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亦发热 银龄须生辉
【记者观察】
编者按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越来越多老年人正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拥抱岁月,继续拓宽人生的宽度。本期光明视野,聚焦老有所为的生活。
退而不休,在热爱的事业中继续发光
上午8点,梁金生推着自行车准时出现在了故宫博物院门口。
退休前,梁金生是故宫博物院文物管理处主任,是故宫文物的“大管家”。2008年退休后,他被文物管理处返聘。每天骑一个小时自行车上下班,这样的日子风雨无阻,已经持续了14年。“对我来说也是锻炼身体、活动筋骨。”说起文物管理工作,他如数家珍,“我退休时故宫文物清理工作还没有完成,因为工作需要,我就留下来了。很多关于文物的具体情况,年轻人刚进来不是很熟悉,都喜欢来问我。”
2005年时,梁金生学会了打字。现在,他还是只会“一指禅”地输入,但也能熟练使用文物档案系统记录日常工作。学者咨询问题、文物交接……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被他仔细记录下来。
他的电脑页面上排列着一些工作文档。比如故宫文物号签演变研究。他说之前年轻的研究人员因为需要给画册、屏联增加分号,会询问他分号的原则,“我手头资料比较齐全,就想着写一篇相关文章,为以后类似的工作提供参考”。
“我太太退休后喜欢旅游,但我舍不得离开工作岗位,在故宫工作几十年,这里就像我的家。我退休后其实和工作时差别不大,只是更加自由,能做一些我之前想做但没时间做的事情。”梁金生说。
和梁金生类似,从事夏代考古与文物学术研究的李维明也在退休后继续着他多年的研究,完成了《寻找夏朝》写作校对,正准备出版。“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关注夏商文化,有时间了就想把从古至今相关研究的脉络梳理一遍。”他还参与了青铜器定级等工作。在他看来,历史研究能为传承弘扬中华文化起到重要作用,这让他有种使命感。
或许在许多人眼里,退休老人多在家颐养天年、含饴弄孙。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相比传统社会,现代社会老年人的人均预期寿命和健康余寿都已大幅延长。目前,我国低龄老年人数量占比高,且大多拥有技能以及较好的身体素质,属于活力老人。他们既有足够的技能和旺盛的精力为社会创造价值,也有这样的心理需求。“对于老年人本身而言,工作可以体现一个人的社会存在价值,也是诠释其自立自强和人格尊严的较好方式。”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赵文说。
李维明说,自己是闲不下来的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除了发展我自己的兴趣爱好外,还能继续干事业,让我觉得自己很有价值、很有幸福感”。
低龄老年人再入职场面临困惑
王阿姨退休后,一开始帮女儿带孩子。可随着外孙女上了学,她也闲下来,想给自己找点儿事情做,顺便挣点钱。但她发现,想找一份心仪的工作不容易。普通退休老人没有过硬的技术,找不到对口岗位。后来,正好有位亲戚家里开了小店,王阿姨便去帮忙看店。“不算特别忙,每个月有固定收入,平时还能和顾客聊聊天,挺好的。”
这样的困惑并不鲜见。赵文认为:“当前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市场化程度低。老年人再就业主要通过自身亲戚朋友等关系网来实现,而非劳动力市场或职业介绍机构,存在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陈功教授认为老年人再就业目前风险较高,年龄问题、社会环境和心理因素等都在显著制约老年人再就业。而且老年人从事“无酬劳动”,如照料孙子女、家务劳动、志愿服务等,也是一种“再就业”形式,但目前社会对这类劳动付出认可度较低。
“当前保障老年人重新参与社会活动的法律法规还应进一步完善,尚没有对老年人再就业的合法权益做出明晰界定。”赵文说,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法律保障,以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扶持和引导“老有所为”。
志愿服务成为发光发热新形式
金万智在铁路系统工作了42年,退休之后,这位老铁路人希望可以为中国铁路做点什么。“我想让更多人了解铁路人优秀的革命传统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说起铁路,金万智眼中闪闪发光。
退休后,金万智来到京铁家园社区博物馆。这是北京首家社区铁路博物馆,藏品全由社区铁路居民和铁路收藏爱好者捐赠,博物馆的讲解工作由老年志愿者担任。2021年新馆开馆,面积是之前的4倍,首批展出文物达到三千多件。
“为了给孩子们讲解高铁速度有多快,我查阅了很多资料。一些前来参观的人还跟我讲述他们知道的文物故事,这些都让我觉得,做志愿服务很有意义。”金万智说,“我们团队里都是退休老人,大家的干劲儿可不比年轻人差。平时还能和其他铁路爱好者交流,我觉得很开心,也很受鼓舞。”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的刘爱民今年70岁,退休前她就热心于公益,退休后便全情投身其中。2019年,星河志愿服务队成立,她作为队长带领100多名志愿者建起了爱心餐厅,为八大峡社区内200多位8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做饭,为他们组织文娱活动。2020年,队员们加入了青岛养老服务时间银行。
近年来,“时间银行”这一居家养老服务形式在不少城市兴起。简单来说,它是一个促成公益互助的信息平台,志愿者将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长“存进银行”,到自己需要志愿服务的时候,折算成相应的服务项目。
