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华》多语种出版 百件文物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内涵
中新网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 孙自法)《何以中华——一百件文物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简称《何以中华》)多语种图书出版座谈会1月12日下午在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举办,与会专家学者高度评价认为,《何以中华》是一部“物”“史”互证、用文物讲述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史的精品力作。
《何以中华》由中国民族博物馆编纂,四川民族出版社以中文、中英双语、汉藏双语、汉彝双语等多语种版本出版。该书通过深入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考古文物、历史遗存、民族文物等资源,遴选出一百件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的代表性文物,呈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自在走向自觉的历程,诠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内涵。
这一百件文物主要包括: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上门齿化石、距今约6000年的仰韶文化人头形器口彩陶瓶、距今6000-5000年的“中华第一龙”红山玉龙、距今约3200年的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二里头遗址出土夏代龙形牙璋、西周早期有着“中国”一词最早文字记载的青铜器何尊、新疆尼雅遗址出土汉代“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膊、唐代阎立本《步辇图》卷、清代“金瓶掣签”苯巴瓶、清代“福建台湾巡抚关防”官印、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等。
《何以中华》主编、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表示,该馆确立“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实物实证体系”研究课题,通过长期努力,初步构建出一个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的物像叙事体系。《何以中华》通过遴选一百件对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具有高度表征力和叙事性的历史物证,一层层揭示出文物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最终集合性呈现出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演进场景。
四川民族出版社副社长唐怡介绍多语种出版情况说,《何以中华》多语种图书是首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普及类出版物,中英双语版2023年10月一经出版,就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和市场积极反馈,并成功向巴基斯坦输出版权,目前,《何以中华》汉语版、汉藏双语版、汉彝双语版已正式出版,汉壮双语版也正在酝酿启动之中。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总工程师、中国博物馆学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曹兵武认为,如果说“何以中国”的概念偏重于对早期国家和中华文明起源的探讨,“何以中华”的概念则更加宏大,不仅体现中华文明的连续性,还体现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的大转型,直到现在其内涵还在不断发展和丰富。
首都博物馆原副馆长、历史学家高凯军说,《何以中华》编纂出版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巩固和提高,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关凯指出,《何以中华》呈现了中华民族如何从自在走向自觉的历史进程,达到很高的高度,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历史书写提供了一个案例。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易华表示,各式各样文物图集出版不少,但精挑细选蕴含民族精神一百件文物实证中华民族形成史还是首次。《何以中华》准确选用具有很强代表性的文物,呈现出中华民族完整、立体的形象,集中展示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样性。
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副主任田苗认为,《何以中华》对于一百件文物的选择是平衡、丰富、全面的,特别注重体现各族群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其整体性视角值得称道。
此次座谈会由四川民族出版社、中国民族博物馆共同主办。巴基斯坦出版商通过视频介绍了巴方引进《何以中华》版权的相关情况。《何以中华》编纂方和出版方还分别向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民族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捐赠了《何以中华》不同版本的图书。(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穆彦魁:进博会是“中国搭台、世界共享”的窗口
- 江苏张家港一公司厂房发生火情 2人失联
- 我科研团队研发出新型绿色速溶融雪剂
- 长三角地区台商台企吉林行 觅合作新机遇
- 没地方踢球 足球怎么从娃娃抓起?
- 山西公安开通高考、中考考生身份证制发“绿色通道”
-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基金会呼吁关注应用软件下载中的现象和问题
- 俄罗斯外交部:西方是乌克兰军事规划的幕后推手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武夷山!
- “中国冲击论”冲击了谁?
- 暑期+汛期 愉快出行还需绷紧“安全弦”
- 工信部组织开展APP备案工作:未备案不得从事APP互联网信息服务
- 韩国警方对坠机事故有关方进行搜查 涉事航司高管被禁止出国
- 不负耕耘!今天,致敬每一位劳动者
- 国家统计局:新质生产力在加快培育、加快形成
- 第一届“艾青诗歌奖”在艾青故乡浙江金华揭榜
- 山洪来了该如何避险?这100秒告诉大家关键点!
- 广西将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助推中国—东盟产业合作
- 杜绝非银行支付无照上路
- 莫斯科举办“国际中文日”活动
- 热门推荐
-
- 上海检察机关指金融犯罪网络化带来挑战
- 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长桥首座连续梁合龙
- 长三角农业硅谷在沪揭牌
- 沈阳故宫文化博物馆试开放
- 第六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开幕 八方影人齐聚古城平遥迎新春
- 联合国宣布拨款2.5亿美元帮助19国脆弱人群应对饥荒等多重危机
- 中国科大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
- 注意防范地质灾害!山西最大降水量达99.7毫米
- 全球女性持证航空人员比例有所上升
- 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291万人 再创历史新高
- 上海黄浦江上首艘零碳排放游览船交付
- 广州出台第三批惠企利民措施 推进城中村改造
- 中国驻欧盟使团公使在欧媒发文: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世界共享更多机遇
- 特写:一位涿州图书出版业者的96小时
- 韩总统警卫处拒绝扣押搜查 总统府拒收弹劾案审理相关文件
- 暴雨袭海南 东南半部地区仍有强降水
- 韩美日举行2025年首次联合空演 美军B-1B轰炸机参演
- 丝路号银发旅游专列开行 “铁路+”助推陕西文旅发展
- 2024年,你走进了几次电影院?
- 中国新机遇 | 这些考试,向“老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