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磁场或三十七亿年前已存在
科技日报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张梦然)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领导的一项新研究恢复了37亿年前的地球磁场记录,发现它与今天地球周围的磁场非常相似。研究结果24日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杂志》上。
没有磁场,地球上的生命就不可能存在,因为它可保护人类免受宇宙辐射和太阳发出的带电粒子(“太阳风”)的伤害。但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对现代地球磁场最早是何时出现的尚不明确。
在这项新研究中,科学家调查了来自格陵兰岛伊苏阿的古老含铁岩石样本,这些岩石可追溯到37亿年前。岩石中的铁颗粒有效充当了微小的磁铁,当结晶过程将它们锁定时,可记录磁场强度和方向。研究人员发现,岩石样本记录显示了至少15微特斯拉的磁场强度,与现代磁场的30微特斯拉很相似。
地壳中岩石通常具有漫长而复杂的地质历史,这些历史抹去了以前的磁场信息。然而,伊苏阿地壳上层的地质独特,位于厚厚的大陆地壳之上,可保护它免受广泛的构造活动和变形的影响。这使研究人员能够建立明确的证据,支持37亿年前磁场存在的结论。
这项研究从整个岩石样本来评估最古老的地球磁场强度,与以前使用单个晶体的研究相比,其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了解地球磁场强度如何随时间变化,有助于确定地球内部固体核心何时开始形成以及热量从地球深处逸出的速度,这是理解板块构造等过程的关键。
【总编辑圈点】
地球上能有生命形成,地球磁场功不可没。强大的磁场,给地球罩上了一层保护罩。我们平时所用的指南针,依赖的恰恰也是地球磁场。不过,至于地球磁场究竟如何形成,目前有许多假说,但仍无定论。对地球磁场的研究,主要依赖记录着磁场信息的古老物体,比如岩石。但受地质构造活动的影响,这些记录又并非“原汁原味”。这次,科研团队调查了具有独特性质的伊苏阿地壳上的岩石,认为37亿年前地球磁场已经存在——这是目前为止最古老的证据。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春见闻)中越民众跨国奔赴共享“年味”
- 央行: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95.72万亿元 同比增长8.2%
- 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首届产业发展峰会举行 发布《科幻产业成都共识》
- 江西泰和:发挥统战优势 赋能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 未来场景前沿科技亮相 全球数贸会上的“新”与“变”
- 国庆档来袭,哪部影片是最大赢家?
- 30岁女白领咖啡当水喝出骨质疏松
- “添衣”保暖、补充“营养”……各地多举措保障蔬菜生产供应
- 广西南宁背街小巷“面子”“里子”共管 让民众宜居又乐居
- 阿来携新作《西高地行记》亮相佛山:把大地当书来读
- 北京海关出台支持服贸会便利措施
- 上海民革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座谈会
- 日本拟将核垃圾埋地下 遭300位专家联合反对
- 福建旅游业者:对恢复赴台团队游期待已久
- 央行:上半年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8636亿元
- 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公布 制造业占66.4%
- 云南法院近年来对毒品案件重刑率始终保持高位
- 云南曲靖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民众乐享智慧健康生活
- 第四届中国广播艺术团艺术季集合声乐、民乐、相声等精品力作
- 财政部发布《2024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
- 热门推荐
-
- 让网络虚假新闻无所遁形
- 成交价超1.39亿美元 毕加索名画《戴手表的女人》在纽约成功拍卖
- 2023年广东“百千万工程”省级资金达1475亿元
- 7月1日起中国将对塞尔维亚实施自由贸易协定关税减让
- 打卡服贸会!画一张金融开放地图
- 中国主张对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实施严格独立有效的长期国际监督
- 齐向东:数据安全出现了三大难题 “易攻难守”常态化
- 上海国际邮件首次搭乘中欧班列(上海)出运
- 南航将恢复广州至罗马国际航线
- 扎根敦煌42年,敦煌研究院研究员吴健如何把文物拍“活”?
- 小心!远离身边那些“科学”流言
- 北京地区困难毕业生可申请一次性求职补贴
- 冷空气将影响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 新疆北部有强降雪
- 希音湾区西部智慧产业园开工,SHEIN加码智慧供应链建设
- 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增至200家
- 这9个常用检查 帮你把心脏看清楚
- 医保改革下一步:聚焦高额医疗费,举措有哪些?
- 2024西部陆海新通道视听公益广告大赛优秀作品揭晓
- 云南遇冬春连旱 多地全力抗旱保民生
- 广州出台共有产权房回购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