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竹产业总产值达4153亿元 “以竹代塑”倡议取得新成效
中新社南昌10月11日电 (记者 李韵涵)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司一级巡视员郭青俊11日在江西南昌透露,截至2022年底,中国现有竹林面积1.29亿亩,竹产业总产值达4153亿元人民币,从业人员总数达1742万人。
当日,第十二届中国竹文化节新闻发布会在南昌召开。郭青俊在会上表示,中国素有“竹子王国”之称,竹类资源、竹林面积、竹材蓄积、竹产品类别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竹文化源远流长,竹材应用深入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具备发展竹产业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
2022年,中国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确立了制定“以竹代塑”支持政策、推进“以竹代塑”科技创新、鼓励“以竹代塑”科学研究、促进“以竹代塑”市场推广、加大“以竹代塑”公共宣传等5项任务。
国际竹藤组织副总干事陆文明当日在发布会上表示,“国际竹藤组织试点成员国以竹代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已正式启动,选取亚洲的泰国和越南、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和喀麦隆、拉丁美洲的巴西和厄瓜多尔等6个试点国家,专门针对其不同竹种的特点,开展“以竹代塑”产品的研发和示范。
此外,作为独立的缔约方,国际竹藤组织参加国际塑料污染公约的历次谈判,积极推动竹产品作为塑料的主要替代品之一,同时与世界贸易组织合作,共同推进世界贸易组织“塑料污染与环境可持续塑料贸易”倡议。(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OK镜太贵?委员建议:纳入政府集采
- 北京“会馆有戏”拓展演艺新空间 话剧《北平1948》亮相报国寺
- 四川石渠县发生4.7级地震 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 中非青年在湖北开展交流对话
- 2023·新丝路物流论坛在德国杜伊斯堡举行
- 《具身智能》新书首发 探讨人类创造智能的未来
- 陕西北洛河洪峰缓慢演进 大荔、蒲城两县18745人清滩撤离
- 进入北京十渡镇核心区的公路被抢通
- “2024世界诺贝尔文学节”庆祝活动在韩举行
- 中新健康丨中国医生两项晚期胃癌治疗新方案登陆国际顶级医学期刊
- 120余名专家车企代表漠河共探寒地测试合作与发展路径
- 法国骚乱持续,巴黎奥运会水上训练中心施工现场遭破坏
- 中国新疆—中亚媒体沙龙首次在喀什举办
- 黑龙江深化交旅融合 年初以来开通旅游专线113条
- 以军方称巴武装组织在本轮冲突中向以方发射547枚火箭弹和迫击炮弹
- 2024东亚文化之都青少年宁波交流活动收官 共绘“海丝繁花”
- 海南检方去年起诉离岛免税“套代购”走私犯罪116人
- 良渚古城周边新发现疑似水坝近20处
- 云南近期整治非法改装货车1.2万余辆
- 【东盟专线】南宁加速建设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区
- 热门推荐
-
- 中国又一智能高铁建成投用 福州至厦门最快55分钟
- 定日县震区启动老年人冬季流感疫苗免费接种工作
- 新疆英吉沙县17万亩杏花绽放 开启春季赏花游园季
- 文明的坐标丨“中国春节文化之乡”四川阆中
- 日本连续两个月出现贸易逆差
- 浙江“90后”海归:让外国青少年体验中国草编“指尖”艺术
- 马来西亚前部长:10年亲诚惠容外交,共建亚洲和谐家园
- 海南省气象台发布海上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 孕妇能自主选择生产方式吗?专家这样解释
- 穿上白大褂大谈特谈两性问题 医疗科普短视频乱象调查
- 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大会在合肥举行 专家共研智能汽车产业化新征程
- 音乐诗剧《大河》在京首演 用文艺力量致敬黄河
- 假低价、真诱导!网购需警惕电商平台“价格坑”
- 合作社如何助力新疆兵团民众“花样”增收?
- 五月天宇剧场上新:半影月食、流星雨登“必看榜”
- 建设银行发布科技金融行动方案并授予深圳市分行总行级“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称号
- 我国水路货运量突破90亿吨 发展韧性足潜力大
- 广州试点无人机运输苗木化肥上山 造林工效提高18倍
- 海地黑帮暴力持续升级
- 山西吕梁一公益协会远赴非洲捐赠医疗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