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民:深化中国与东盟能源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中新网曼谷12月5日电 (李映民 冯浩航)当地时间3日,正在曼谷出席第十三届国际能源论坛的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将加强与泰国及其他东盟国家的能源合作,应对气候挑战。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冯浩航 摄
刘振民表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能源合作具有广阔前景,特别是全球能源转型合作已被纳入中国—东盟合作框架。在全球和中国自身产业结构调整中,中国的一些产业正在向东盟国家转移,希望在这一过程中帮助东盟国家在扩大产业的同时有效控制污染、减少排放。
刘振民强调,中国可以通过区域和次区域合作,与包括泰国在内的东盟国家推动能源转型进程。中国愿加强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合作开发,充分利用这一流域丰富的水利资源,为沿岸国家能源转型提供支持。
在交通电气化领域,中国的成功经验可为泰国等国家的城市污染治理提供解决方案。他表示,部分中国电动车生产企业已在泰国设厂,为推动泰国的交通电气化进程提供了直接支持,这种合作模式也可以推广到东盟其他国家。
在可再生能源方面,中国领先的光伏技术可帮助东盟国家利用丰富的光照资源,开发大规模及分散式光伏项目,同时加强风能开发合作。中国南方电网与湄公河流域国家的十余年合作为区域能源传输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将继续支持东盟国家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及可再生能源发展。
他表示,中国鼓励新能源企业进一步加大在东盟国家的投资力度,通过产业合作实现技术转移和能力建设,共同推动区域能源转型。希望通过这些努力,中国能够为东盟国家的能源结构调整和减排目标提供切实支持,应对气候挑战,为全球气候治理作积极贡献。(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确保药品质量安全”新疆五举措加强药品监管(图)
- 新中友好协会主席黎开盛:抓住机遇,共享“一带一路”红利丨世界观
- 外媒:朝鲜或在2024年底重新开放国际旅行 朝鲜官方暂未表态
- 美国国债规模突破33万亿美元
- 元旦假期异地酒店订单占比近七成,商家力拓防疫“暖心房”
- 2023年黄檗文化与中日民间友好学术研讨会福州举行
- 广东团队研发干细胞型生物人工肝获批临床试验
- 东盟国家加速推进数字建设
- 甘肃探索中医药“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模式
- 尼日利亚西北部50余名妇女儿童遭绑架
- 农业农村部:多措并举稳定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
- 汉字设计,激发传统文化新活力
- 工行副行长段红涛:上半年个人金融业务实现新突破
- 江苏南通2024年新造船舶海工产品产值突破2000亿元 创历史新高
- 北京朝阳持续优化消费结构 累计发放5000万汽车消费券
- 农业农村部“重拳出击”打击假劣农资
- 黄河发生2024年第1号洪水 水利部门做好洪水防御
- 哈尔滨经受流量考验
- 辽宁省出台政策举措推动经济稳中求进
- 甘肃陇南启动防汛抗洪Ⅲ级应急响应
- 热门推荐
-
- 《京韵红楼》让国学国粹擦出火花
- 浙江杭州高架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件 律师分析:已涉嫌构成故意伤害罪
- 北京绿色通道确保药品供应“不卡壳”
- 广交会观察: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热潮依旧
- 沪郊“宅基头”上的年味
- 前8个月上合示范区到发中欧班列682列 同比增逾三成
- 上半年中国市场化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六成以上
- 聚焦2023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地毯的世界 世界的地毯
- “鉴往知来”系列图书(第一辑)首发 “新读”红色经典
- 广铁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
- “上海,昨天、今天”旅美摄影家龚建华摄影展在沪开幕
- 新疆代表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2届会议介绍事实真相
- 解读中老年迟疑、频跌倒究竟为哪般?
-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启动 多家基金公司宣布下调费率
- 重庆上演特色美食大赛 观众体验“烹燃”心动瞬间
- 上海:探索“上海特色”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模式
-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启动国际通程航班业务
- 蓝皮书:2023年前三季度化妆品市场平均增长率达12%
- 2024年中国铁路客货运量均创历史新高
- 2024中国汽车论坛:透视汽车“小话题”背后的“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