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列商用碳纤维地铁列车问世
科技日报青岛6月26日电 (记者宋迎迎)26日,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 碳星快轨”,在青岛正式发布。该车较传统地铁车辆减重11%,将引领地铁列车实现全新绿色升级。
该车由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四方股份公司”)联合青岛地铁集团研制。目前,列车已完成厂内型式试验,按照计划,年内将在青岛地铁1号线投入载客示范运营。
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碳纤维地铁列车主任设计师刘金柱介绍,该车的车体、转向架构架等主承载结构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具有更轻更节能、强度更高、环境适应力更强、全寿命周期运维成本更低等技术优势。与传统金属材料的地铁车辆相比,碳纤维地铁车辆的车体减重25%、转向架构架减重50%、整车减重约11%,运行能耗降低7%,每列车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0吨,相当于植树造林101亩。
“我们实现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选择、设计、制造、仿真、试验全流程、全链条自主化,系统解决了电磁兼容、隔声、隔热等问题,构建了基于碳纤维复材的轨道车辆系统解决方案,有效降低了列车运营能耗,减少轮轨磨耗。”刘金柱说。
此外,中车四方股份公司通过应用数字孪生技术,打造了碳纤维列车SmartCare智能运维平台,实现了整车安全、结构健康及运用性能的自检测与自诊断。该车全寿命周期检修成本降低了22%。
中车四方股份公司技术中心高级主任设计师吕晓俊介绍,车辆的轻量化是实现轨道车辆绿色化、低碳化的关键技术。碳纤维具有轻质、高强度、抗疲劳、耐腐蚀等优点,其强度是钢铁的5倍以上,但重量不到钢铁的1/4,是轨道车辆轻量化的绝佳材料。
“商用碳纤维地铁列车的问世,标志着车辆主承载结构从金属材料向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革新性转变。”吕晓俊认为,这一跨越不仅突破了传统金属材料结构在减重方面的瓶颈,更引领了我国地铁列车轻量化技术迈向全新高度,对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的绿色转型、助力行业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9月中国乘用车市场产品竞争力指数为92.4 环比微升
- 中新健康丨高温天气,在饮食上应该这样养生→
- 第六届“洽洽葵花节”:零距离接触万亩葵园,共赴一场精神晾晒大会
- 云南诚邀广大游客来滇旅居
- 专家学者江苏泰兴共话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
- 甘肃积石山地震已造成青海省海东市11人遇难140人受伤
- 尹锡悦发表对民众讲话:不认可公调处调查
- 多雨拖累零售业 英国经济陷入停滞
- 喜茶奈雪,扎堆小县城
- 河北216个水毁修复工程已全部完工并通过验收
- 《片警宝音》《守望相思树》:温暖现实主义讲述内蒙古平凡英雄故事
- 多国旅游官员旅交会畅谈合作共拓市场
- 巴西学者:绿色“一带一路”是互惠合作,与西方倡议截然不同
- 澳门艺术博物馆藏品首次亮相故宫博物院 82幅画作展澳门精髓
- 香港零售总额连升六个月
- 横漂:明星梦还在,但群演首先是工作
- 多国学者:期待中国为世界提供更多确定性|2023,我的中国记忆
- 白皮书:中国对外投资向新兴产业转移 多国支持中企参与合作
- 印度两列车相撞已致8人遇难
- 人工智能客服不能阻碍沟通
- 热门推荐
-
- (新春走基层)江西南昌:“乡贤公司”牵手“小辣椒”红火乡村
- 相约去宁夏 看“塞上江南”的壮、美、奇、妙
- 青海西宁发布1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 淄博烧烤火了,最不服的是山东人!
- 研究发现海鸟接触塑料垃圾风险区
- 715万元“丑”雕塑背后:中标公司老板有多个山寨头衔
- (第七届进博会)报告:全球体育行业高管对行业前景普遍持积极态度
- 台风“山陀儿”已致菲律宾3人死亡 近22万人受灾
- 2023年上半年重庆GDP达1.43万亿元 同比增4.6%
- 央行:10月起陆续开始5种纪念币余量兑换工作
- 甘肃通渭:逾十万亩金银花含苞待放 恰是花农采摘时
- 宝马集团董事长:欧盟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错误决策
- 巴西阿拉戈斯州一大巴坠入峡谷 已致17人死亡
-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改组内阁
- 第二十四届南安石博会开幕 海内外石材客商探新路
- 商务部国际司负责人介绍金砖国家第十四次经贸部长会议成果
- 北京亦庄发布生产性服务业专项政策 提出开放全域场景
- 《引领示范: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综合典型案例集》出版发行
- 主宾国法国将在服贸会期间举办体育等三大主题活动
- 法国“洋女婿”壮乡创业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