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饥饿水平连续三年居高不下
全球饥饿水平连续第三年居高不下,食物不足水平倒退15年,各国在消除饥饿方面进展严重不足,到2030年如期实现零饥饿这一可持续发展目标更加困难。全球粮食不安全和营养不良状况持续恶化的主要不利因素,包括地缘政治冲突、气候变化和经济衰退等。
7月24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在巴西二十国集团全球反饥饿与贫困联盟工作组部长级会议期间正式发布2024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指出,全球饥饿水平连续第三年居高不下,食物不足水平倒退15年,相当于2008年至2009年间水平。2023年有7.13亿人至7.57亿人食物不足,中位数高达7.33亿人,相当于全球每11个人中就有1个人食不果腹,非洲每5个人中就有1个人面临吃饭难问题。各国在消除饥饿方面进展严重不足,到2030年如期实现零饥饿这一可持续发展目标更加困难。
从全球各区域来看,就饥饿人口比例而言,非洲持续攀升至20.4%;亚洲平稳保持在8.1%,但因区域内饥饿人口占全球半数以上,依然面临严峻挑战;拉丁美洲取得一定进展,饥饿人口比例为6.2%。2022年至2023年间,西亚、加勒比地区和非洲大多数次区域饥饿形势呈现加剧趋势。
上述5家联合国专门机构警告,如果放任当前态势发展,到2030年将有约5.82亿人处于长期食物不足状况,半数人身处非洲区域。这一预测接近可持续发展目标于2015年获得各国通过时的世界饥饿水平。
此外,因经济拮据而无力负担健康膳食,是全球三分之一以上人口面临的严峻问题。本年度报告运用全新的食品价格数据,并对评估方法加以改进,发现2022年共有超过28亿人无力负担健康膳食。这种差异在低收入国家中极为显著,无力负担健康膳食的人口比例高达71.5%,相比之下,高收入国家的这一比例仅为6.3%。值得注意的是,亚洲、北美洲及欧洲的这一数字已降至疫情前水平以下,而非洲的这一数字则大幅增加。
报告分析认为,全球粮食不安全和营养不良状况持续恶化的主要不利因素,包括地缘政治冲突、气候变化和经济衰退等。这些问题加上深层因素,例如健康膳食成本高昂、食物环境不利于健康和不平等现象持续存在,正在交织叠加,形成相互加剧的恶性循环。
今年的报告选定“为消除饥饿、粮食不安全和一切形式的营养不良提供资金”作为主题,强调实现零饥饿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多方联动、多点发力,积极推动农业粮食体系转型,加强农业粮食体系建设,消除不平等,以及确保所有人负担得起并便捷获得健康膳食。报告呼吁加大融资力度,提升融资成本效益,并明确对粮食安全和营养领域融资进行标准化定义。
最亟需扩大融资的国家往往面临突出的融资难问题。在报告分析的119个低收入及中等收入国家中,约有63%的国家掌握的融资渠道有限或尚可。此外,74%的国家受到一项乃至多项加剧粮食不安全和营养不良的主要因素困扰。各方协调配合,努力调和数据、提高风险容忍度、加强透明度,可为填补资金缺口以及加强全球粮食安全和营养框架奠定重要基础。
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指出:“眼下,我们距离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截止期限只剩不到6年时间,农业粮食体系转型刻不容缓。粮农组织坚定致力于支持各国努力消除饥饿,确保所有人实现粮食安全。我们将与包括二十国集团全球反饥饿与贫困联盟在内的各方伙伴形成多方协作、多策并举的强大合力,顺应发展需求,大力推动变革。我们必须精诚团结,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深化相关领域合作,建设更高效、更包容、更有韧性且更可持续的农业粮食体系,更有效抵御未来挑战,构建更美好世界。”
据介绍,《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每年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编写。自1999年创刊以来,报告持续监测和分析世界各国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和改善营养的进展,同时深入分析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背景下实现这些目标面临的关键挑战。报告广泛面向有关各方,包括政策制定者、国际组织、学术机构和公众。今年报告的主题对于下半年未来峰会和2025年第四次发展筹资问题国际会议的筹备工作极具参考意义。(经济日报记者 杨啸林)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家标准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城市标准化行动方案》
- 年轻群体信用卡违约的原因及规制
- 哥伦比亚查获7吨大麻 创7年来最高纪录
- 河南发现春秋战国之交戎人墓 墓葬及器物特点已有中原化趋势
- 太夸张!烤串打包按“根儿”收费
- 游客行为过了火 动物“很受伤” 不文明行为怎么治?
- 柴达木盆地“植电”青年:项目投产,像养大孩子那么开心
- 中国规范划转充实社保基金国有股权及现金收益运作管理
- 国际艺术评论奖“十年之路”见证多元融合
- “中国龙城”发现罕见龟类足迹 被定为新属新种
- 山东各地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 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 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 今年一季度江西南昌进出口总值达213.5亿元 外贸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 2023首尔移动出行展在韩国举行
- 男子编造并传播“大连核辐射值超出预期”被行拘
- “夜京城”住宿出行一站式服务将更完善
- 中国石化在北部湾盆地获高产油气井
- 六百年的故宫里,看文化与科技融合
- 中国国家统计局:四季度消费将延续前三季度恢复向好态势
- 东盟留学生:中国学习之旅拓宽了选择之路
- 热门推荐
-
- 智能车路协同!雄安新区让“聪明的车”跑上“智慧的路”
- 致敬向上的力量 台铃2024社会责任报告暨超跑产品发布
- 端午假期广东接待游客逾两千万人次 “清凉”玩法热度凸显
- 全程压缩1小时 今起坐动车去老挝更快了
- 黑龙江省最大玉米生物发酵产业基地将落户肇东
- 以媒:以色列成立紧急联合政府
- 期望爱犬人士在法治规范下养犬
- 10月30日-11月5日邮政快递累计揽收量约32.34亿件
- 今冬后期我国或再次经历气温“过山车”
- 王毅会见罗马尼亚外长奥多贝斯库
- 美媒:美国人月度信用卡债务达190亿美元 经济重压下凸显民众对借贷愈发依赖
- 上海法院将加大对恶意侵权惩罚力度
- 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2% 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 广州现有专业市场510家 数字化转型取得成效
- 沈铁:16年来最大幅度调图!客货运列车全面提质
- 90岁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带来新作《续窗边的小豆豆》中文版
- 春日踏青“帐篷春游”悄然流行 “成年人的过家家”带火露营装备
- 外高桥边检站精细化检验助新船从“交付到作业”跑出“加速度”
-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九鼎市场:各族商户携手铸就的新疆“菜篮子”
- “茶和天下”·雅集——重庆旅游推介会在伦敦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