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西藏”摄影展走进奥地利 维也纳观众:希望到西藏走一走看一看
中新网12月6日电 近日,“和美西藏”摄影展在《欧洲时报》维也纳中国文化中心举行,吸引奥地利观众前往观展。在11月30日举行的开幕式上,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长、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汪海洲,中国驻奥地利大使亓玫,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李夏德,奥地利国际媒体学院院长、奥地利记者协会前主席、奥地利资深记者弗莱德·特恩海姆(Fred Turnheim)出席并致辞。
据欧洲时报网报道,汪海洲在开幕式致辞时表示,西藏不仅有着美丽的自然景观,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西藏文化孕育于中华文化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今天展出的图片,描绘了近年来西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文化繁荣、生态良好等方面美好图景,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反映西藏的发展变化,希望通过这样更加直观的形式,让奥地利社会及民众进一步了解西藏、认识西藏、感知西藏。
李夏德回忆了自己1982年、2014年两次前往西藏参访的经历,他说,今天的摄影展勾起了他很多自己在西藏的经历回忆,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奥地利人去看看今日的西藏。
弗莱德·特恩海姆在讲话中回忆了2007年时作为奥地利记者协会主席带领奥地利记者团去拉萨和其他西藏城市拜访的经历。他表示,16年来,西藏肯定也发生了进一步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说,维也纳到拉萨的空中距离是6600公里,尽管我们彼此有很多不同,但我们也有着更多的相同之处,比如在伙伴关系的相处中同等的态度、共同建设更美好未来的目标……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交流、相互理解,它们把我们更紧密地连接在了一起。
亓玫表示,今天的摄影展是从生态文明的角度让大家了解真实西藏的宝贵契机,也是中奥友好交流的生动写照。许多奥地利朋友对西藏的雪域高原充满着向往,今天的摄影展给大家提供一个从传说走进现实的机会,带来来自“地球第三极”的无限精彩。最后,亓玫介绍了近期中国为便利中外人员往来推出的一系列便利化举措,欢迎大家有机会去中国走走看看。
在摄影展开幕式后,近百位奥地利观众现场参观了图片展。奥地利摄影记者赫尔穆特(Helmut J. Rybar)也不时掏出手机翻拍下摄影展中的图片,他告诉《欧洲时报》记者,自己有一位对西藏特别感兴趣的同事,虽然他今天不在维也纳无法亲自前来观展,但他再三拜托赫尔穆特,将美丽的西藏影像翻拍发送给他,让他远程也能一饱眼福。
摄影展上,维也纳商会市场部主席马库斯·汉茨(Markus Hanzl)表示,看了今天的图片展后被这片密境的壮美景色吸引,希望今后有机会可以亲自去那里走一走看一看。
12月4日,代表团一行还前往奥中友协与奥地利前驻华大使伊琳娜·吉纳·莱谢尔(Irene Giner-Reichl)座谈交流。(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际识局:入侵伊拉克二十年后,美国仍未关停“战争机器”!
- 带娃上班两不误,“妈妈岗”如何帮妈妈们重返职场
- 广东阳西一养老机构有老人疑遭殴打受伤?官方通报
- 中美青年共议为可持续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 “卖了良心才回来”:文艺作品中“高加林”为何那么多
- “大爱龙岩·福满汀州”非遗客家剪纸展在福州举行
- 泰宇集团:创新引领绿色发展 共筑消防安全防火墙
- 三星堆猪鼻龙头柱状器出坑 满嘴“牙璋” 奇特非凡
- 合肥市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
- 第六届湘江金融论坛长沙举办 共话金融强国
- 港股十连涨
- 2024全国秋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走进广东东源
- 湖南省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 一艘孟加拉国货船在索马里海岸附近被劫持
- 安徽合肥“守夜人”:守护夜归人 照亮回家路
- 粮食及能源价格大涨 厄尔尼诺连锁“烤验”中国经济
- 外媒:俄国防部称已控制顿涅茨克地区两个定居点
- 参加“我的葬礼”,来一场自我死亡教育
- 千寻位置发布卫星通信终端“北斗信使”:无网区一键求救,最快5秒定位
- 2024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春节大联欢举行
- 热门推荐
-
- 8亿网民背后折射出哪些“互联网+”新趋势
- 定了!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3%
- “一键叫车”让老年人也能智慧出行
- 如何使用酒精居家消毒?
- 碰到传说中的“米猪肉”千万别买
- 承古韵留乡愁 武汉民众乐享“土味”年俗
- 非遗项目集中亮相三亚 游客感受多样非遗魅力
- 一艘关联以色列商船在阿拉伯海遭无人机袭击
- 中国野生虎豹分布核心区强化科技巡护预防“人兽冲突”
- 出版家李伟:向法国人分享我喜爱的中国
- 花样暑期青少年儿童公益实践活动启动
- 中沙(特)两国央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 暑期“行走的课堂”爆火 如何避免“研学”变“踩坑”?
- (新春走基层)“90后”小伙儿闫佩伦:梦想加持,从“草原小子”到“臻爱大使”
- 开辟青少年近视防控体验区 业内人士建言防治“小眼镜”
- 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突破2000亿元
- 中国天然河流过货量最大船闸疏堵解难 “黄金水道”再提速
- 7月31日央行开展2516.7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AI“魔改”国产老剧有风险 专家:存在多种侵权行为
- 壮族文化融合创意杂技 广西探索文化出海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