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最新医学研究:实验室培养“迷你结肠”可用于癌症研究
中新网北京4月25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医学论文称,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培养出一个能真实再现结直肠癌发生的类器官模型。这一被形象称为“迷你结肠”的细胞培养物,或能用于研究与肿瘤生长有关的复杂过程,有望推动治疗手段的开发。
该论文介绍,实验室培养的器官细胞简化培养物(统称为类器官)已被用来研究癌细胞行为。但是,现有类器官的局限性在于它们无法模拟涉及多个细胞类型和各层次组织结构的更复杂的过程。这种复杂的研究必须使用动物模型完成,但对动物模型进行高分辨率实时观测的难度更大,其伦理和经济成本也十分高昂。
在本项研究中,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Matthias P. Lutolf和同事合作开发出结直肠癌的类器官模型,能在实验室里完成肿瘤发生过程。这些类器官由蓝光驱动后,便会在预先确定的位置发展出癌性肿瘤,研究人员随后可对这些肿瘤进行数周的高分辨率追踪。这些癌细胞被证明和取自小鼠的细胞能以相同效率和病理变化发展出肿瘤,提示它们是动物结直肠癌发生的代表性模型。
论文作者推断,他们研发的这些模型将帮助开发和发现基因靶标和肿瘤抑制药物,比当前的细胞培养物更能完整再现癌症进展。
《自然》同期发表同行专家的“新闻与观点”文章认为,本研究开发的这项新技术,为结直肠癌研究提供了一个灵活的高分辨系统,可以模拟之前只能用动物模型观测的复杂过程。该技术在调整后或能用于研究其他癌症类型,并为领域内提供一个重要的实验资源。(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青海省气象台发布强对流黄色预警
- 中国和尼泊尔首都间直飞航班复航
- 闽南大戏院十二载:书写两岸文化艺术融合发展佳话
- 美媒:美国国会众议院“陷入瘫痪”
- 300余家国际采购商山东“扫货” 意向成交额逾1亿美元
- 又一个“村超”!大凉山原来也有这样的“热辣滚烫”
- 行走赣鄱看非遗:江西上高非遗表演走进寻常百姓家
- 多家外企在华交出亮眼成绩单—— 中国仍是全球“最佳投资沃土”
- 三亚长假旅游“动静皆宜”:看展品鲜感受海洋文化
- 丹尼尔·诺沃亚正式就任厄瓜多尔总统
- 前5月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24.4%
- 不同角色,同样本色 宝马已连续11年在中国递上可持续发展“答卷”
- 2024北京国际美食荟·第二届丝路美食文化节启动
- 河南多地7月雨量破纪录 8月上旬豫北降水仍偏多
- 辽宁港口集团在黑龙江举行推介会 深拓东北市场新机遇
- 抓捕“溜达猴”背后 他们帮野生动物重返自然
- 中驻美使馆举办“2023中美青年新春联欢活动”
- 悠扬的马头琴旋律在彩云之南“驰骋”
- 再见,张国荣:如果去见你,我一定是带着花跑过去
- 国际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举行 专家学者研讨无人机发展机遇
- 热门推荐
-
- 一岁一修 一座“青春之城”破解文物建筑保护难题|文化中国行
- “快递下乡”十年基本实现“乡乡有网点”
- 龙井遇上“龙邮” 《甲辰年》特种邮票首发
- “低空经济+”创新应用场景 为经济增长带来新动力
- 林毅夫:国际贸易成了一些国家内部问题的“替罪羔羊”
- 新春走基层丨在海底建大桥有多难?90后潜水员带你体验→
- 美国务院:这国安全形势恶化,美公民应立即离开!
- 首次!日美澳菲在南海联合军演 正值这一特殊时间点
- 身心一体,治愈慢性疼痛
- 阿尔茨海默症诊断拟采用新标准
- 招聘抢人季临近 广州人才公寓推出“海景房”
- 工信部:1-11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6%
- 中新健康丨专家:器官移植患者定期随访面临现实困境
- 重庆推动就业工作数字化转型:智慧就业服务 精准推送岗位
- 六次在香山论坛发言的新加坡国防部长:中国奉行“强不执弱,富不侮贫”,将获得更多支持
- 今年夏航首批俄罗斯进口木材抵达同江市
- 突发!美国密西西比州一桥梁坍塌 致3人死4人重伤
- 可可西里藏羚羊“奶爸”和他的羊仔
- 广西来宾抢抓春光勤育苗 “小油茶”成“大产业”
- 全球知名书店品牌茑屋北京首店落地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