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
【记者调查】
编者按
观看红色影视剧,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成为暑假作业和暑期实践的重要一环。语文学科,是落实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课程,在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如何通过育人方式的转变,让语文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立体、更鲜活,同时从课堂拓展到课外,从校园走入生活,教师们正在探索。
日前,在第三届中国语文教育高端论坛暨革命文化教育与语文教学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如何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加强革命文化教育。
1.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与人物的距离
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平原作战、奇袭白虎团……提起这些,都是老一辈耳熟能详的革命故事,问问现在的孩子,可能印象并不深刻。
“我对班内的学生进行了学习前测,发现有45%的孩子在阅读革命红色作品时,能够感受人物的品质,表达崇敬之情,但是还达不到运用讲述评析等方式交流情感体验,认识生命价值等要求。”昆明市盘龙区盘龙小学语文教师王巍在讲授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时做了一个小调查后发现,由于学生所处的年代与课文的时代背景较远,产生了认知的隔阂和情感的疏离,因此学生在理解上就会出现困难。
阅读革命红色作品,如何拉近学生与时代背景的距离、与文本的距离、与人物的距离?这是更多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
在讲授《荷花淀》时,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语文教师姚文引导学生在情节梳理后分角色朗读剧本,通过开展剧组论坛,为《荷花淀》写推荐语,撰写主题征文。课堂通过剧本朗读与剧组论坛的方式,聚焦用诗意的笔触描写战争的创作意图,综合多种评价方式,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走进红色经典,理解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
“创设性运用戏剧元素设置任务情境,在真实情境下,驱动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进而理解美、传承美,理解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为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借鉴。”辽宁教育学院高中语文教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语文专委会委员杜德林听完课后表示。
面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王巍的做法是:拓展更多的学习资源,补充音视频资料,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重建革命岁月,体会革命精神。“革命题材类教学最大的难点就是让学生走心,让革命精神深入骨髓,因此光靠课文内容的感知解读是远远不够的。”王巍体会。
“围绕革命主题的学习内容,我们有这样的目标定位:一是梳理革命历程,二是理解革命精神;三是挖掘审美价值;四是探寻当代意义。教学者应致力于保障教学行为能明确落实革命传统主题内容,将各学段目标要求转化为具体的典型实践活动和学生的关键行为表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员、国家中小学(含中职)语文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副主任吴欣歆表示。
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兼小学语文教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语文专委会委员严考全认为,善于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借助文本与革命英雄人物展开对话沟通思想,让学生更容易走进人物内心世界。
王巍在单元的学习中创设了丰富的学习情景,在纪念日里,学校组织六年级的学生开启一次重温革命岁月,铭记历史声音的红色之旅。在做长征诗文的诵读者活动中,设计了三个小活动:绘制路线图,让学生感受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红军长征的路途就达两万五千里之远;筹备照片展,直观的学习情境就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更真切地感受到红军长征的艰难;举办诵读会,学生在读中评、读中悟、读中思、读中长,领悟乐观向上、壮志凌云的长征精神。
“学生有了兴趣不代表就能够真正读得有效。学生有了好的阅读心态,是不是能读出真正的内涵,让他确实有更大的收获?我想,老师一定要在这个时候抓住指导的契机,让学生越读越有味,越读越会读。如此就不仅仅是读书,更是一种深受教育和熏陶的过程。”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语文专委会委员贾玲表示,应从关注阅读的过程到关注阅读的评价,通过评价促进阅读的深入迈进。每一位语文人肩上有义不容辞的职责,应牢牢树立课程育人的理念。在老师心中,教语文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读书也不是为了多读几本书,而是通过这样的渠道、内容、方法、途径去感染人、教育人、培根育魂。
