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讨论度高,线下客流量大——“网红城市”持续上新
在冰城哈尔滨看松花江上升起的热气球,到广东江门吃一份《狂飙》同款猪脚面,来贵州榕江打卡“村超”,前往上海跟着《繁花》的脚步一起citywalk……这些“网红城市”给予游客以更新潮的旅游体验,也让大家看到一座城市的蓬勃生命力。“网红城市”究竟是如何红起来的?游客在其中的体验如何?这些城市如何将“流量红利”转化为长久的城市竞争力?
信息传播,造就“网红城市”
戴着传统狍角帽的鄂伦春族人,牵着驯鹿走上中央大街,引得网友连连赞叹;胖成球的白狐狸乖巧地趴在游客怀里,眼睛舒服地眯成一条线,网友笑称“质疑纣王、理解纣王、成为纣王”;哈药六厂开放免费参观,芭蕾舞演员在富丽堂皇的大厅翩翩起舞,网友大呼“这下谁还分得清哈药六厂和卢浮宫”;还有精致的切片冻梨摆盘、索菲亚教堂上空的人造月亮……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哈尔滨火了,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网红城市”:据新浪旗下微热点研究院数据,自2023年12月下旬,哈尔滨旅游的信息推送开始发力并保持领先优势,全网信息量超千万条,同比增长4倍。
在社交媒体推动下,哈尔滨线下旅游同样火爆。据哈尔滨市文旅局大数据测算,元旦假期3天,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304.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9亿元,是去年同期的4.4倍和7.9倍。春节期间,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4.2亿元,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总收入均达到历史峰值。
哈尔滨爆火,不禁令人想起此前出圈化身网红的城市:重庆、湖南长沙、山东淄博、四川理塘……这些城市特色不同、风格各异,它们以多样化的城市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
一座城市为什么会成为网红?
在中国传媒大学国家广告研究院副院长王昕看来,在市民和游客对城市空间文化现有认知基础上,挖掘、放大空间和文化活动特色,从而形成该城市的标志性文化概念。这种文化概念借由社交媒体广泛传播,形成大众对城市的“不在场关注”和“在场体验”。“例如喝一杯茶颜悦色,排一顿文和友,这些都是长沙的标志性消费符号。”王昕表示,不在长沙的游客通过网络围观进行“不在场关注”,来到长沙的游客通过打卡拍照上传社交媒体的方式分享“在场体验”,这一过程循环传导,吸引越来越多游客成为自发参与和打造“网红城市”的重要力量。
“新媒体加速发展的时代,社交媒介构建了一种无需面对面也能交流的社会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所有网友都有描述一座城市的权利。关于它的信息流动起初可能杂乱无序,但慢慢汇聚到一些节点上,这些节点最后就会成为关于网红城市的‘话题’。此后,叠加新媒体时代信息的高速传播,一个具有话题度的城市就会以很强的冲击性和爆发力形成一座‘网红城市’。”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黄琢玮分析。
黄琢玮以团队调研的例子作解释,“比如网友经常讨论大唐不夜城、不倒翁小姐姐、陕西凉皮等,但最终爆发的聚焦点是在‘长安’,也就是说作为‘网红城市’的西安,其话题、关键词是‘长安’。”黄琢玮表示,在社交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网友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比如说“长安”会联想到大唐盛世,说“南京”会联想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旅游尚未成行时,这些想象就会在脑海涌现,无比丰富,也加强了“网红城市”的话题度。
文旅融合,体验当地风土人情
如何博得更多游客欢心?“网红城市”深谙个中门道。
以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著称的福建泉州,结合当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推出了体验非遗泉州提线木偶戏的活动项目,游客欣赏木偶戏之余还能亲自尝试操控;同时,当地增设夜市、增加梨园戏、南音及高甲戏等剧团的夜间演出场次,为游客夜间旅游开拓了更多可能。
兼具老牌旅游城市和“网红城市”双重身份的云南大理,如今正在精心塑造与“咖啡”有关的城市文化。现在游客前往大理,不光可以望苍山、观洱海,还能坐下来品尝不同品类咖啡,细细感受“咖啡之城”的魅力。
对于那些因影视剧而火的网红城市,政府别出心裁,让游客在打卡影视剧同款的同时,深入了解当地的整体城市风貌。网剧《隐秘的角落》拍摄时在广东湛江赤坎老街取景。赤坎老街所属街道邀请文史专家为志愿服务队进行培训,以便志愿者向游人讲解老街历史和文化底蕴。
去年古装剧《长月烬明》收视率喜人,细心的网友发现剧中墨河蚌族公主桑酒和东海蛟龙冥夜两个角色,恰好对应安徽蚌埠的两大地标建筑——张公山公园河蚌姑娘雕像、龙子湖畔中国南北分界线标志,因此纷纷涌入蚌埠。蚌埠顺势开设《长月烬明》旅游专线,并在热门地点设置角色立牌供拍照留念;蚌埠市博物馆还开发了电视剧联名定制徽章。在与剧集联动之外,蚌埠也大力宣传当地特色小吃,一盘小龙虾、一杯冰酒酿、一份烧饼夹里脊,有网友直言:“我特意来蚌埠看冥夜和桑酒,吃了‘皖C三件套’,这个假期过得很开心。”
不难发现,一座网红城市无论因何走红,都在尝试走文旅融合的路径,让旅客在“网红城市”的“话题”“关键词”之外留下更多记忆。
