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双向奔赴”实现全方位合作 推动文化交流“多点开花”
央视网消息:60年前,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国,两国的建交打开了中西方交往合作的大门。60年来,中法关系始终走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前列,为国际社会树立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典范。是什么让两国不断“双向奔赴”?又是什么使两国人民彼此了解不断深入呢?
当记者采访中国民众:“说到法国,您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北京市民说:“巴黎圣母院,还有卢浮宫,我觉得,这些都算是世界文化的圣地。”
上海市民表示,说到法国,他会想到毕加索,还有蓬皮杜美术馆。
而当记者采访法国民众:“说到中国,您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在华法国人则回答:“我会想到美食,我非常喜欢中国菜,例如中国火锅。”“太极、中国功夫,中国伟大的文化和历史,极其古老,中国人非常热情。”
记者表示,在采访中,感受到的是中法建交60年来不断扩展的交流交往。国家移民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仅今年前四个月,中国内地居民出境赴法国人次达到约13万,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215%,而法国籍人员入境中国的人次则较去年同期增长了近300%。
近年来,两国经贸领域合作日益密切。当前,法国是中国在欧盟内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实际投资来源国,中国是法国在亚洲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1—2月,法国对华直接投资同比增长高达585.8%。
在华法国商人任博说:“20年前,来中国发展的法国企业是葡萄酒分销、能源和纺织行业,可是现在领域很不一样,来到中国的产业更多的是高科技领域的产业,生物技术、医疗、机器人、汽车,各种先进技术。”
法国总统马克龙日前表示,必须尽一切可能与中国就全球重大问题进行接触,尤其是在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领域。如果没有中国,将很难取得进展。
建交60年来,中法在经贸领域持续推进合作的同时,中法的文化热也在不断升温。今年,两国又开启了中法文化旅游年,“凡尔赛宫与紫禁城”展览等活动场场火爆,折射出中法两国人民不断增长的了解彼此的愿望。
一段时间以来,从法国童声演唱的《如果我去中国》再到中法音乐人共同演绎《从长安街到香榭丽舍》,两国民众在相知相亲中,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他们对于彼此文化的热爱,以及对于两国友谊的期待。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含糖饮料会增加患癌风险?奶茶中隐藏的不止是糖
- 巩固制造业升级发展良好态势
- “2023顶尖教师巡回课堂(济南站)”活动举办
- 黑龙江牡丹江:镜泊湖冬捕点燃冰雪经济“热”引擎
- 开年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
- 迈上“八万亿”新台阶 解码浙江“韧性”之道
- 央行:决定于近期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
- 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右岸第四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
- 美国夏威夷毛伊岛大火已造成59人死亡 搜救仍在持续
- 越南国际道路客运企业在邕设立办事处 便利中越人员往来
- 新疆籍演员米热:我何尝不是影片《上海古丽》里的阿迪江?
- 出版社和平台吵架,谁的锅?
- 上过太空,它们有了“超能力”
- 伊朗德黑兰附近一轮胎厂发生火灾 已致50人受伤
- 央广财评|势头稳、支撑足 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不断释放
- 用好房地产“白名单”融资政策
- 新疆兵团乡村振兴中的“飞手”夫妻
- 为“最坏情况”做准备?美政府或从中东撤离数十万美国公民
- 微短剧跨界融合 广电总局部署六大创作计划
- 长三角地区海铁联运量显著增长
- 热门推荐
-
- 俄乌局势进展:俄方称美有意在乌进行化武挑衅 美乌高官提及对乌援助战斗机
- 国家防总连夜抢险处置湖南涓水堤防决口险情
- 谢文清谈文旅营销:别管City不City,坚持利用直播、短视频大胆宣传
- 前5月中国软件业收入逾4.9万亿元 同比增11.6%
- 作家止庵做客番茄文化客厅 由《十日终焉》探讨推理文学的生命力
- 56家企业科研院所及协会组织齐聚佳木斯 现场签约337.15亿元
- (新春走基层)从文化到技术:加纳小伙王凯的一年之计在于“春”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追青逐绿 福建三明书写生态司法绿色答卷
- 长沙数字人民币商户落地近46万家 流通交易118亿元
- 出口民调:小池百合子第三次当选日本东京都知事
- 星展(中国)郑秀凤:开放包容的心态让中国越来越好,让各方从中获益
- 首付比调至历史下限 购房门槛大降
- 190余件叙利亚文物山西展出 中叙开启跨时空“对话”
- 澳媒:澳贸易部长称将宣布更多改善对华贸易消息
- 全球首列商用碳纤维地铁列车问世
- 以军称打死三名黎巴嫩真主党重要成员
- 沉浸式感受古都文化 服贸会旅游展呈现文旅新业态
- 诗人、散文家雷平阳:领受大地山川人文滋养“为云南画像”
- 古琴传承人贺红刚:奏中国古老乐器 诉中秋美好祝愿
- 中亚青年长安逐梦 体味“文”“武”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