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和失眠关系密切 睡眠障碍可能是抑郁症先兆症状
别轻易把早醒当失眠
世界睡眠日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张蓝溪、靳婷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广东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主任贾福军教授将目光更多投向失眠与抑郁的交织与纠缠,他特别提醒:如果出现早醒问题,不要轻易当成“失眠”,因为抑郁症和失眠关系密切,在抑郁症患者中典型的症状是早醒,需要特别留意。
失眠与抑郁往往交织在一起
贾福军教授指出,抑郁症有很多症状,其中有睡眠障碍。在抑郁症被诊断前、抑郁症早期,可能首先会出现睡眠障碍。失眠与抑郁往往交织在一起,也就是说,睡眠障碍可能是抑郁症的先兆症状,失眠不一定是得抑郁症,但是抑郁症和失眠非常密切。
“失眠有很多表现,常见的是入睡困难、浅睡、容易觉醒。”贾福军教授提醒,但特别要警惕早醒,因为在抑郁症患者中典型的症状是早醒,也就是早醒对于抑郁症有特征性。
此外,抑郁症缓解以后,可能失眠有所改善;如果抑郁症复发,有可能先兆症状就是失眠;抑郁症最严重的症状就是自杀观念和自杀行为,失眠后会加重自杀观念或行为的风险。
正是因为“失眠”与“抑郁”的交织与纠缠,贾福军教授认为,对抑郁症患者的睡眠干预非常重要。
广东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研究员张继辉表示,大约有90%的抑郁症患者存在失眠,就诊的抑郁患者其主诉也常常以失眠为主。而失眠的症状也是引起抑郁的重要因素。长期的失眠会加重抑郁,影响抑郁的康复与预后;早醒则是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最具特征性的表现,许多抑郁症的自杀企图就是发生在早醒时刻。他呼吁,重视睡眠障碍的诊断,帮助早期识别抑郁症。无论先有睡眠障碍后有抑郁,或是先有抑郁后有睡眠障碍,还是两者同时出现,均需到正规医院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治。
治疗抑郁症同时,药物干预失眠
该如何治疗抑郁症期间的睡眠障碍?贾福军教授指出,在治疗抑郁症的同时,要积极地对失眠进行药物的干预。
在抗抑郁的基础上,药物治疗失眠效果较快,尤其是如果失眠状况较严重,应首先使用药物治疗,可结合物理治疗方法,综合干预效果会更好。
综合干预办法包括:建立睡眠时间,固定睡眠时间,保持规律——即什么时候上床、起床,需要有规律,形成固定的起床时间;饮食方面避免食用兴奋性的饮料,戒除酒、烟、咖啡等是最基本的;不要在床上看手机、看电视。
此外,一些心理干预方法对失眠治疗也有帮助,比如自我暗示“相信自己能睡着”,听一些轻松的音乐,冥想、正念都有利于入睡。此外,确立正确的意识,比如“床是用来睡觉的”,原则上瞌睡了再上床,如果睡不着就离开床,以免形成不良的条件反射。
你有这些症状吗?
事实上,并非每个打呼噜的人都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通常有如下症状就要引起警惕:
1.夜间打鼾、呼吸停顿、窒息;
2.夜尿增多、性欲减退;
3.晨起头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4.白天嗜睡、疲倦乏力;
5.脾气暴躁、易怒、失眠;
6.严重者在工作中会突然睡着,甚至吃饭、开车时入睡。
广医三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林敏提醒,如果出现上述不适情况,应尽早到正规医院呼吸内科或睡眠专科就诊,通过系统评估并完善睡眠呼吸检测,及时明确诊断。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王慧、李玉群、白恬
不少人可能会觉得睡觉打呼噜代表“睡得香”,不过专家提醒,睡觉打呼噜并非只是睡得香、睡得好或是吵人那么简单,它有可能是种病。
“打呼噜”并不稀奇,人处于睡眠状态时,肌肉松弛,呼吸道变窄,气流通过狭窄部位时引起震动,就可能打呼噜。
但临床上有一种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也可能表现出“打呼噜”,或叫打鼾。据林敏介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睡眠时一种呼吸停止的睡眠障碍,指的是在连续7小时睡眠中发生30次以上的呼吸暂停,每次气流中止10秒以上(含10秒),或平均每小时低通气次数(呼吸紊乱指数)超过5次,引起慢性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的临床综合征。
广医三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欧阳顺林介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分为中枢型、阻塞型及混合型,其中以阻塞型最为常见,这类患者睡觉时鼾声没有规律,可能在一阵频繁而响亮的鼾声后中止十秒以上,然后又突然发出巨大鼾声,之后又再次中止……不少患者被憋醒,浑身大汗淋漓,甚至有窒息感。如果你或身边有人发出这样的“呼噜声”,就要高度警惕,及早排查。
