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来电莫迪跳舞?别被骗!AI造假打开潘多拉魔盒?
中新网2月21日电(陈彩霞) “真是一派胡言!重要的是,你要把选票留到11月的选举中。本周的投票只会让共和党人再次选举唐纳德·特朗普……”近期,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举行初选前,很多美国人接到了“美国总统拜登”的电话留言,而这通电话被认为是人工智能(AI)生成的“虚假电话”。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GAI)时代的到来,“眼见为实”“有图有真相”逐渐被颠覆。2024年开年,美国OpenAI公司发布了首个文生视频模型“Sora”,在振奋科技圈的同时,也让人们对AI生成的假视频和假图片泛滥的担忧与日俱增。大量“深度伪造”视频的出现,可能对选举等政治和安全领域产生负面影响,世界各国仍需合作来应对这一挑战。
“AI换脸”真假难辨
多国政要“躺枪”
近年来,AI技术发展迅猛,文生图、文生视频的工具如Pika、Sora等层出不穷。而“AI换脸”也通过深度合成算法处理,为“二度创作”提供了支持。深度伪造技术似乎愈发出格,甚至多国政要也纷纷“躺枪”……
2023年3月18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曾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他预计自己将于2023年3月21日被捕。此消息一出,“特朗普被捕”的“照片”在一些社交平台迅速流传开来。这些“照片”包括“特朗普被警察围捕”、“特朗普穿囚服”,甚至还有“特朗普越狱”,精彩程度堪比好莱坞大片。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曾因“AI换脸”技术“躺枪”。2023年11月,日本一名25岁男子借助AI技术,制作了“岸田文雄开发布会”的假视频。
视频中的“岸田”身着西装,神态紧张,语气郑重。该视频还带有日本电视台的台标和“突发新闻”字样。这条假视频上线仅一天,播放量就超过230万次。
印度总理莫迪也曾陷“深度伪造”风波。2023年11月,一段“莫迪跳舞”的视频在网上疯传。视频中,“莫迪”和其他舞者身穿传统服饰,围成一个圈,欢快地跳着印度古吉拉特邦的一种节日舞蹈——加尔巴舞。
莫迪亲自辟谣,称视频是AI合成的。他警告称,“人们会误以为自己看见的是真实的,这会引发巨大危机……在人工智能时代,负责任地使用技术很重要。”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2023年底也在社交媒体发文称,近日出现了一些利用他的音频制作的深度伪造视频,宣传加密货币骗局。流传的伪造视频中,李显龙提到获新加坡政府批准的投资机会,并推广了一个所谓由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设计的“革命性投资平台”。李显龙呼吁公众提高警惕,切勿上当受骗。
政治“深伪”时刻到来?
AI安全成焦点
除了满足网络受众的猎奇心理和社交需求,AI技术近来逐渐在选举中崭露头角,它与政治的融合既带来进步,也带来“陷阱”。
2023年2月,美国芝加哥市长选举前夕,一段“温和派民主党候选人保罗·瓦拉斯猛烈抨击芝加哥”的视频在网络迅速流传。视频中,瓦拉斯称,由于缺乏法律和秩序,芝加哥已经变成一个“无法无天”的真空地带,而且“警察随随便便就可以射杀嫌疑人,人们却对这些情况视而不见”。
不过,这段视频被证明是AI合成。虽然社交平台最后删除了该视频,但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仍无法消除,瓦拉斯也在市长选举中不敌对手布兰登 约翰逊。
《今日美国报》援引布鲁金斯学会技术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达雷尔·韦斯特的话称,“2024年的美国大选,将会出现人工智能(AI)生成的虚假信息‘海啸’。我们已看到这种情况,且情况将会变得更糟。”
美国政府监管组织“捍卫公众利益组织”负责人罗伯特 韦斯曼也称,政治“深度伪造”时刻已经到来,政策制定者必须尽快采取保护措施,否则将面临“选举混乱”。
关于AI可能被用来误导选民和恶意歪曲选举的担忧,在2024年这个“全球超级大选年”急剧上升。
2月16日,OpenAI、亚马逊、谷歌、微软、TikTok、脸书的母公司“元”、社交平台X(原推特)等全球多家领先的科技企业,在第60届慕尼黑安全会议(慕安会)上签署协议,承诺在2024年这个多国举行重要选举的年份,通过技术部署,减少利用人工智能生成和分发欺骗性内容干扰选举的风险。
“政府需要在人工智能领域扮演重要角色,确保设置安全屏障和护栏,让产业内人士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美国消费者技术协会首席执行官夏皮罗如是说道。(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京城市副中心将聚焦建筑等领域 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
- 新式茶饮线上消费热起来
- 中国铁路:6月20日起“静音车厢”服务拓展至92列动车
- “神州北极”漠河提前15天开启8个月超长供热季
- 被疫情困住的亲子关系应该如何解围
- 美众院一委员会通过决议,要求拜登政府公布驻乌美军部署情况及军援计划
- 中泰两国3月起将永久互免签证,中泰旅游搜索热度飙升
- 2023年全国台联第二十届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天津分营暨“海河情”津台大学生夏令营开营
- (走进中国乡村)河田鸡产业三百载 搭电商快车产值劲增
- 摩洛哥发生假酒中毒事件致8人死亡
- 中国将建立统一规范的碳足迹管理体系
- 以军向黎历史名城发撤离令 加沙一城镇进入“灾难状态”
- 投洽会主宾国匈牙利国家馆开馆 促中匈双向投资
- 中国驻菲使馆:将台湾问题与中菲海上争议挂钩“荒唐而危险”
- 第三届中国非遗传承发展与创新高峰论坛古文物修复技艺专场在京举行
- 湖北省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 广西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 建设“桂林旅游大联盟”
- 英国诺丁汉郡警方准备全面调查1700起婴儿死亡事件
- 安徽芜湖“口袋公园”:街头转角的一抹赏心绿色
- 受雨雪天气影响 多地高速公路路段封闭
- 热门推荐
-
- 广州出台规划 打造世界美食之都
- 印尼爪哇岛发生7.1级地震 震源深度600千米
- “五洲四海——‘一带一路’文物考古合作展”开幕 展出中外展品84件/套
- 年味渐浓迎新春:“金贵镇大集”让“年味”飞入千家万户
- 爆了!春晚西安分会场,赢麻了!
- 中新健康|元宵、汤圆怎么吃才健康 听专家细说
- 土耳其总统签署瑞典加入北约议定书 瑞典首相表示欢迎
- “霸总”短剧出海进行时
- 北京西城检方:9名犯罪嫌疑人涉嫌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被批捕
- 歌剧《马可·波罗》重现广州大剧院舞台
- 迎“双11”网购高峰期 闽赣铁路冷链运输服务再升级
- 一潮钱塘满江鲜 首届钱塘江开渔节启幕
- 冬季上火感冒 您吃对药了吗?
- 中国已制定实施公共安全国家标准3800余项
- 对话“种星星的人”:心怀对生命的敬畏 操办好“人生大事”
- 《2020-2022海外华文文学精品集》新书发布
- 条条大道释放共富活力 “四好农村路”赋能山区县域发展
- 上合示范区发运今年首班中欧班列(齐鲁号)冷链快通专列
- 春运期间 出游热门目的地集中在长三角、川渝等区域
- 交通运输部:为货车司机在全国所有高速服务区停车休息创造安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