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和平台吵架,谁的锅?
中新网北京6月6日电(记者 上官云)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早前“多家出版社抵制618图书大促”还没吵出个结果,最近“磨铁已全面停止对京东发货”又登上了热搜。
这个热搜的起因是,出版人沈浩波在朋友圈发布长文,“在磨铁已经全面对京东停止发货,并一再对京东低价乱价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表达反对的情况下,京东依然无视我们的诉求,要继续强行让我们的产品参加他们的低价促销。”
记者联系求证,沈浩波表示确有此事,但婉拒了采访。那么,出版社和电商平台之间的争执,为何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风波再起,谁的“锅”?
关心图书行业的人大概还有印象,前段时间多家出版社联合抵制京东“618”图书大促一事,曾闹得沸沸扬扬。
当时很多人认为,矛盾的关键点在于电商平台提出的促销条件,即“全品种图书价保三折”以及“全品种图书二至三折不等的价保”。
沈浩波的上述朋友圈,则再次将公众视线吸引过来。
根据媒体报道,沈浩波还有一个身份,是磨铁集团创始人。磨铁官网显示,北京磨铁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业内知名的出版企业,旗下涉磨铁图书、磨铁娱乐等四大业务板块。
在其企业官网展示的图书中,《明朝那些事儿》《盗墓笔记》《诛仙》等知名IP赫然在列。
前述朋友圈里,沈浩波措辞严厉,总结起来主要是:将采取法律手段,“不惜代价维护我们的权益”;继续无限期停止对京东发货等等。
“以上这些话,是说给行业听的,表达磨铁的决心。”他表示,行业秩序,生死攸关,需要更多负责任的从业者共同面对,负重前行。
大出版商“硬刚”电商平台,经历多次转发后,这条朋友圈被刷上了热搜。
出版商不高兴,平台也很委屈。根据媒体曝光的消息,京东图书采销员工发朋友圈回应此事,表示京东图书“618”的活动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让更多消费者实实在在买到便宜的好书。
看上去是平台要给读者让利。但出版人三石早就提到,这其实是平台为了“引流”,借此售卖其他产品,如此超低价折扣,损害的是出版社的利益。
为啥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很多读者可能已经注意到,之前电商平台也有各种降价促销活动,但网上几乎没怎么听到出版社反对的声音。为何这次双方争执不休,闹出的动静这么大?
其实说到底,还是挣不挣钱、挣多少钱的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一本书的成本主要包括稿费、印制、管理以及渠道成本。一般来说,对许多大众图书而言,前三者加起来的话,大概成本能占到图书定价的30%以上。
当然,每家出版社的情况不太一样,成本计算无法一概而论。但很长时间内,稿费加上印制、管理的成本比较稳定,变化不大。
后来,互联网发展得越来越快,人们慢慢习惯了线上购书,甚至有的出版社也在网上开设直营店,一些“中间商”逐渐被跳过,部分渠道成本就省下了。
这样一来,电商平台兴起后,不少读者确实感到平台上图书价格出现了比较大幅度的折扣。出版社这边计算一下,多少还能赚点,所以对降价促销也不是很抗拒。
但根据之前的成本计算,当折扣低到2折或者3折时,出版社基本挣不到钱,如果这个损失全推给出版社承担的话,出版社可能就会销量越多、赔钱越多。
从另一个方面讲,图书超低价销售对电商平台来说,有可能起到很好的“引流”效果,不赚钱似乎也无所谓,只要流量足够,哪怕卖书亏本,也有机会通过售卖其他商品赚回来。
“短视频分走了一部分流量;某些平台盗版书泛滥,价格低廉;京东因为生存压力,需要用集体低价以抢流量和销售,所以选择拿图书开刀。”三石忧心忡忡地说道。
《2023年图书零售市场年度报告》可以佐证上述观点。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为912亿元。短视频渠道仅次于平台电商,成为第二大图书销售渠道。
更重要的是,不止一位出版业内人士提到,虽然以前也被电商平台要求参加活动,但可以商量,有些头部作品、新品,出版商能要求撤下来,但京东这次不行,是强制参加。
多种因素叠加,最终导致了“矛盾”大爆发。
谁会是真正的赢家?