2.激活文本,打通历史时空与现实生活的通道
每到4月,福建省龙岩市实验小学就开展寻找闽西英雄的活动。“孩子们在寻找闽西籍英雄过程当中,惊喜地发现自己和父母祖辈有了共同的话题。”龙岩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特级教师陈莹玉分享带领学生们在闽西红色资源这本“大书”的“字里行间”,自主寻英雄、识英雄、说英雄的案例。
“挖掘闽西红色记忆和红色文化,寻找身边的闽西革命英雄,打通了历史与现实的通道,真实的历史事件、人物形象与学生的生活相融合,唤起了学生内心的情感,增强了对英雄人物的崇敬,让他们意识到,英雄并不遥远,也许就是同村里的人,也许还是自己的祖辈。”陈莹玉介绍。
除了在语文教材革命传统文化课文的“字里行间”品英雄之外,学校还会在多彩革命传统教育实践活动的“字里行间”学英雄。由学到用,依托节日、红色资源,激活文本,打通了历史时空与现实生活的通道。立足现实,将文本与实际巧妙联系,充分发掘并利用教学资源,唤醒了学生内心的情感,增强了他们对英雄的崇敬。
北京师范大学榆林实验学校,从国家课程和学校特色两个维度进行革命文化教育:整合主题单元,落实第一课堂主渠道,对接德育夯实第二课堂,落实研学课程强化第三课堂。“三个课堂互为补充,整体推进革命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同学们从课内走向课外,革命文化也走进了校园,形成了学生主体与革命文化互动的良好氛围。”北京师范大学榆林实验学校校长周益平认为,这样可以逐渐达成综合育人、课程育人、文化育人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依据教育部颁布的《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革命传统教育进课堂,体现出“全面、循序、融入”的基本原则与“知行合一”的总体目标。思考语文学科如何融入革命传统教育,吴欣歆认为,需要关注载体形式和实施路径,开展主题阅读。要特别关注统编教材不同学段中出现的关于同一个话题的相应内容,建立主题阅读的系统关联;整本书阅读,包括红色经典重读和设计红色经典校本阅读书单两个方面;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跨学科教学等综合实践活动,在开展活动的过程当中,要把握革命精神的培养、学生情感体验的强化以及对当代价值的探寻。
吴欣歆表示,语文课程中的革命传统教育未来的发展,需要做到规范化、连续性、特色化。规范化,严格落实文件,包括国家教育部颁发的《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等;连续性,从小学到高中需要具备整体的进阶、发展过程;特色化,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做连续性的探索,最终实现特色化的革命传统教育,这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本报记者 靳晓燕)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春走基层)海南核电人的新春坚守:工程节点顺利完成 再辛苦也值得
- 联合国秘书长苏丹问题特别代表福尔克·佩尔特斯宣布辞职
- 身份不明人士试图闯入军营 塞拉利昂政府宣布全国宵禁
- 油梨种质资源达350份 广西南亚所为乡村振兴加“油”助“梨”
- 访宁波人工智能超算中心 “最强算脑”如何服务发展?
- 美国一男子遭入室抢劫向警方求助 反被警察开枪打死
- 世卫总干事:加沙北部已无正常运转医院
- 8名游客被困无人区 青海海西警方历时18个小时紧急搜救
- 余华英重审二审死刑,死刑复核需要多久?
- 中国人寿利明光: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迎来新的春天
- 第五届三毛散文奖启动
-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0943元 调升32个基点
- 泽连斯基访美前,乌克兰国防部高层“大换血”
- 银川警方抓获“涉卡”犯罪嫌疑人25名 涉案金额1300余万元
- 巴西驻华大使:欢迎更多中国企业到巴西生产电动汽车
- “五一”假期服务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餐饮业和“菜篮子”供销两旺
- 银川海关开展国门生物安全宣传活动
- 国际锐评|美式霸权的五张面孔
- 房山PM2.5累计浓度同比下降13.3%
- 浙江推广节能“三新” 促需求与技术“双向奔赴”
- 热门推荐
-
- 中国餐饮业油烟治理新标准助推行业低碳绿色发展
- 李稻葵:应引导国外投资者长期持有中国国债
- 知识产权评估新策略:建行服务科企路径再升级
- 上海出台《指引》优化线上服务操作 让车险理赔高效、便捷、透明
- “00后”学生演员“回”烈士故乡致敬先烈 话剧《前哨》将在福州演出
-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 福建三条铁路停运
- 家庭自测血压,这些知识你得知道
- 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烽火再燃 全国设四大赛区
- 少吃碳水真的会变傻吗?
- 披荆斩棘的“轮椅人”
- 重庆垫江93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竣工——切实助企破堵点解难题
- 长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让黑土地持续多产粮
- 总台社教节目中心年内将推出《创新中国说》等27部精品节目
- 四川-东京文化旅游交流会在东京举办
- 江南造船两艘LNG双燃料集装箱船同日在沪命名
- 中国将加大涉企违规收费监管执法力度
- 广交会观察:“中国制造”设计创新提升颜值 议价能力更强
- 中俄将加强旅游体育等领域合作
- 宁夏缔结62对国际友城关系 为世界了解中国打开“宁夏之窗”
- “十元酒”何以卖出上千元?揭秘高价“特供酒”的黑色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