 向外卖骑手传递城市温度
- 江苏扬州“运河集粹”精品展开展
- 浙江龙游:写满心愿的网约车让温暖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