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评·文旅新观察④】文旅开启“白+黑”模式 “夜间游”激发消费新需求
夜晚,是人们休闲娱乐和消费的黄金时段。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购物中心每天18时至22时的消费额占比超过全天的二分之一。今天,夜间游玩与消费的内容早已不再局限于餐饮和购物,而是不断发展出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从灯光秀、非遗展览,到露天音乐会、戏剧演出,再到“博物馆奇妙夜”、汉服游园等,如今的夜间游玩项目更加多元丰富。
广西南宁,“南宁之夜”街区
譬如,湖北武汉推出“夜上黄鹤楼”主题游园活动,通过流光溢彩的灯光秀、声情并茂的诗词诵读演出、DIY诗词市集等,让游客沉浸式体验荆楚文化的万千神韵;北京慕田峪长城将夜游与研学结合,面向中小学生推出“星空研学”项目,让孩子们体验长城观星的奇妙,并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学习有关长城的知识;安徽合肥则推出体育夜市,融合了非遗、潮玩、运动、表演等诸多形式的活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健身运动和体育消费;河北正定小商品夜市引进了500多个特色美食摊位,吸引了本地乃至周边城市的游客前来寻味……
山东东营,游客穿汉服逛非遗夜市
夜市新业态、新场景进一步点亮城市夜生活,成为人们繁忙工作之余的一种调节方式。特别是外出旅行时,人们不仅在白天“打卡”景点,还越来越喜欢选择浪漫趣味的夜间游。就在今年五一假期,各地夜间经济展现出满满活力,已纳入监测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的夜间客流量达7257.5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6.9%。花样百出的游玩新场景,也进一步激发着人们的消费需求。2023年,中国夜游市场规模达1.57万亿元。
河北石家庄,正定夜市
一方面,各地要立足自身优势,打造推出独具特色的夜间游玩项目;另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夜间公交运营、移动充电设备设置等公共服务,严厉打击哄抬物价、欺客宰客等扰乱市场行为,为夜间经济释放持久热度保驾护航,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增添新动能。(央广网评论员 陈锐海)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金永红:大别山区万家灯火守护者
- 古代地中海南北的民生图景
- 中国—东盟蓝色经济合作研讨会在雅加达举行
- 朝中社:朝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正式生效
- 加拿大今年1月实际GDP环比微升 就业人数有所增加
- 精准施策管好低速电动车
- 垃圾分类正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 河南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330万亩
- 黑龙江至荷兰首条中欧班列线路成功开行
- 强冷空气预定“国庆档期”!这些地方降温10℃以上!
- 上海民革情牵“母亲河”:调研推动苏州河全域旅游
- (新春走基层)广铁集团多措并举,全力保障铁路动脉畅通
- 重庆11.6斤新生婴儿自带4斤肿瘤 肿瘤外科专家手术摘除
- 2024中德(欧)隐形冠军论坛将于本月在京举办 探讨产业新机遇
- 上市公司高管女儿夺状元,公司发文祝贺违规吗?
- 上海:黄金首饰走俏 豫园现“淘金”热
- 新疆木雕“守艺人”:用传统手工艺镂刻现代新生活
- 纪录电影《不孤岛》首映礼在北京举行 5月26日全国上映
- 债务上限危机解除,“拜登经济学”现隐忧
- 多预警齐发!今明天北京将迎明显降水 房山门头沟等地需警惕山洪
- 热门推荐
-
- 福建厦门:实地踏查摸底数 织密森林防火“安全网”
- “中国发展论坛·2023”在海口举行 聚焦恢复和扩大消费
- 1月份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回升明显
- 山西晋城原创合唱剧《太行号兵》首演
- 新疆阿勒泰消防救援和森林消防联合开展严寒天气下冰面救援演练
- 华南美国商会报告:选择不转移投资的美资企业占比最高
- 世卫总干事:加沙北部已无正常运转医院
- (乡村行·看振兴)浙江乡村“逆袭故事”:低保户成共富带头人
- 随机开枪致4死,美国佐治亚州枪手遭警方围堵被击毙
- 汪兆骞新书《梁启超在饮冰室》出版
- 生态建设融入发展大局
- 价格比汽油还贵,西红柿价格飙升700%的背后真相,你知道吗?
- 《笛卡尔之妖》囊括中国两大科幻奖 获奖作品灵感源自广州塔
- 为女性营造更友好就业环境
- 第19届中美电影节和中美电视节开幕并颁发“金天使奖”
- 山东精深加工农产品 助推“土特产”远销海外
- 巴勒斯坦教育部:近万名学生在本轮巴以冲突中死亡
- (第七届进博会)“豆腐发源地”安徽淮南在进博会“圈粉”
- 江苏徐州“植物”勇闯海外
- 美专家认为:“美国无法超越中国在亚洲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