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6辆保障车辆确保北京高考考点供电安全
中新网北京6月6日电 (朱春晔 王洋 王利恒)6月7日,2024年北京市高考大幕将启。今年高考恰逢端午节假期,供电保障标准高。高考期间,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两级指挥中心全面开启,7890名电力保障人员将携856辆保障车辆坚守在供电保障一线,确保首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高考考点供电安全可靠。
今年北京市高考报名人数约6.7万,103个高考考点以及22家市、区教育考试中心及信息中心在国网北京电力供电保障范围内。在保障筹备阶段,针对高考涉及的91座重点变电站、325座配电站室、258条配电线路,国网北京电力组织各单位完成了两轮次特巡检查,及时消除树线矛盾、外力施工等风险隐患,提前储备沙袋、防雨罩等应急物资做好异常天气应对准备,确保电网设备以健康、稳定、可靠状态进入保障阶段。
同时,国网北京电力与市、区两级教委和城市管理委保持密切联系,主动跟进考点设置情况,坚持日调度和日推进,做到“考点确定一处,保电安排一处”。各单位逐考点开展用电安全评估,协助开展大负荷和传动试验;充分应用红外热成像、超声波等技术手段,对涉考关键设备开展预防性检测。
随着高考日益临近,各单位更加频繁地深入各考点开展主动延伸服务。6月5日,国网北京海淀供电公司用电检查员再次来到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对学校外电源和供电设施开展安全检查。据介绍,为全面提升海淀区高考供电可靠性,近两年该供电公司实施了高考考点学校“外电源电缆化”升级改造工程,率先在国网北京电力范围内实现了常态化高考考点外电源电缆网的全部接入。
同日,国网北京城区供电公司电力保障人员前往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学,对该校用电设备进行高考前最后一轮全面“体检”。今年,该公司辖区内的考点学校共有31个,除在高考前组织电力保障人员对各考点开展精细化运维外,该公司还将在高考期间出动158名应急抢修人员、18台套应急发电车进一步强化对考点学校的应急供电保障,并安排运维人员对保障客户直供外电源站室、线路开展不间断巡视和状态检测。
高考和端午节期间,国网北京电力预计将在全市范围内投入应急发电车66台套,安排440名应急抢修人员分区布防,储备足额抢修物资,确保突发情况下能够敏捷反应、高效处置。同时,该公司将密切关注12345、95598等热线工单,及时响应考生涉电诉求。
为更好满足首都市民和游客端午假期的用电需求,国网北京电力将进一步加强对党政机关、应急指挥、交通枢纽等城市运行客户,以及各大机场车站、大型商业综合体、公园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用电安全服务保障。节日期间,国网北京电力应急送电服务全天开通,可拨打24小时电力服务热线95598或通过“网上国网”APP等申请应急送电服务。(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社会心理学专家:网购依赖与现实中人际关系质量相关
- 北京鼓励市民践行减排 超725万名市民建立个人碳账本
- “碳”路者丨蓝绿交织美赣鄱
- 近600件机器人展品将亮相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
- 寻找“满江红”年代里的燕京遗迹
- 浙江警方押解148名缅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归案
- 国际观察:日本扩武强军危及亚太地区和平稳定
- 17部作品获评“金红棉”优秀纪录片
- 北约秘书长连任 未来一年挑战多
- 近视手术无法治愈近视,你还会花两三万元去做吗?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书房?
- 中国北方首单液化天然气国际中转业务落地大连自贸片区
- 苏醒沈梦辰等明星集体跟跳,快手云南打歌舞有何魔力?
- 特灵科技在多个垂直市场发现蓬勃增长的机遇 将持续投资
- “丝路百城传”出版成果在京揭幕
- 南方“尔滨”崛起:争夺冰雪旅游市场,优势在哪儿
- 韩媒:韩国总理等多名政府高官请辞
- 铜梁兰花根 独丁丁一传人
- 青年科学家苏萌寄语学生:科学陪伴成长、实现太空梦想
- 《第二十条》:一次喜剧遮蔽下的刮骨疗伤
- 热门推荐
-
- 一语中的|斯蒂芬·罗奇:中国没有产能过剩 美国应为产能不足感到羞耻
- 未满19岁,确诊卵巢早衰
- 乡约福建:古韵洋坪国风热
- 南北联手 深哈两地共话投资交流
- 中国财政部、教育部下达多笔教育经费
- 中俄创意设计联盟启动 共促两国文化事业发展
- 调查称日本首枚H3火箭发射失败或因电流过载
- 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云南)签约3966亿元
- 贵广高铁10月11日起最高时速按300公里运营
-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 武当文化注入盘扣技艺打造“指间非遗”
- “极地来信”沉浸展在京启幕 中信银行与中国国家地理携手致敬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
- 桂林—曼谷航线正式复航 桂林九月起新增三条境外直飞航线
- 让退役老兵重享“有声”世界 老兵听力关怀计划在江西启动
- 低价格低门槛高保障 “惠民保”迭代寻求可持续发展
- 生活必需品齐全 云南镇雄山体滑坡受灾群众搬入新安置点
- 北京修改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 明确建立区域协同立法工作机制
- 山东博物馆举办武梁祠石刻图像艺术展 精品拓片再现石刻文物风采
- 福建尤溪:传承弘扬朱子文化 促地方高质量发展
- 沈阳植物园“然·爱”生活艺术节启幕 艺术驻地装置成为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