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气候为何越来越“水深火热”?研究揭示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是主因
中新网北京7月26日电 (记者 孙自法)“几天下完一年的雨”“上个月抗旱、这个月抗洪”等现象越来越受人们关注……过去百年来地球气候为何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问题广受关注,也吸引学界持续聚焦研究。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张文霞副研究员、周天军研究员等与英国气象局武培立研究员合作,最新完成研究实证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是造成地球“水深火热”的主要原因。研究指出,过去百年来,全球陆地降水变率已经在显著增强,并可归因于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作用。
这项百年尺度气候变化研究成果论文,北京时间7月26日凌晨以“人类活动导致过去百年来全球降水变率增强”为题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线发表。
研究团队介绍说,随着气候增暖,极端强降水频繁袭击全球各地。与此同时,全球许多地区的干旱显著增加,严重影响到水资源和能源供应,触发野火等灾害,同时还存在频繁而剧烈的干湿转换。
气候增暖正在令全球水循环增强,表现为全球平均降水增加,大部分地区极端降水增强。综合理论研究、数值模拟、观测诊断和检测归因研究等多个方面的证据,科学界对平均降水和极端降水变化的物理机制认识越来越清晰。2013年和2021年发布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和第六次评估报告分别指出:“人类活动导致了陆地降水型的大尺度变化”,“人类活动正在使得包括热浪、强降水和干旱在内的极端气候事件变得更频繁和更严重”。
但与此同时,降水不断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难以捉摸的脾性——这就是降水变率在变化。降水变率是指降水随时间的波动幅度,常以标准差衡量。降水变率越强,则降水在时间上的分配越不均匀,水资源供给越不稳定,同时“湿期更湿、干期更干”,干湿振荡更加剧烈。降水变率的强弱变化直接影响到社会和生态系统的气候恢复力。尽管气候预估研究指出理论上全球降水变率将随着未来增温而增强,不过,在实际观测中人类活动是否已改变降水变率尚无证据。
基于此,本项研究利用国际上所有可公开获取的逐日降水观测资料,通过严格筛选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自1900年以来,在观测资料充足的地区,全球约75%的陆地上降水变率已增强,其中尤以欧洲、澳大利亚和北美东部最为显著;降水变率的增强涵盖多个时间尺度,包括天气尺度、月尺度和季节内尺度。就全球平均而言,逐日降水变率正在以每10年1.2%的速率增强。
为揭示上述现象背后的物理原因,研究团队进一步研究发现,降水变率的增强可归因于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由热力作用主导。温室气体增温引起大气水汽含量增加,有利于降水异常幅度增大、变率增强。同时,大气环流的变化也在年代际尺度上影响降水变率,这种动力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特征。
论文第一作者张文霞指出,此前仅在气候预估研究中发现降水变率未来将随增温而增强,现在研究团队基于历史观测资料,发现随着人为气候增暖的累积,降水变率在过去百年来已经增强。综合观测分析、物理过程诊断和检测归因,这项研究为认识全球变暖对降水的影响提供了新认识,也为深化多尺度水循环变化机制研究提供了新证据。
论文通讯作者周天军表示,气候变化研究传统上主要关注平均态和极端事件的变化,关注全球变暖对气候变率的影响是一个新视角。伴随降水多变性的增强,旱涝急转现象在全球许多地区将更频繁、更剧烈。极端气候事件之间的剧烈和快速转换印证了极端事件的复合性这一新特征。
他强调,降水变率增强将对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生态系统保护和社会经济产生深远影响,也对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提出新的挑战。由降水变率增强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已经凸现,社会各界对此需要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减缓其不利影响。(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全国“泥匠”拼技艺 中国动物雕塑之乡上演“化腐朽为神奇”
- 金融企业声誉风险管理重在制度建设
- 太湖发生2024年第1号洪水
- 建行推出飞驰“权益融”投行服务客户权益融资方案
- 数字开物创始人:数字化正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变革力量
- 重庆市现代种业创新基地启动建设
- 中国EMBA教育二十年:大批企业家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 金融监管总局2024年“1号罚单”来了 众安财险被罚180万元
- 北美票房:《哥斯拉大战金刚2:帝国崛起》蝉联榜首
- 作家葛亮的南方图志
- 福布斯中国发布消费活力城市榜 北京上海广州位列前三
- 专家:高危人群早预防 远离“心头大患”
- 助力夏粮收购“钱等粮”
- 存款利率一降再降,跨城存款“特种兵”急寻利率高地
- 纽约一塔吊起火倒塌!吊臂从47层高空坠落 路人尖叫逃离
- 突出辨识度、标志性 江苏无锡打造“新能源装备之都”
- 拉萨火车站62天暑运预计发送旅客62万人次
- “大雪”无雪 济南“天下第一泉”盼“甘霖”
- 广西南宁推动茉莉花产业进入东盟市场
- (新春走基层)西安书店春节人气足 民众“寒夜读书忘却游”
- 热门推荐
-
- 聚焦“斜杠青年”:他们靠打零工实现生活费自由
- 私人山庄遭擅闯被造谣成“鬼屋” 房主:系家中老屋,屋内价值5万元遗物遗失
- 低空经济蓬勃发展 到203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3.5万亿元
- “羲皇故里”甘肃天水释放创新创高优势招商 打造数字科技产业链
- 山东5市金融政企代表聚青岛 共探赴港上市新机遇
- 西安前八月进出口总值2711亿元 外贸发展态势良好
- 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连云港)2024年大会开幕
- 国考报名今将截止 有热门岗位吸引上万人报考
- 做好开学前心理调适 不仅仅是孩子的事儿
- (身边的变化)福建漳州浯屿岛通水百余日 海岛民生焕新颜
- 上海:2021年以来消费者满意度一直保持较高水平
- 湖南祁阳“一片叶子”致富百姓 茶农忙采头茬春茶
- 中国·海南自贸港—马来西亚双向合作推介会在吉隆坡举办
- (成都大运纪事)新一代“智轨列车”在成都载客试运行 助力成都大运会
- 辽宁: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资金投放力度
- 家政行业供需不平衡不匹配问题如何解决
- 东北三省一区协同立法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
-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累计撬动金融资本投资企业超千亿元
- 台风“帕布”给南海部分海域带来大风 海南岛将有降雨
- 乘警党海华的 “家乡守护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