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降费抓重点 实体经济受益多
“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继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1月24日—25日,全国税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提出,今后一段时间里税费政策更加注重精准性和结构性,有增有减,其中制造业、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等是重点税费优惠政策支持对象。
1月28日,人民日报就如何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发文解读。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司长王世宇表示,下一步,要持续加大支持科技研发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力度,逐步形成覆盖企业成长和创新全生命周期的税费政策支持体系。同时,国家税务总局货物和劳务税司司长谢文指出,税务部门将持续为制造业企业纾困解难、增强信心,助力实体经济稳步发展。
民营经济纳税人受益明显
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22289.9亿元,其中制造业、中小微企业、民营经济等均受益明显。
具体来看,分行业看,制造业及与之相关的批发零售业占比最高,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9495.3亿元,占比42.6%;分企业规模看,中小微企业受益最明显,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4264.2亿元,占比64%;分经济类型看,民营经济纳税人受益明显,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6864.6亿元,占比75.7%。
此外,分政策看,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政策新增减税降费6509.8亿元,小微企业减征所得税政策新增减税1788.8亿元,支持科技创新的先进制造业、工业母机、集成电路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新增减税1208.5亿元,提高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政策新增减税391.8亿元。
在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2024年要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要谋划新一轮财税改革。日前,全国税务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与前些年税费优惠政策更加强调规模性和普惠性不同,考虑到财政可持续性,今后一段时间里税费政策更加注重精准性和结构性,有增有减,其中制造业、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等是重点税费优惠政策支持对象。
对此,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重点面向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主要是基于这两大领域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技创新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通过减税降费政策可降低企业研发成本,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而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通过减税降费政策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展望2024年,减税降费政策将继续聚焦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并可能向环保、新能源等新兴的、更广泛的领域延伸。”朱克力说。
制造业、科技创新等重点发力
朱克力指出,近几年,我国在持续推进减税降费过程中,政策侧重点发生了一定变化。这既体现了我国税收政策的灵活性及适应性,也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初期阶段政策主要关注于减轻企业税负、降低社会整体税负水平,以激发市场活力。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逐渐转向优化税收结构、支持特定产业和领域的发展,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而现在政策更注重提升减税降费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确保政策能真正惠及到需要支持的企业和行业。”朱克力表示。
另外,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也曾表示,持续地减税降费有力地降低了企业和居民负担,改善了市场主体的现金流,促进了科技创新,有效提高了市场主体的抗风险能力。但经历持续大规模减税降费后,在当前财政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有必要思考如何更有效率地用好有限的财政资源。
从国家税务总局网站“政策法规库”一栏来看,仅2023年,就发布了70余项延续、优化、完善的税费优惠政策,政策发布时间密、覆盖范围广、延续时间长、支持力度大,更加突出政策支持的精准性、连续性、制度性。
针对2024年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发力的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据人民日报报道,王世宇表示,下一步,要持续加大支持科技研发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力度,坚持把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的政策作为制度性安排长期实施,增强科技研发税收优惠的确定性。
