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艺术家共创共演 第九届福建艺术节上演闽台“大戏”
中新网福州11月15日电 题:两岸艺术家共创共演第九届福建艺术节上演闽台“大戏”
作者叶秋云
语同音、曲同调,熟悉的乡音,动人的故事,唱不尽、诉不完……15日晚,第九届福建艺术节闭幕式暨演出在福建福州举行。
连日来,持续在福建各地举行的第九届福建艺术节上,两岸戏剧在融合中绽放出更璀璨的光芒。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康海玲接受采访时表示,两岸戏剧的影响是双向互动的。一部两岸戏剧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两岸戏剧艺术的交流史。
时隔6年,来自台湾的歌仔戏音乐家柯铭峰再次参加福建艺术节,与漳浦县芗剧团携手合作。11月8日,由漳浦县竹马戏(芗剧)传承保护中心(原漳浦县芗剧团)创作的《一代相国蔡新》亮相福州市工人文化宫,柯铭峰担任该场演出的月琴主奏。
柯铭峰坦言,芗剧与歌仔戏本就是同根同源、一脉相承,同用闽南语演唱,拥有相同的唱腔曲牌,尽管在演奏习惯上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但并不影响整体音乐的表现。
芗剧和歌仔戏是花开两岸的“并蒂莲”,是中国348个剧种中,唯一由两岸共同孕育和创造的艺术瑰宝,同音同调,血脉相连。漳浦县竹马戏(芗剧)传承保护中心主任杨海港表示,《一代相国蔡新》在创作演出过程中,多次与台湾演奏员合作。此次两岸艺术家共演一出戏,不仅是一次艺术的交流,更是两岸歌仔戏的一次“团圆”之演。
柯铭峰与漳浦县芗剧团的渊源,要追溯到2000年的海峡两岸小戏大展活动。当时,该活动由台湾戏曲学院主办,邀请大陆各地不同戏种的剧团赴台演出,漳浦县芗剧团便是其中之一。
10多年来,柯铭峰一直致力于芗剧与歌仔戏的交流、合作。2012年,在柯铭峰的牵线下,漳浦县芗剧团更是与台湾陈美云歌仔戏团结成“姐妹团”。
闽台两岸文化交流深厚,尤其在戏曲领域,共有剧种如歌仔戏、梨园戏、高甲戏、乱弹戏、四平戏等,既体现了两岸文化的传统纽带,也是当代戏曲艺术研究的宝贵资源。
前不久,首个在漳州注册的台湾歌仔戏团——台湾新永乐戏剧团在漳州市举行首演;该剧团运用了倒叙、悬疑等编剧形式,把传统歌仔戏《狸猫换太子》改编成新歌仔戏《宋宫秘史》,让老剧有了新看点。
老戏“唱新曲”颇为难得,在本届福建艺术节上,两岸艺术家共创共演更是成为一大亮点。除了歌仔戏《一代相国蔡新》外,已经上演的大型历史话剧《严复》邀请台北艺术大学剧场设计学系助理教授王奕盛担任多媒体影像设计;情景组歌《开台王颜思齐》特邀台湾文化艺术界联合会理事主席陆炳文担任组歌文史顾问,来自台湾的艺术家朱明月也倾情献唱了《远方》等歌曲。
1621年,颜思齐率领数千名闽南健儿纵横台湾海峡,开启大陆民众最早对台湾进行大规模、有组织拓垦的历史。情景组歌《开台王颜思齐》由渡海、登滩、拓荒、丰碑四大篇章13首歌曲串联而成,通过独唱、对唱、合唱等艺术形式展开,展现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在情景组歌《开台王颜思齐》的创作过程中,许多两岸元素被融入其中,不仅有颜思齐故乡厦门青礁村儿童带来的闽南童谣《阮的青礁》,也有在台湾传唱了数百年、讲述颜思齐率漳泉子弟拓垦台湾故事的台湾民谣《笨港谣》等。台湾颜氏宗亲更是积极为此情景组歌创作提供相关历史资料、影像资料等,并通过各种方式在两岸传播。
同时,第九届福建艺术节配套举行的第29届全省戏剧会演、第6届全省音乐舞蹈杂技曲艺优秀剧(节)目展演中,也有多部海峡题材、两岸共创共演、闽台共有剧种的参赛作品。
福建省闽台文化交流中心主任郑金龙透露,本届福建艺术节大力吸引台湾岛内青年参与,汇聚近100位文创业者、青年艺术家、潮流文化爱好者等,与大陆同胞携手打造了一场两岸文化艺术交流的盛会。
10余年来,闽台文化交流从小到大,由浅入深,由单向到双向,热潮不断,波澜壮阔。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吴新斌指出,福建“允许和鼓励台湾艺术表演团体参与福建艺术节”,台湾艺术表演团体与大陆同胞共同参与,以艺通心、以情促融,是福建艺术节的一大特色。(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山西2023年下达救助补助资金近60亿元 超百万名群众受益
- 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一图看懂冬春季传染病如何防治
- 中国各地博物馆“加班加点”假日迎客
- “大唐荔乡”广东高州今年荔枝产销两旺 果农收入普增两成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新绛:大棚樱桃抢“鲜”上市 “甜蜜产业”助农增收
- 英国政府计划扩大“纪念蓝牌”计划
- 百岁叶嘉莹直播间分享生日心声,与281万抖音网友共读《诗话人生》
- 文体旅多业态深度融合——全链条协同激发冰雪经济活力
- “教唆巴以冲突”?哈佛校友怒怼佩洛西:无耻!
- 立足火锅食材“小切口” 重庆合川打造火锅食材全产业链集群
- “央美毕业展”后:艺术热应是全媒体时代的红利
-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
- 上半年广东消委会受理消费投诉逾36万件
- 海内外艺术家“相遇”古都大同 寻找古城文化“新可能”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冬游一次怀化!
- 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大赛西安站启幕 聚焦大学生食安科普
- 俄方警告:若西方没收俄资产,将动用“所有可及手段”
-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要真正让“明白人”来开矿、办矿
- 电视问政,静水流深
- 2023第九届中华慈孝文化节启幕 让慈孝之声绵延千里
- 热门推荐
-
- 合周高速寿颍段淮河特大桥主桥顺利贯通
- 美国俄勒冈州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致七人死亡
- 中国工信部:有序推进5G网络向5G轻量化、5G-A演进升级
- 南海深海考古研究院院长宋建忠:加强环南海区域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合作
- 中国经济半年报:GDP增速加快至5.5%,这个行业立功!
- 安徽铜陵楼房坍塌事故5名失联人员全部找到
- 土耳其驻成都总领事馆开馆
- 专家:发展低空经济要找准自身优势 不能一哄而上
- 浙江宁波出土战国鱼钩 见证先民成熟利用海洋资源
- 山西公安机关公布五起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典型案例
- 翰墨飘香书画传情 两岸文化界人士以笔会友
- 今年西藏接待游客有望实现两位数以上同比增长
- 上海启动“干预项目” 促进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
- 广西防城港钢材出口专用泊位正式启用
- 新一股冷空气来袭 各地供暖进程如何?
-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年产天然气连续四年突破300亿立方米
- AI预测超过2亿个蛋白质结构
- “感染异常增多”!世卫警告,专家提醒
- 上海和纽约:以河为媒加强联系 探讨双城合作诸多可能
- 中柬公益组织在暹粒启动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示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