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黎安国际教育园区规模初具
中新社海南陵水6月28日电 (张月和)在海南南部的陵水黎安半岛,中国教育改革创新的试验田——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简称“黎安国际教育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这里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创新的共享办学模式吸引越来越多国内外一流高校落地。
黎安国际教育园区是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之一,定位为承接国际教育消费回流的重要平台。黎安国际教育园区管理局新闻发言人邹文涛28日受访时说,目前已有10所中方高校和12所外方合作高校与园区签约,今年秋季学期,六所获批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完成招生工作后,园区师生数量将达两千人次左右。
已建成的共享图书馆临海而立,一旁蓝白相间的体育场遥映湖面的粼粼波光。“待到九月开学,我们的共享图书馆就可以正式投用了。”黎安国际教育园区管理局副局长王临平说,除了公共教学楼、体育场所和学生宿舍等共享的校园公共基础设施外,入驻高校可根据各自办学需要和学科特色建设专享楼,风格各异的教学楼亦成园区的一道风景线。
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简称“海南比科大”)是中国境内的第一所境外高等教育机构在海南自贸港设立的实施理工类专业的大学,也是德国公办高校首个在中国大陆独立创办的高等教育机构。该校永久办学地址位于海南省儋州市洋浦经济开发区,目前在黎安国际教育园区过渡期办学。
海南比科大项目筹备组负责人Frauke Dittmann介绍,今年该校首次面向中国12个省份计划招收本科生共140名,首批招生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未来计划打造为一所国际大学,让东南亚国家及德国的留学生也来到海南学习课程。
北京邮电大学玛丽女王海南学院去年秋季学期首批招生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今年秋季学期计划招收150人,新增招生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该校党政办公室主任康晓说,一年来,学院积极探索中英课程共建,中英双方任课教师共商共享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并依托园区资源优势,共享园区大师课,探索高校间师资共享、学分互认。
“基于物理空间的共享,园区将众多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集聚在一起,使得各学校顶尖的师资和课程等资源共享成为可能,实现学科优势互补。”邹文涛表示,相较出国留学,中国学子在海南接受国际教育的费用更低。
同时,园区入驻高校国际化的特点成为吸引国际留学生的重要因素。邹文涛说,海南自贸港2025年封关运作后将在人员进出等方面实现自由便利,这将为外籍学生留学海南创造有利条件。(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4年北京数字经济体验周暨数字消费节启动
- 报告指中国碳市场建设国际合作不断加强
- 中国车企扎堆“落子”东盟
- 北美票房:《威尼斯惊魂夜》首映飘红
- 黄牛领“年薪”村民成“演员” 华媒点赞湖南古村落保护利用
- 重庆市气象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 广州发布全国首单涉农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
- 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三天!古特雷斯:必须应对气温上升挑战
- 直播带货不能少了敬畏之心
- 第六届浙江国际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开幕 “黑科技”亮相吸睛
- 西藏邮政行业今年前9月寄递业务量同比增长105%
- 安踏集团和敏基金会荣誉主席丁和木荣获“年度慈善家”称号
- 首部闽台合作杂技儿童剧福州首演
- 中国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专项合作计划
- 一对父子、两代医者:医心传承,爱亦如山
- 中国-加州经贸论坛重启 展现中美地方合作韧性
- 第四届根特大学中国合作伙伴学术论坛在沪召开
- 逾百名中国画家作品曼谷展出纪念中泰建交48周年
- 天涯社区公布重启进度 今年5月1日前恢复访问?
- 大庆油田首季油气产量实现“双超”
- 热门推荐
-
- 新疆疏附县向河北涿州捐赠一批医疗和生活物资
- “二阳”上热搜 专家:主要是未感染者“首次感染”
- 拜登成功切除皮肤基底细胞癌组织
- 拉萨铁路警方集中开展“三项治理”专项行动,护航旅客平安出行
- “甜妹、小太阳”角色获青睐 “娇憨”成荧屏杀手锏
- 365人被判五年以上重刑 天津法院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
- 艾媒咨询张毅点评SHEIN赴美交表:IPO前估值有机会冲得更高
- 发力消费贷 银行在打什么算盘?
- 【世界说】外媒:美通胀高企冲击普通民众生活 “美国梦”被残酷现实击溃
-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戏曲学》付梓 系新时代戏曲学发展重要理论成果
- 欧洲学者:美国花15亿培训记者撰写有关中国的负面报道
- (新春走基层)白裤瑶男子李金桧:这条腰带上绣着我们的爱情故事
- 诺曼底登陆80周年国际纪念仪式在法国举行
- 甘肃天水木雕匠人梁宝宝:56载守传承展伏羲卦象
- 电子贴片可监测深层血红蛋白 有助及时发现并干预危及生命的疾病
- 马来西亚新加坡正式签署柔新经济特区协议
- 吃烤馒头片能“拯救”胃不舒服?秋季养胃还有这些建议
- 福建终止防暴雨应急响应
- 观众看不懂题?《超脑少年团》打破桎梏再出发
- 2024供水高峰论坛在沈阳开幕 推动供水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