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也许能让时间“膨胀”
研究示意图。
图片来源:《自然·人类行为》
科技日报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张梦然)《自然·人类行为》23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图像给人的观感不仅决定了它们被记住的程度,也决定了人们对看图时间的感知。这项研究或帮助人们理解人类视觉、记忆和时间感知之间的关系,同时挑战了“普遍体内钟”的概念。
时间知觉是人类意识的一个特征,但人们对大脑记录、理解时间的能力却少有研究。有些研究提出,人体存在一个客观“体内钟”;另一些研究却发现,人们遇到的刺激物性质对主观时间感知有着直接影响。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团队对170人开展了一系列实验。他们先让参与者用不同的时长观察各种图像,再问他们认为自己看了多久。团队将这些结果与一个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发现时间感知受到图像性质的影响,如场景大小、图像内杂物数量(如一个塞满食品的储藏室相对于一个空仓库),以及场景有多难忘。
具体而言,大型场景和难忘的图像(通常对观察者来说更新颖、与其他图像差别更大的图像)似乎能让时间“膨胀”——也就是说,人们感知中自己看图像的时间超过了他们实际观看的时长,而场景杂乱的图像会让时间“收缩”。研究还表明,时间和难忘程度会互相影响,人们对观看更难忘图像的时长估算更准确,而感知中观看时间更长的图像也更令他们难忘。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专家学者齐聚世遗地泉州 共话世界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 英国向国际项目注资打击人口贩卖
- 德国索林根市持刀袭击案:不排除恐怖主义动机
- 上海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着力对标国际一流
- 人民文学出版社成立少儿中心深耕儿童出版
- 西方向乌克兰提供更多武器 遭多方批评
- 在海南东坡主题图书馆“看见”苏东坡
- 广州566个收集点供市民丢年花
- 广西小龙虾抢“鲜”上市 早春虾供不应求
- 专家:中国已走向创新药的时代
- 通心络治疗急性心梗循证研究入选2023中国十大医学研究
- “羲皇故里”新鲜事:“空调大棚”让秦州大樱桃“早睡早起”
- 中国第一家票号成立200周年 专家学者共话“文化金融”
- 美保守派州长声称一岁外孙女有两把枪 网友痛批:枪支痴迷者疯了
- 福建古雷开发区:深化产业合作 促进闽台融合
- 中国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量达36.4万份
- 世界唯一女性文字的“喜”与“忧”
- 山西省首家“博士小院”落地阳曲
- 安徽肥东余震49次 近几日发生5.0级以上地震可能性不大
- 加中贸易理事会报告:加中之间建设性的政府互动至关重要
- 热门推荐
-
- 欧盟反垄断调查指谷歌滥用主导地位扭曲在线广告市场竞争
- 又一部爱奇艺云影院佳片定档!任达华监制主演电影《零号追杀》7月21日上线
- 小彩灯点亮大产业 山西高平文创彩灯赶制忙
- 马铃薯低温糖化 关键基因活跃之谜揭开
- 切勿迷信海外“网红神药” 注意海淘药品安全风险
- 印军巡逻队遭遇伏击 4名印军士兵死亡
- “阳光型抑郁症”引广泛关注 心灵会“感冒”越早治越好
- 渝港科创界代表汇聚一堂 共话创新发展新动能
- 人民财评: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驱动力
- 甘肃白银:“津陇对话”续前缘 共谋特色优势产业再“上台阶”
- 为残疾人敲开就业之门 河南首家税务助残工作室成立
- 农业数字化技术员:田间地头就是我们的办公室
- 空客公司CEO:这件事,问题在于美国而非中国!
- 湖北拟出新规 电动自行车只准搭载12岁以下未成年人
- 肺癌诊疗取得进展 专家共话晚期肺癌患者生存展望
- 香港港灯集团用户电费下调
- 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爱去青年夜校
- 克宫:普京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人民团结日向卢卡申科表示祝贺
- 海南自贸港立足开放做好“外资、外贸、外国人”三篇文章
- 联刚稳定团一架直升机遇袭致1死1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