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合作论坛:让科技更好赋能公共卫生合作
中新网贵阳8月30日电(刘美伶)以“合作共赢,共筑东盟区域卫生健康共同体”为主题的首届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合作论坛29日—30日在贵阳举行。
本次论坛共设一个主论坛及五个分论坛,来自中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等国家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围绕公共卫生技术与产品创新与转化、传染病防控政策与发展合作、妇女儿童青少年健康发展、环境健康治理与区域合作、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与全民健康覆盖等主题展开科学研讨和技术交流,让科技更好赋能公共卫生合作。
“本次论坛是中国—东盟公共卫生科技合作中心正式成立后的第一个重要活动,旨在促进中国—东盟公共卫生科技合作的高层次交流。”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乔杰说,当前加强公共卫生领域国际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需要更加迫切。未来,中国—东盟公共卫生科技合作中心将通过常态化的科学研讨和技术交流,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技术研究和推广能力,探索中国—东盟公共卫生科技合作的长效机制。
贵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梁贵友介绍,贵州医科大学致力于在建设教育互联互通“共同体”、打造教育共建共享“升级版”、厚植教育交流交融“常青树”的基础上,以人才培养推动民心相通,以学科发展推动校际发展,以健康共同体的建构促进区域合作,扩大中国公共卫生研究成果在东盟市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推动“健康中国”“健康贵州”建设作出“贵医”贡献。
泰国玛希隆大学校长班崇·马哈萨瓦里亚(Banchong Mahaisavariya)希望与会者能够互相分享宝贵经验和见解,并开展更广泛、更深入、更有影响力的合作。通过加强公共卫生领域区域合作和研究,以应对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越南胡志明市医药大学校长Tran Diep Tuan表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公共卫生科技合作将成为全球卫生领域区域合作的新典范,对于不断推动科技赋能公共卫生合作、发展保障区域卫生安全、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中国—东盟中心教育文化旅游部副主任李亚莹认为,中国与东盟各方需持续强化公共卫生交流合作,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健全政策与对话机制,用好论坛平台。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科技教育与国际合作司原司长孟群表示,公共卫生是中国—东盟合作中重要领域,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传染病防控领域开展了务实合作,提高了本地区传染病防控能力。未来需持续加强信息交流、促进人文交流、推进技术交流、积极参与全球卫生治理,更好维护区域民众的健康福祉。(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湛江市三防办发出紧急提醒:非必要不外出!
- 革命老区与青年创客如何双向奔赴?
- 暖冬天气如何管理越冬小麦?专家:需要分类应对
- 上海出新政推动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
- 西部航空开通湖南长沙直飞老挝万象国际航班
- 工信部:着力推动大模型基础性原创性的技术突破
- 青海省级非遗《目莲宝卷》重焕新生 民众翘首企盼
- 首体将以体育公园形式于8月开放
- 一面“手机墙”帮一人抢票、犯罪团伙分工明确 揭开网络“黄牛”开挂秘笈
- 饲草到家、骆驼“托管” 内蒙古阿拉善多管齐下纾旱情
- 台风“海葵”携暴雨深入广东 全省269个站点录得暴雨
- 首批国家林草科普基地公布 武夷山国家公园入选
- 新“国九条”发布后首个交易日 中国A股走强
- 国家发改委: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
- 海南“避寒游”火热 业界加快“上新”迎客
- 韩国外交部抗议日本教科书歪曲历史
- “务本——曹俊甲辰作品展”亮相荣宝斋 融东西美学精神一体
- 遇见福建:永定乡村会客厅新图景
- (新春走基层)浙江衢州传承千年民俗迎立春
- 丹麦召开格陵兰岛紧急会议 该国首相:“已联系特朗普”
- 热门推荐
-
- 车辙密集 物流滚滚 一起打卡千年之前长安的繁华盛景
- 普京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通话
- 重温《雷锋日记》,传承雷锋精神
- 荒废小屋“产”洋酒 上海警方侦破多起制售假冒品牌酒案件
- 美方应立即停止违背科学的反智闹剧
- 山东东营以科创铸就发展“绿”刃 打开低碳转型新局面
- 重庆移动抢修814个受损基站 全力保障受灾区域应急通信
- 降本增效创新整合 杭州试点“地铁+物流”新模式
- 巴以新一轮冲突已致双方超2300人死亡 以色列组建紧急联合政府应对战时事务
- (新春走基层)“孔府过大年”活动启幕 邀民众体验“儒韵年味”
- 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地下军团”成为“文化名片”
- “京韵·婺风——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北交流展”举办
- 一架载有两人的小型飞机在美国北加州海岸坠毁
- 广州火车站片区将打造国际商贸平台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新规 破解执法办案电子数据取证难题
- 通乘、通游主打一个便利 京津冀社保“一卡通”来了
- “链全球”—“Talent+”创业项目对接大会在沪举办
- 2024中国经济年报,怎么看?
- 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中国贡献超50%
- 31省份上半年GDP出炉:15地跑赢全国,上海增势最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