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相君:点亮光彩 在传承中践行责任
“利用企业研发、生产优势,把技术带去乡村,把希望送到乡村……”这是2022年吴相君获评“全国光彩之星”时的颁奖词。在光彩事业发起实施30周年之际,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以岭药业董事长吴相君接受《中国新闻》报记者采访,讲述他与光彩之间的故事。
记者:光彩事业是以我国民营经济人士为参与主体,以促进共同富裕为宗旨的社会事业,您为何要参与光彩事业?主要通过何种形式参与?
吴相君:以岭药业成立于1992年,可以说是与我国光彩事业同期起步、相伴成长。30多年来,我们坚持以科技创新作为立企之本,在推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坚持践行“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理念,积极参与光彩事业。
在这个过程中,以岭药业切实履行促进共同富裕的社会责任,助力乡村振兴。积极参与“万企帮万村”和“万企兴万村”等光彩活动,坚持把生产经营与促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致富结合起来,通过自建、共建、共享等方式,在全国创建60多个规模化、标准化的中药材种养基地,遍布20余省份,总面积数十万亩,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与此同时,以岭药业热衷组织和参与公益慈善活动,向社会奉献爱心。我始终坚信,企业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经济成就,更在于它的社会贡献。我们与中国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中国农村卫生协会等组织合作多年来,开展多项慈善公益活动,助力乡村医疗事业发展。重大自然灾害后,积极捐款捐物,助力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早日重建家园。
光彩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它是一个支点,可以影响和带动更多先富起来的人帮助后富。它是一条纽带,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基层群众,在助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作用越来越大。它是一个平台,广大民营企业家在投身光彩事业中,思想受到教育、精神得到升华,带领企业勇毅前行、跨越发展。
记者:近年来,以岭药业在帮扶思路上有哪些变化?
吴相君: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国家在“三农”问题上实现了战略重点转移,我们在帮助农民致富上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经过多年努力,构建出“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了产业带动、产品带动、技术带动、就业带动、企业推动农民致富的“四带一推”促进乡村振兴新路径,实现了“三个结合”。一是将基地建设与产业创新结合起来。在创建连翘种植基地时,我们发现民间很早就有将连翘叶制成茶饮的习惯,就将连翘叶做成“连王古茶”,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二是将“输血”与“造血”结合起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既通过创建基地带动农民增收,又通过广泛开展培训提高农民种植技术和生产能力,帮助广大农民群众掌握了致富的“金钥匙”。三是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结合起来。中药材基地使许多荒山荒地披上了绿装,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比如,邯郸涉县连翘基地就带动了2000多家农户参与,新增就业岗位1100多人。
记者:从脱贫攻坚转入乡村振兴,从“万企帮万村”到“万企兴万村”,在新的征程中,您认为民营企业在光彩事业中应该有哪些新作为?
吴相君:新时代光彩事业始终坚持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宗旨。作为民营企业家,我们应该从更高的层面、更宽的角度来理解共同富裕,应该是既包括物质富有,也包括精神富有;既包括文化富有,也包括生态富有;既包括生活富有,也包括健康富有。我们要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找准位置、发挥作用,为弘扬光彩事业精神做出积极努力。一是要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上求拓展求深化。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应围绕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就业优先、健康中国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选准切入点、找准突破口,积极参与,多做贡献。二是要在带动农民致富上求拓展求深化。促进共同富裕,农村是大头,是重点。应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等光彩活动,丰富活动内涵、创新活动方式、增强活动效果,不断为促进农民增收注入新动力。三是要在推进公益慈善事业上求拓展求深化。光彩事业的本质是崇德扬善、扶困济贫,新时代要不断提升内容、拓宽形式。应推动公益慈善工作由单一向多元、由“输血”向“造血”、由临时性向常态化转变,全面提高层次和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记者:参与光彩事业多年,您有哪些感触?
吴相君:在参与光彩事业的实践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国家好,企业才能好;群众富,企业才能兴。作为民营企业家,只有以国家富强为念,以人民幸福为盼,把企业和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才能实现企业价值、展现人生风采。只有在国家需要的关键时刻,把国家命运与企业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国家扛重担、为社会做贡献,才能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只有与广大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百年立企、基业长青。
记者:作为一家中药企业的“掌门人”,您未来有什么规划?在光彩事业等公益活动上,有什么目标?
吴相君:我们将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以岭人的好传统好作风,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光彩事业,把企业发展与弘扬光彩精神融为一体,进一步弘扬中医传统文化,助力国人健康素养的提升;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围绕防治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和抗衰老,研发生产更多新药好药,为减轻国家医保负担、促进人民群众健康长寿贡献力量;把中药材种养基地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更好结合起来,在扩大种养规模、提高种养质量、延伸产业链条、助力生态建设、带动农民增收上持续用力。我们将弘扬企业文化与奉献爱心结合起来,持续做好各项公益慈善工作,为光彩事业增光添彩。(完)(《中国新闻》报记者陈林报道)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驻日美军一直升机在日本神奈川县茅崎海岸紧急着陆
- 向拜登施压?采购美战机受阻 土耳其考虑购买欧洲战机
- “血癌”,你了解吗?
- 王毅谈当前南海地区局势
- 1月上海南港滚装外贸汽车数量超4.5万辆
- 添加甜味剂的无糖饮料可以畅饮吗?专家:勿过量饮用
- 蓝皮书:我国国货“潮品”用户规模达5.3亿人
- 迪拜旅游局:中国游客访问量飞速增长
- 集大原高铁山西段启动联调联试 预计年底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 哈尔滨市发布暴雪红色预警 主城六区中小学停课
- 孟加拉国东北部发生洪水灾害 受灾人数超73万人
- 上海“小笼包”赶赴中国最北厚植爱国情怀
- 发生决口险情的江西丰城清丰堤顺利合龙,后续工作持续展开
- 调查“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应是全球优先事项
- 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招展完成近九成
- 浙江义乌外籍居民学“中国功夫”:希望多组织此类活动
- 长征故事|长征中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红军是如何取胜的?
- 广州月子中心套餐均价逾4.5万元
- (新春走基层)重庆北站春运见闻:“志愿绿”“守夜人”温暖相伴回家路
- 中蒙边境守护者:偶遇狼和熊“不足为奇”
- 热门推荐
-
- 外媒:飓风“奥斯卡”在古巴造成6人死亡
- 中德经贸合作论坛暨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推介会举办
- 中国首个碳中和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在江苏投产
- 青年舞者胡沈员:敦煌归来,有“人间烟火”
- 广西小米粉工业化发展十年:“嗦”出百亿元产业
- 南宁深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改革 惠及约1.47万名重度失能人员
- 河南禹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参展照片被指作假 当地回应:不认为是作假
- 扬州何园迎来140岁生日 近百位何家后人“回家”为故园祝寿
- 2023桂林艺术节开幕 赓续西南剧展荣光
- 拜登:美国未来两艘航空母舰将以克林顿和布什命名
- 浙江改革聚焦:数字化成守护绿水青山利器
- 8月份海南全社会用电增速居全国第一
- 粤全部市、县、区森林火险红色预警信号生效
- 新西兰毛利王去世 享年69岁
- 湖北鄂州花湖机场国际货运航班突破100架次
- 花香浓缩深情厚谊 友谊跨越半个世纪 中美乐团上演“茉莉香飘《茉莉花》”
- 商务部:美方实施单边霸凌行径 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
- 青年文化与传统文化互动相生 激发网络文学创新发展
- 中国游客“组团归来” 柬埔寨翘首迎接
- 租赁毛坯房后装修 退租能否拆走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