“有了‘时间银行’后,老人们发现自己需要照顾的时候,很快就能找到志愿者帮忙,非常方便。我们还引入爱心企业和爱心团队志愿者,让更多机构和组织参与到公益服务中,服务的范围和规模都扩大了。”刘爱民说。
“时间银行”让公益互助有了更多可能
陈功从2000年左右就开始关注研究“时间银行”,他的研究团队在全国开展了五轮调研。在他看来,当前中国已经具有了开展“时间银行”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解决好社区居家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课题,“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为实现技能交换、服务互济,促进互助养老、增进社会资本提供了新机制。受过良好教育的低龄老年人,对此会有较高的接受度,并能够自发地投入志愿公益活动。大数据、区块链及5G技术发展使“通存通兑”成为可能,为扩展“时间银行”的业务领域、应用范围以及适用人群提供了有利条件。
史秀莲是南京养老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从事老年工作已有十几年。据史秀莲介绍,目前南京“时间银行”提供的服务中,老人需求量最大的是助洁和助餐服务,两者占到了67%以上。精神慰藉、日常应急协助,尤其是智能设备的辅导也是重要服务项目,智能技术辅导占到了11.97%。
史秀莲发现,50至69周岁的老人参与服务活跃度最高。这部分刚退休的志愿者,闲暇时间较多,参与社会活动的意愿及对养老的关注度较为强烈。同时,在80周岁之前,各年龄段活跃志愿者占本年龄段志愿者比例基本呈上涨趋势。
“时间银行”的运转中,志愿者的持续性和志愿服务的专业性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比如南京市鼓楼区卫健委参与,带来了全区90多支医疗队,有效充实了医疗志愿服务力量。‘时间银行’的推进有利于孝亲敬老、和谐互助的风尚形成。”史秀莲说。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陈功认为,积极鼓励老人参与到社会中,以更多样的形式推动低龄老年人参与社会服务,为基层社区治理提供更多力量,“必须做好法律保障,并将‘一老一小’统筹考虑,让更多老年人不囿于‘隔代照料’。解决了这些后顾之忧,老人们可以有更多时间为自身老年生活做好规划,实现人生价值”。
(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陈之殷)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东航航餐吃出异物:哪儿来的?该找谁?
- 七夕“晒书” 晒传统更晒新意
- 通讯:密西西比河畔共庆中国兔年新春
- 专家:欧洲政要掀访华潮 寻求与中国更多共识丨世界观
- 意大利一黑手党头目在医院死亡 曾逃亡30年后被捕
- 国际识局:美国“推销”加沙停火方案,各方反应耐人寻味
- 天津首家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基地揭牌
- 山东枣庄“小瓷窑”里结出“大石榴”
- “君霄”园林唱《梁祝》 名家端阳起行吟
- “欢迎回家” 五粮液盛装喜迎第二十七届12·18共商共建共享大会
- 国家防总针对福建浙江启动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
- 国网黑龙江电力:“机器人”带电作业 护航亚冬盛会
- 乡土文化“出圈” “东方毕加索”丹青巧绘新生活
- 第六届中国北方自驾游发展论坛在内蒙古举行
- 山西排查整治集(农)贸市场火灾风险隐患 挂牌督办重大火灾隐患
- 用“指挥棒”激发人才活力 山西长治创新人才发展生态评价
- 北京地铁查明6号线延误原因:乘客遗落物品致车门故障
- 甘肃乡村夏日云雾遮梯田 山峦斑斓似油画
- 吉姆·凯西:中国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令人深受鼓舞
- 中国外交部领事司提醒在美和拟赴美中国公民注意安全
- 热门推荐
-
- 801.6亿件,快递业跑出新活力(大数据观察)
- 外媒:拜登政府计划为乌克兰提供7.25亿美元武器装备
- 一周内两次!印度靛蓝航空公司飞机又收到炸弹威胁
- 辽宁上半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6509家 总数近3万家
- 世界遗产文化传播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
- 春节假期前三天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口岸日均8万人次出入境
- 福建泉州启动戏剧会演 新编梨园戏《缇萦》首次亮相
- 以色列警告可能继续攻势 国际社会敦促不要毁灭性打击拉法
- 活力内蒙古丨苏道牧场的故事,从一面国旗讲起
- 上海:不断优化政策、服务、监管体系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
- 电影《曾经炽热的我们》亮相:聚焦“90后”成长故事
- 走失34年 湖北一男子与家人团聚
- 大爷救助游客反遭诬陷?重庆渝北区文旅部门回应
- 邂逅传统文化起源 儿童剧《山海经·杏林传说》在京上演
- 操控室内甲醛检测,生命健康面前不容造假
- 天津首家区级退役军人就业促进会成立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看看三明的“无价之宝”
- 悉尼一联排别墅发生爆炸 1人失踪6人受伤
- 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福建武夷山启幕 两岸茶企茶人齐聚一堂
- 每万人不少于3名! 北京制定全科医生“2020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