出版企业跟平台吵得不可开交,也有读者在一旁看热闹,“搞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但是对读者来说,肯定希望以更低的价格买到好书。”
消费者对价格敏感,这无可厚非。但超低价促销如果对图书市场造成了伤害,时间久了,对爱书的读者来说,未必是好事。
“好的内容产品第一次印刷时,版税加印制加运营成本一定会超过30%。有大量的一次性成本需要去分摊,比如编辑加工、校对等等。”有业内人士如此说道。
他表示,现在大众出版市场,一本书首印大约在5000-10000册,即使都卖出去,多数也就是能刚过保本线。要指望着加印,才能赚到钱。
假设,“超低价”成了售书和吸引眼球的噱头,消费者对图书价位的认知和判断可能会比较容易受到影响,潜意识里将“低价”与购书选择过度捆绑,往往会更倾向以更低廉的价格购书。
迫于生存压力,出版社不得不压低成本,然而纸张、印刷等环节能压缩的空间有限,最后压力很可能也会给到内容上。这并不利于精品图书的出版。
此次出版社和平台的争执未来结局如何,目前尚且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优质图书是知识的载体,图书行业需要科学引导,依法保护。
“出版行业协会应当发挥行业引领作用,集合专业人才,发挥专业优势,积极与电商平台对话,探索合作共赢机制,同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合理诉求。”这是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常务副会长兼总干事张洪波给出的解决方法。
实际上,无论是电商平台还是出版机构,各自的行为都应该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和行业惯例。否则,假如图书“价格战”形成恶性循环,恐怕难有真正的赢家。(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预防次生灾害 地震过后做好“六项防护”
- 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发生山洪灾害 已致7人失联3人受伤
- 亚太观察丨日本启动第三轮核污染水排海 专家指出东电管理体制存在漏洞
- 今天夜间至明天北京预计有大风沙尘天气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中国商飞签约战略合作 共推国产飞机进疆规模化运营
- 第16届经合组织峰会在乌兹别克斯坦举行
- 工信部:率先在全球将6GHz频段划分用于5G/6G系统
- 运动最好天天坚持,不然效果会变差,不如不练?
- 宁夏各大商超货源充足、货品丰富 物资供应有保障
- 欧盟推新计划要强化投资审查,专家:将对中欧多领域造成负面影响
- 宁夏生物多样性就地、迁地保护体系逐渐优化
- 商务部:前10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61255.8亿元
- 交通运输部:截至4月30日全国共有349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
- 天津首套住房公积金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降至两成
- 西藏残联为30名低收入缺肢残疾人提供假肢适配服务
- 土耳其政府大楼附近发生“炸弹袭击” 致多人伤亡
- 中新真探:吃石榴会导致便秘吗?
- 把握主导产业发展趋势与方向
- “追光”科学家 四川推介百年杰出科学家故事
- 福建三明61个乡镇降水超过50毫米,全市累计下沉干部3136人次
- 热门推荐
-
- 北京首发中英文双语外商投资公司登记注册办理指南
- “乌菲齐大师自画像”展开幕 《拉斐尔自画像》首次亮相上海
- 定制家具争议频现,商家如何才能不“任性”?
- 社保缴满15年就够了吗
- 中新健康丨助力精神疾病药物开发 上海科学家提出药物设计新方法
- 日本大阪市政府:小林制药问题保健品事件属于食物中毒
- 重庆巫山:加快建设世界级知名旅游目的地
- 中国最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开工建设
- 东方元宇宙邂逅艺术世界:苏州湾数字艺术馆对公众开放
- 3900盏花灯点亮世园公园
- 中国首个海上“风电+牧场”项目探路海洋资源立体利用
- 山西省政协委员张润喜:提补助、强师资 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
- 假日里的“唐潮”:“Z世代”汉服妆造师点染长安之韵
- 广西高速公路突破1万公里 出省出海出边大通道达41条
- 天气气候对于今年农业影响的程度如何?国家气象中心回应
- 市场监管总局:20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 黑龙江连续发布8次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哈尔滨部分地区停课
- 亿缕阳光丨他们的身影比烟花还美
- 浙江龙庆高速开通十周年 助力山区县驶入共富快车道
- 法官细论“开门杀”引出的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