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人脸识别应取得个人同意
本报讯(记者 骆倩雯)昨天,国家网信办就《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指出,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不得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验证个人身份作为出入物业管理区域的唯一方式。
意见稿明确,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应当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或者依法取得书面同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需取得个人同意的除外。
使用人脸识别技术,不具有优先性和唯一性。意见稿中提到,只有在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的情形下,方可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而实现相同目的或者达到同等业务要求,存在其他非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方案的,应当优先选择非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方案。
对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来说,不得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验证个人身份作为出入物业管理区域的唯一方式,个人如果不同意通过人脸信息进行身份验证的,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提供其他合理、便捷的身份验证方式。
意见稿中表示,在公共场所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或者存储超过1万人人脸信息的人脸识别技术使用者,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向所属地市级以上网信部门备案。除法定条件或者取得个人单独同意外,人脸识别技术使用者不得保存人脸原始图像、图片、视频,经过匿名化处理的人脸信息除外。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安徽财政持续用力护航 “真金白银”支持打造科创策源地
- 哈里斯正式接受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
- 升学宴上的高考生,成了收红包的“工具人”?
- 金正恩妹妹发声,谴责美国是“罪魁祸首”
- 广西贺州同古互通立交改造项目建成通车
- 大学专业“任意转”,自由还是脱轨?
- 空调市场增长承压,如何走出“内卷”漩涡?
- 警报失灵 救援缓慢 美国政府对夏威夷毛伊岛大火应对不力引愤怒
- 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助“数字政府”现潜力
- 新漫评:海洋不是日本的“下水道”,更不是试验场
- 焦点访谈:精准施策见成效 强农固根本 多措促振兴
- “寻美之约”日本专场文化沙龙在东京举行
- 2024“中国视频节目年度掌声·嘘声”发布 《两岸家书》上榜
- 北京:外卖人员每天1次核酸检测 划片分区域管理
- 首届“豫见新疆”农特产品产销对接会签约28.07亿元
- 电影《瞒天过海》在京首映 许光汉张钧甯分享幕后故事
- 科摩罗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第165个成员国
- 联合国秘书长谴责以色列在加沙北部军事行动造成大量平民伤亡
- 广西百万农机促“双抢”
- 广西一矿业公司爆破作业造成3人死亡 调查报告认定为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 热门推荐
-
- 国家医保局:排查虚开发票“一药双价”等问题
- 中国(江西)—泰国高校联盟成立
- 首套房利率调整“管热也管冷”
- “锦绣中华——传统织染绣艺术与生活展”亮相广州
- 从“东都”到“北都”:千年一梦入盛唐
- (第20届东博会)“投资中国年”活动走进广西 吸引外商企业布局共拓东盟市场
- 吉林“国际罕见病日”办义诊 助力罕见病早诊早治
- 报告显示北京地区人才资源总量近800万人,十年增长36.7%
- 第十二届海峡青年节峰会在福州举办
- 北京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 包子“烤”出幸福路:一条生产线上的三个故事
- 外媒: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袭击
- 四川:加强“红色草原”保护利用
- 边塞重镇得胜堡探访记
- 以“随手拍”为抓手,进一步畅通交通安全共治通道
- 秋高气爽宜登山 这5点建议送给你
- 第十届亚洲人文艺术展在杭州开幕
- “绿建”赋能 福州力推装配式建筑及装修应用
- 陕西榆林荒漠化地区违建高尔夫球场 官方:正在调查中
- 淮河跨度最大斜拉桥主塔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