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闽南文化论坛在印尼举行
中新社雅加达9月14日电 (记者 李志全)世界闽南文化论坛14日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举行,来自印尼、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的10余位专家学者,深入剖析闽南文化丰富的内涵,研究其在海上丝绸之路的传播、扩散及演变历程,展示闽南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价值。
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文生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泉州是闽南文化的发源地与发祥地,也是闽南文化保护的核心区与富集区。此次学术研讨会,不仅是对中印尼两国在闽南文化领域深厚渊源的一次深切回望,更是对未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美好展望。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分享研究成果,碰撞思想火花,共同探索闽南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路径,激发其内在的创新活力。
围绕“中国与印尼闽南文化融合发展”主题,与会专家学者从历史学、文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出发,探索两国文化交流的新路径。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林国平认为,闽南文化内涵丰富,既有中华文化内陆农耕文化普同性的基本特征,又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独特气质,还沉淀着闽越文化的基因。这些,决定了其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张力。
台湾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系特聘教授、金门县闽南文化协会总顾问陈益源表示,两岸关系重要的桥梁在闽台,闽台的关系攸关两岸未来的发展;两岸的关系也不只在两岸(闽台),闽台同胞特别是闽南乡亲千百年来的海外开拓,也是巩固台海两岸关系的重要基石。他呼吁建设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以此促进海峡两岸融合发展。
印尼泉州青年商会永远名誉会长陈连法说,要进一步在印尼弘扬传承华文教育和世界非遗泉州南音文化。在他看来,可以通过组织南音音乐会、讲座等活动,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欣赏并学习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如此,不仅能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更能够增强印尼华人的文化自信与身份认同。
“印尼闽商依托海洋文化,推动了侨批邮递、制度及网络体系的完善。”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万冬青说,通过不同时期的中印尼互寄侨批封,可以窥见两国闽南文化在交流中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历史轨迹。(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大连节庆文旅市场精彩纷呈
- 快来预约!北京民族文化宫这个大展不容错过~
- 干细胞+基因治疗 渐冻症联合疗法安全性获证实
- 无锡谈村影剧院焕新亮相 怀旧布景留住民众“乡愁”
- “北京鼓楼志愿鼓手”招募启动 再现“时间的魅力”
- 杭州田野考古成果展示 给孩子埋下“考古的种子”
- 多地叫停安全教育平台打卡:少些形式主义的“强制”
- 多家银行提供精准服务 建立绿色通道 优先满足灾后重建信贷需求
- (走进中国乡村)中国乡村音乐小镇:银发族“破圈”西洋乐
- 中国贸促会:2月全国贸促系统累计签发各类证书同比增长23.46%
- 酉阳获评“重庆诗教名县”:在这里,感受“世外桃源”千年诗意
- 一代大儒湛甘泉纪录片项目在广州增城启动
- 前11月风电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超2亿千瓦
- (走进中国乡村)浙江龙泉高山乡镇“冷”气候带热避暑经济
- 菲律宾今年已接待外国游客超500万人次
- “2024魅力中国(广东)——文化亚洲行”亮相雅加达
- 江南华南等地多强对流强降水 新疆北部青海甘肃等地有雨雪降温
- “新国门”人才学院在北京大兴成立 发布20亿元人才科创基金
- 文旅部:拟组织开展“打卡旅游休闲 打开欢乐春节”2023新春旅游推广活动
- 海南黎安国际教育园区规模初具
- 热门推荐
-
- 于旭坤: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平台监管是家庭引导、学校教育的有效助力
- 25名青少年学习传统美食“糖不甩”制作
- 首届公安影视文化融创发展活动在江西龙虎山启动
- 西瓜、甜瓜等为什么是甜的?科学家找到了最新解释
- 1.6万人被迫离家!卡霍夫卡水电站危机持续,多方回应
- 浙江兰溪:十万游客入游埠 品尝人间烟火气
- 北京已建成127个新型集体林场 2.1万名农民“家门口”就业
- 小小冲浪板撬动“体育+旅游”百亿级产业的海南实践
- (新春走基层)山东两城核能供暖让春节假期“暖洋洋”
- 航天品质走进社区和校园 家佳康航天科普训练营在武汉举办
- 国际宇航联合会执行主任克里斯汀·费希廷格秋游黄山:期待再来黄山
- 新一轮强降雨来袭 长江汉口站水位持续上涨
-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2023—2024年度调水量创新高
- 英剧《9号秘事》迎来最终季 “灵魂主创”开启中国行
- 宠物险成“铲屎官”新选择
- (第七届进博会)广拓朋友圈 展商“牵手”忙
- “五一”假期迎客流高峰 银川客运段单日运送旅客量创历史新高
- 中国恒大: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 教育、产业与共同富裕:“东迁西归”能成为新的“版本答案”吗?
- 新一轮暴雨袭海南 局地将有特大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