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环境学者:应对气候变化加中可深化合作
【科教文卫】加拿大环境学者:应对气候变化加中可深化合作
中新社多伦多12月24日电 (记者 余瑞冬)在西方主要工业国中,加拿大较为重视气候变化应对以及环境保护。加拿大资深华人环境学者汤友志博士近日在多伦多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气候变化挑战,加中两国在多方面可继续展开或深化合作。
加拿大政府12月中旬宣布设立新的温室气体减排阶段目标,争取到2035年将排放量在2005年排放水平基础上减少45%至50%。为达成2050年净零排放的长期目标,此前,加政府已设定2030年的阶段减排目标是比2005年排放水平减少40%至45%。
曾供职于加环境部、并曾在多个环保或工程类企业担任环境科学家等职务的汤友志表示,在该国整体框架下,加拿大实现减排目标的主要工具之一是碳定价,即通过针对工业等碳排放的定价机制激励减少各行业碳排放。碳定价政策可谓加拿大整体气候政策的一个基石或支撑。加拿大还制定了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作为全社会行动蓝图,并在此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动清洁技术的创新、开发和利用,发展可再生能源,推进能源系统转型。加拿大还积极推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通过保护、恢复或发展土地和水域资源,提升碳汇能力和实现去碳化。
谈及加拿大与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可开展或深化的合作,汤友志认为,在清洁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领域,双方可在研发、应用等方面更多地互通有无。比如,加拿大有丰富的水力、风力、太阳能资源,对氢能的开发利用也已有时日。中国的太阳能板生产、涡轮发电机制造等则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双方在核能领域也早有合作。
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方面,加拿大已较早进行相关研发和应用。关于减少甲烷排放,加拿大在石油天然气行业拥有丰富经验,中国也在努力推进煤矿、农业等领域的甲烷减排。双方可分享经验和技术。在绿色基础设施和城市发展方面,双方可开展理念设计、智慧城市技术、公共交通、节能建筑等的合作。
汤友志表示,拥有约占全球25%的湿地资源的加拿大着力研究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林业管理、利用自然界进行碳封存等方面,加中两国都有合作潜力。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今年11月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大会核心聚焦点之一是气候融资问题,并达成了名为“巴库气候团结契约”的一揽子平衡成果,特别是2025年后气候资金目标及相关安排。汤友志认为,在气候融资和投资方面,加中两国各有所长。加拿大在亚洲、非洲很多国家都拥有良好关系和信誉,在南美矿业市场也有较高存在感。加中两国若展开国际气候融资合作,有望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同时,他相信,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治理方面,如碳定价、排放交易、监管框架,加中两国也不乏合作空间。
对于《巴黎协定》等目标的落实以及COP29所达成的目标的推进,汤友志直言并不乐观。当下国际争端四起,甚至爆发战事,必定会阻碍国际间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战争本身就是对整个地球生态的严重威胁。在存在如此多国际分歧和矛盾的前提下,要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确挑战很大。
“但是,让我们看到光明的一面。”汤友志说,大家起码愿意坐下来谈,就意味着大家都意识到不应该让气候问题再坏下去,那就值得开COP29这样的大会。(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考生如何缓解压力?心理专家送上锦囊!
- 国内首次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配网树障治理
- 伊拉克战争20周年丨总台记者镜头记录下巴格达的一天
- 台风“摩羯”致越南多地发生次生灾害 遇难和失踪者逾百人
- 智能手表检测睡眠质量 不靠谱!
- 杭州警方通报网红“铁头”被抓:涉嫌敲诈勒索
- 5.5G通信网络在海南投入商用 网络能力较5G提升10倍
- 湖南省政协港澳委员支招促湖南中医药“破圈”“出海”
- 报告:中国新能源汽车智能化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
- 湘湖对话:中欧旅游业发展需要“可持续”力量
- “提钱”过年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给村民发“年终奖”
- 江苏睢宁的过年“仪式感”:万斤鱼和肉 村民分红笑开颜
- 银川市有效减轻群众办丧负担 免除殡葬费用近400万元
- 乡约福建:萝卜节打响生态农业金字招牌
- 百余作品“寻幽探胜” 立体呈现“三山五园”
- 如何赓续中国诗歌传统?专家:融汇贯通中走进生活
- “我的铁路风景”主题宣传活动启动
- 莫斯科市长:俄防空系统击落10架飞往莫斯科的无人机
- 中国首张电子口岸签证在沪签发 今起上海可办理外国人电子口岸签证
- 国庆黄金周南宁火车站发送旅客预计将突破历史纪录 南宁局加开动车组
- 热门推荐
-
- 菲律宾发生5.7级地震 震源深度75千米
- 全面深化消费者保护,泰康人寿消保体系进一步完善
- 中国经济延续恢复态势 政策效应料持续释放
- “升”获选马来西亚年度汉字
- 国家统计局: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原油、天然气、电力生产稳定增长
- (第七届进博会)中国商务部:反对各种形式的“脱钩断链”
- 传统习俗邂逅流行元素 七夕节凭“巧”圈粉年轻人
- 广州地铁三号线东延段车站建设应用数字化技术
- 青海数据援青暨大数据产业绿色发展峰会在西宁举行
- 2024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在广西南宁举行
- 【寻味中华丨名楼】黄鹤楼:一首“凝固的诗”
- 贵州省公安厅紧急向镇远、岑巩两县调拨529套应急抢险救援物资
- 英国农民抗议遗产税改革 驾驶拖拉机涌入伦敦市中心
- (成都大运纪事)揭秘成都大运会主火炬的天然气保供“密码”
- 郑商所气温指数发布 覆盖长江中下游地区
- 中国驻英大使郑泽光考察调研红石新能源:打造互利合作新亮点
- 柬埔寨首条高速开通两年车流量突破1000万辆次
- 货拉拉“下乡”记:东北秋菜搭上“互联网快车”直通大市场
- 玩转数博会:硬科技中“看见”未来生活
- 老手艺融入新时尚 浙江“90后”青年“非遗竹”里探共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