林敏提醒,睡前饮酒或服用镇静安眠药物可进一步抑制呼吸中枢,本身就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者应高度重视,以免“憋”出意外。
“打呼噜”未必是小事
出现不适应及早治疗
“由于夜间睡眠时打鼾,人体处于缺氧状态,引起心血管中枢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可增加心绞痛、心肌梗塞、脑出血和脑梗塞的发生率。临床研究发现长期打鼾的人群中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脑梗塞、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远远高于没有打鼾的人群。”欧阳顺林解释道。
林敏提醒,中年男性、肥胖、吸烟、睡前饮酒、服用镇静催眠药物、口腔鼻咽部病变、合并心脑神经系统疾病的人群是打呼噜的高发群体。
对于确诊患者,除戒烟酒外,肥胖者应积极减肥;另外,选用高度适宜的枕头及采取侧卧的睡姿,可有助减轻鼾声。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还可考虑以下两类治疗:第一是非手术治疗,即通过无创呼吸机帮助改善症状,提升生活质量,避免出现猝死或其他严重并发症引发的意外。第二是手术治疗,据欧阳顺林介绍,打鼾绝大多数是由鼻咽喉等上呼吸道部位的阻塞引起,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减轻和消除气道阻塞。具体手术方法要根据气道阻塞部位、严重程度及个人全身健康状况而定。
给失眠患者的小贴士
1.坚持固定的睡眠时间,醒着时不要躺在床上;
2.增加锻炼,但睡前2小时尽量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3.睡前减少电子设备的使用;
4.避免咖啡因和尼古丁的摄入;
5.睡前避免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
6.睡前避免大量进食和喝饮料;
7.尽量避免使用会延迟或破坏睡眠的药物,如减肥药、止疼片等;
8.下午3点以后不要午睡;
9.睡前进行一些有助于身体放松的活动,如阅读、听音乐、冥想等;
10.睡前洗个热水澡;
11.保持卧室幽暗凉爽;
12.适当晒晒太阳。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首届中俄图书馆论坛在莫斯科举办
- 房颤亦可无症状 专家建议高危人群接受长程心电监测
- 国内首台无人智慧加油通航服务站在上海投放使用
- 第32届华交会开幕 展商以创新产品力拓海外市场
- 南方多地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救灾工作
- 美媒:美国财政部发布新一轮与俄罗斯有关的制裁
- 成为10亿运动者的自由运动场!Keep刷新使命愿景与目标
- 为乡村注入活力 90后乡村规划师驻村记
- AI眼中的中国|山水相宜,物博地广,绚彩云南产业蓬勃
- 国家文化大数据分发中心落户宁夏
- 日媒:日本地方政府首次发布人口减少紧急宣言
- 中原文化+岭南文化 湖南耒阳这个东汉古墓不一般!
- 供销总社:推动澜湄农业农资绿色可持续发展
- 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将开通首条跨国旅游专列
- 联合国中小微企业日举办系列活动 共商韧性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 第五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聚焦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
- 让电动自行车便民又安全(金台视线)
- 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 中国成品油价迎“二连跌”
- 助力耕地保护 江西检方1-10月追缴耕地占用税2.56亿余元
- 热门推荐
-
- 强冷空气来袭 湖北发布人体健康气象风险预警
- 强制推广公墓,殡葬改革岂能如此“一刀切”
- 人工智能算力高质量发展评估体系发布
- 儿童感染原始株无助抵抗奥密克戎 但接种疫苗确能提供保护作用
- 92岁传媒大亨默多克正式宣布卸任 长子将接棒
- 第31届广州博览会开幕 外企参展数量创近年新高
- 骑行中轴线,感受京城文化魅力
- 【中国网评】夏威夷“史无前例”大火照见美国治理之殇
- 河北受灾人口339.76万人 转移避险168.58万人
- 山西太原加快轨道交通建设 年内再开一条地铁线
- 英国歌手、单向乐队前成员利亚姆·佩恩坠亡 年仅31岁
- 网传西安高陵区竟有“病毒基地”?谣言!起底网络博主造谣套路
- 新疆拜城县发生5.4级地震 暂未收到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报告
- 海内外代表山东滕州纪念鲁班诞辰2531周年
- 全国戏种汇聚江苏昆山打造“天下第一团”青年表演人才传习班
- 聚焦黄河“几字湾” 内蒙古杭锦旗启动沙漠治理攻坚战
- 海珠近万人有疏解意愿 满足条件者将闭环转运
- 专家谈“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有效激发共建国家发展动力和潜能
- 金秋农忙正当时 处处皆是好“丰”景
- 今年前11个月四川外贸进出口增长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