“很多外国游客就是在旅游中认识我们中国历史文化的。文旅融合能够将优秀历史文化与富有特色的旅游景点相结合,展现中国优秀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这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重要方式。”黄琢玮认为。
流量转化“留量”,实现长红发展
如何将流量转化为“留量”、实现长红发展是每个“网红城市”都在思考的问题。
去年5月,江苏省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通过其主办的微信公众号刊发《淄博烧烤这么火,泰州可取什么经》,文章指出淄博对烧烤进行了久久为功的培育管理,从2015年开始持续规范管理烧烤市场,解决露天烧烤油烟污染、扰民等问题。淄博烧烤爆火后,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又执行政策到位,护航市场有力,提供了良好的旅游体验。据此,相关专家认为,秉持游客至上的理念是城市发展旅游的重中之重,完善周到的公共服务是“留”住游客的重要一环。
更重要的是,“服务意识是长期形成的”,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表示,短期、集中为旅客作出改变,或许能解一个旅游旺季的燃眉之急,但建立更加平等的“友好型市格”、不断完善配套和公共服务,才会让“网红城市”红得长远。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黄琢玮建议从坚守城市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实现网红城市长红发展。“社会学有‘麦当劳化’‘迪士尼化’的说法,指的是标准化同时也会带来个性的丧失。”黄琢玮说,放在“网红城市”语境下可以理解为城市发展模式格式化、千篇一律,比如名头响亮却无当地特色的网红奶茶,走到哪里都能看到的烤冷面、炸串等小吃摊位,写有“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某某城市”的路牌等,雷同的城市设计令游客审美疲劳,因而只有挖掘、彰显自身独特性,才能加强城市生命力。
“当网红潮流成为过去式,想留住客流量、保持长久吸引力,就要关注当地文化和本地人,因为这些是无法复制的。”黄琢玮表示,尤其是要结合本地特色挖掘一些大众化、网红化口味以外的景点。“比如珠海,网红景点集中在南端、靠近澳门那边,但北边的高新区、海边也非常优美,也有充满历史文化的古镇,这些景点应该得到大力推广。”
“很多游客依靠小红书、大众点评等App上的推荐安排行程,结果就是随大流旅行。”黄琢玮认为,这在新媒体发展时代不可避免,因此一方面建议游客适当减少打卡式旅游,深入沉浸地感受旅游地风土人情;另一方面希望当地政府用好新媒体、社交媒体平台,充分运用当地风土人情,创设优质文旅品牌,给广大游客一个“还想再来”的机会。(人民日报海外版 记者 王晶玥)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州市公安局接收其首架空客H175直升机
- “中国海鲜美食之都”广东湛江启动第九届海鲜美食节
- 俄罗斯2024世界青年联欢节开幕
- 中国专家团队率先系统刻画肝癌转移的时空演进全景图谱
- (新春见闻)多国音乐家“齐奏中国年”
- 粤港科技合作打造 中国首台中子全散射谱仪3年完成300多项用户实验
- 突发!日本东京一车站传出爆炸声 现场有人受伤
- 浙江缙云百年民俗庆“二月二” 祈福舞龙彰显文化魅力
- 东西问·北京文化论坛丨于平:北京中轴线怎样探索历史名城可持续?
- 以军空袭加沙南部一学校 造成29死数十人伤
- 女博主未带证件回民宿被拒,保安发出过激言论 警方回应
- 华为助力乌干达建设首个5G数字水泥工厂
- 推动租赁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十二届中国租赁年会在天津举办
- 青海德令哈: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开工 加快清洁能源产业发展
- 印尼总统首乘雅万高铁点赞:很平稳、很舒适
- 你真的会吃吗?五大精髓教你如何正确吃饭
- 上海、呼和浩特免费送交通卡?河南的冬天会下暴雨?这些谣言请勿相信!
- 正月初七北京大兴机场迎春节返程客流小高峰
- 短剧必火已成过去式 周星驰入场将引爆“精品化”?
- 青海扶持打造的21部优秀纪录片集中推介 展现生态人文之美
- 热门推荐
-
- 巴基斯坦农田洋溢“中国种子”丰收带来的喜悦
- 专家学者相聚山东青岛探讨中国网络视听精品创作新路径
- 法国将再向乌克兰提供12门“凯撒”大炮
- 局地怎么还会“下开水”?!高温酷热将超长待机 江浙沪等多地地表温度将超60℃
- 宝马沈阳生产基地入选“2023年绿色低碳公众参与实践基地”
- 德总理朔尔茨解除财政部长职务 德国大选或提前举行
- 1月16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881元 上调2个基点
- 澳大利亚新州2024年中国留学人员迎新联谊活动在悉尼举行
- 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到任拜会日中协会会长野田毅
- 刘建超在印尼外交政策协会发表演讲
- (乡村行·看振兴)山东名特优新农产品走俏市场 振兴乡村产业
- 广西首次完成自然资源碳汇试点野外调查
- 多国音乐家访杭州良渚:文明“碰撞”迸发音乐“火花”
- 喜茶奈雪,扎堆小县城
- “滑稽梅花”第一人张克勤:“老开心”带来无数欢笑
- 支原体肺炎有后遗症吗?专家:一般预后良好
- (新春走基层)山西吉县:街头非遗表演嗨出幸福年滋味
- 专家学者把脉金融高质量发展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建设
- 《我们这十年》:宏大价值微观言说
- 八部门联合发文 从四个方面支持企业加强技能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