同时,持续激发企业科技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以税费优惠政策引导企业走自主创新之路,逐步形成覆盖企业成长和创新全生命周期的税费政策支持体系;持续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探索丰富针对研发成果收益的税费优惠政策,鼓励产学研深度融合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
谢文表示,税务部门将科学谋划、精准施策,持续为制造业企业纾困解难、增强信心,助力实体经济稳步发展。一方面持续优化“政策找人”工作机制,加强宣传辅导,积极帮助制造业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强化风险防范,健全完善七部门常态化联合打击虚开骗税工作机制,确保面向制造业企业的政策红利精准直达快享。
突破“最后一公里”
除了完善税费政策研究,税务部门正不断推进政策直达快享。据悉,2023年,税务总局先后制定实施《税费政策精准推送优化升级方案》《税费政策精准推送工作规范(试行)》《2023年延续优化完善的税费优惠政策“一政策一方案”精准推送工作统筹实施细则》等制度。
具体看各省市情况,例如,北京市税务部门依托分级分类标签体系,通过“定制e服务”功能推送个性化税费政策;湖南税务部门则运用税收大数据制定符合政策条件的企业清册,建立涵盖面广的“标签库矩阵”,实现“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广东税务部门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构建“精准推送、智能交互、办问协同、全程互动”征纳互动服务新方式等。数据显示,2023年7月以来,全国税务系统累计开展政策精准推送超6.7亿户(人)次。
根据全国税务工作会议要求,2024年持续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稳步推进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推广应用,扩围上线全国统一的新电子税务局,深化拓展税收大数据应用,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治理效能。
朱克力表示,要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如何确保减税降费政策真正惠及到目标企业是一个关键问题,亟需建立完善的政策传导机制,确保政策能准确及时地传递到企业层面,还需要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政策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罗志恒曾指出,减税降费的生效需要其他政策的配合,减税降费的方式方法要更加科学,否则事倍功半。以下调增值税税率为例,对于企业而言,增值税是价外税,主要改善现金流量表,但由于不直接计入利润表,导致减增值税税率并不直接改善利润表,企业家的获得感不明显;而且增值税占比太大,不宜再作为减税降费的重点,否则对财力的冲击作用太大。要从微观主体的行为出发考虑减税降费的传导路径,而非想当然认为减税降费能产生效果。
“此外,防止税收漏洞和避税行为也是个重要问题,需要加强税收征管力度,完善税收法规体系,提升税收征管效率和服务水平。解决这些问题离不开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与协作,确保减税降费政策真正落地生根,进一步发挥实效。”朱克力说。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程靓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美建交45周年青年音乐会在华盛顿举行
- “中国凉都”生猪“瘦身”迎合港澳市场
- 中式茶饮飘香海外 浙江桐乡杭白菊迎出口旺季
- (聚焦中非合作)咖啡豆里的中非“生意经”
- 国家开发银行2023年全年发放人民币贷款3.08万亿元
- 首届链博会巴西推介会在圣保罗举行
- 用家书“请”于是之“回”舞台
- 暑期文旅再升温 释放夏日消费新动能
- 2024年亚洲制造业PMI全年持续运行在扩张区间
- 中国北方乡村第一明代古城堡:昔日防御式古堡 今朝“旅游打卡地”
- 如新曾润海:创新科研,为消费者提供悦享美丽与健康的解决方案
- 西宁“新春第一会”:布局新质生产力“未来式”
- 武汉动物园官宣:大熊猫“武林”“盟盟”来武汉了
- 国家统计局: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实现较快增长
- 广西探索推动生态优势“变现”
- 北京:延庆骑游路线新增自行车休闲区
- 实现大规模减贫经验值得借鉴!中国对世界减贫的贡献率超70%
- 2023中国—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圆桌会议在江苏连云港举办
- 第四届根特大学中国合作伙伴学术论坛在沪召开
- 北京地铁2号线东四十条站自2月28日起恢复运营
- 热门推荐
-
- 湖北武汉:开学季“花样”迎新 诚意满满
- 调查显示:玉树为黄喉雉鹑和白马鸡在青海的主要分布区域
- 远离精神内耗,人人都爱苏东坡
- 三季度488.5万人次外国人免签入境中国 同比上升78.6%
- 上海宝山六家邮轮服务监督部门成立党建联盟
- “申请劳动仲裁,怎么就成了求职‘污点’?”
- 报告:2023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1132.9亿元
- 原新:加快形成“哑铃型”养老保险体系 推动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
- 寸绿必守 内蒙古“十八般武艺”防火于未燃
- 四川德阳市绵竹市发生3.0级地震 震源深度9千米
- 宁夏:就业帮扶车间里的“欣欣向荣”
- (财经天下)三季度各国经济分化态势明显
- 俄总统普京到访阿塞拜疆 与阿总统及第一副总统举行非正式会晤
- 三亚元旦假期旅游见闻:“熟悉的氛围日渐回归”
- 山海相牵 四川文旅宣传推广活动走进厦门
- 浙江以高水平涉外法治护航高能级开放强省建设
-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发布山洪灾害黄色预警
- 以金融力量精准滴灌,招商银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第七届世界浙商大会开幕 释放多重信号为企业家“撑腰”
- 古榕为证 中缅边境德昂族村寨“枝叶繁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