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指中拉合作推动双方人权发展
中新社里约热内卢9月11日电 (记者 林春茵 曾静宁)当地时间9月10日,首届中拉人权圆桌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并发布《共同目标:中拉人权发展合作的现状与未来》智库研究报告。
该报告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巴西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法学院用中、葡、英三语联合发布。全文约2万字。报告分为“全球人权治理赤字呼唤中拉人权发展合作”“中拉人权发展、交流与合作回顾”“中拉人权发展合作的未来前景”三个部分,全面梳理了中拉人权发展合作状况,特别是多年来,中拉合作推动了双方人权发展。
报告认为,中拉人权发展合作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植根在双方经济贸易、社会民生、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生态环境等合作之上。
报告指出,2022年,中拉贸易总额近5000亿美元,是2000年的35倍;自2012年以来,中国稳居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投资来源地。近年来,双方又在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新兴行业形成多项合作与共识,成为“全球南方”国家间的合作典范,为双方未来人权发展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报告说,当前,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地区冲突、增长放缓、气候变化等因素对各国人权保障构成威胁,全球人权治理赤字凸显,人权事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报告指出,近年来,中拉积极引领国际人权议题设置,主张全球人权治理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反对将人权作为单边主义和霸权行为的工具,支持联合国人权机构公正客观履职,在全球人权治理中参与度、贡献度稳步提高。
报告认为,中拉人权发展合作是“南南合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彼此人权进步,而且对提升“全球南方”国家在全球人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完善全球人权治理具有积极意义。
报告还建议,未来中拉人权发展合作应着眼于三个方面:一是加强人权交流互鉴,形成更多人权共识;二是反对人权问题工具化,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三是携手发展促进人权进步,成为“全球南方”人权发展合作样板。(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日媒:阿根廷或因预算困难退出大阪·关西世博会
- 纪录电影《穿越烽火》江西首映礼举行
- “闽都文化与国际民间交流”研讨会在日本京都万福寺举行
- 选举失利后,比利时首相宣布辞职
- 拥抱、亲吻,既治愈又减肥
- 汉服游览、非遗体验……来打卡安徽“博物馆奇妙夜”
- 前三季度青海省加工贸易进出口实现翻倍增长
- 《牡丹亭》编撰地举办汤显祖文化节 擦亮文化“金名片”
- 新时代气息扑面而来——从新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说开去
- 桂林方言话剧《龙隐居》上演
- 第二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将启
- 内蒙古小山城阿尔山“圈粉”蒙古国边民
- 世界孤独症关注日:守护来自“星星的孩子”
- 这些淮扬菜 原来是这么做出来的!
- 法媒:乌克兰军队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禁区训练
- 海南自贸港“高含金量”加工增值政策持续扩大试点范围
- 朝鲜证实已完全封闭南部边境与韩国连接的公路和铁路
- 浙江临安、淳安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
- 保定高碑店、易县多个受灾景区及周边村镇移动通信已恢复
- 端午粽“体检”报告公布:450批次未检出不合格样品
- 热门推荐
-
- 中越边民载歌载舞共庆京族传统“哈节”感受非遗魅力
- 中缅边境云南瑞丽:双警夫妻坚守使命与浪漫
- 第三届鄂台高校青年学术交流活动启幕
- 福建泉州国际传播季启动 设立“通远”新闻奖
- 让“网红食品”成为“放心食品”
- 办好演唱会带火一座城
- 2023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于意大利举办
- 青少年脊柱侧弯之忧浮出水面
- 广交会“中国制造”展现新气象 依靠创新收获全球订单
- 天津打造“展演+旅游”新模式 旅游订单同比涨百倍
- 这个国庆假期,如何享受免费通行政策?
- 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再次跌破10米低枯水位
- 上海:到2035年,欲成为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亚太区域邮轮经济中心
- 中国三部门公布边民互市贸易进出口商品不予免税清单
- 汽车智能化东风拉动屏幕需求 “屏厂”加码车载显示
- 百万医疗险痛点待解,0免赔额会是下一个风口吗?
- 中国A股现多重积极变化
- 小提琴演奏家张瑛:用弓弦讲好中国故事
- 第十二届东亚地方政府会议开幕 促进东亚地区合作交流
- 4月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继续回升 主要靠服务业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