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猪鼻龙头柱状器出坑 满嘴“牙璋” 奇特非凡
■ 今年6月中旬,三星堆遗址最后一次大型直播中,位于8号坑的猪鼻龙头柱状器虽未被提取,但当时已位于器物层上方,很有气势地横亘在镜头前。
■ 直播结束后,经过一个多月的忙碌,在提取了“一大堆”青铜人头像后,8月4日下午3时许,这件引人瞩目的器物终于被正式吊出了8号坑,更多细节也随之更加清晰地显示了出来,其中,器物头部宽阔的“猪鼻”下,那张相对不起眼的嘴里,密密麻麻的牙齿造型极为特别:正是三星堆祭祀坑中此前多有发现的“牙璋”形态。
身长1米2的“大龙”出坑
失落了左耳
这件猪鼻龙形器长1.2米,高38厘米,头宽(双眼之间)20厘米,身宽12厘米,整体是四分范对称的形式,头部、身部都各有一道范缝。龙头上有一个宽宽的鼻子,右边一只长耳朵,额头正中一只独角,身体均匀分布着鳞片纹样及一连串羽毛状图案,形态奇特而优雅。
8号坑负责人、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赵昊在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道:此前这件器物在坑内已经暴露得比较完整了,只是对它的左耳是否还存在作了较长时间的判断。“因为最开始在左耳和右耳之间,也就是头部那个位置有一颗青铜人头像穿了进去,压在上面。我们是先把人头像提走之后,再来提的这个龙头柱形器,就是害怕它的左耳被上面的东西压断了。”
令他们讶异的是:8号坑里没有看到断掉的左耳,可能它并非后来断在了坑里,而是先被砸断了扔去了别的坑。
这头“大龙”出坑之后,现场的考古队员们围着盛放它的长条木箱,一边仔细检视,一面议论纷纷,“鼻子不太像猪”“身体有点像鳄鱼”……
赵昊说,这件器物的外观显然不是直接对某种真实动物的复刻,很可能是古蜀人借鉴了多种动物形象创造出的想象之物,且有夸张变形。“据我了解,还没有古代文献提到四川地区3000多年前有鳄鱼存在,而且如果说像鳄鱼,那鳄鱼是吻部很长而不是鼻子,这件龙形柱状器的头部,鼻子下方是另外有嘴的。”
大鼻子下是小嘴巴
嘴里满是牙璋
最有意思的秘密,就藏在这张图片中看不到的嘴里:他们在龙头柱状器的嘴里发现了很多细小的“牙齿”,其造型正是三星堆多见的牙璋模样。
赵昊告诉记者,此前出土的一批青铜小立人身上就装饰着这样的牙璋,7号坑出土的龙形器头上也有牙璋。“这个发现也有点颠覆我们以前的概念——之前认为牙璋只有一种使用方式。目前看来其出现的模式并不是单一的,有可能是被人拿着用,也有可能在衣服上作为一种装饰,甚至是刻画在其他器物上作为装饰,都有可能。”
牙璋是什么?有怎样的寓意?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告诉记者,他认为牙璋的“牙”可能寓意植物的“芽”或“花蕾、花蕊”。嫩芽和花蕾意味着春天与新生,也意味着大自然的生机盎然。“仔细看三星堆神树上的花蕾造型,如果把它想象成平面的,其形状跟牙璋很像。”方向明说,“神树是有生命的,树枝上有花有鸟,1986年三星堆2号坑出土的两件大神树上,伫立在花朵上的鸟非常瞩目,那个花朵可能就是牙璋。”
在古蜀人的不羁想象中,“花蕾”和“嫩芽”不仅可以盛开在通天的神树上,竟然也可以长进“神龙”的嘴巴里,实在令人叹为观止,也令这件猪鼻龙形柱状器的出土增添了一抹奇幻色彩。
满坑人头像
目前只提取了一小半
除了猪鼻龙头柱状器,4日从8号坑里还提取了一件圆尊。“这种圆尊是三星堆比较常见的一类器物。”赵昊说,“在8号坑里已经发现的圆口圆尊至少有四件,4日提取的是其中的第二件。”记者在现场看到,圆尊内部已被象牙渣和泥土填满,根据此前提取的铜尊铜罍内的情况来看,尊内很可能也装有海贝与玉器等,具体情况还要等待文保专家们进一步的清理。
下一步还有什么新器物“排队”等待出坑呢?据赵昊介绍,过去一个多月里,8号坑提取了多件大型铜尊、铜罍以及20多个青铜人头像。“8号坑里的人头像很多,一共大概有70多个,也就是说目前还有50多个人头像散在坑中等待提取。”
记者在现场看到:此前备受关注的那件被网友称作“机器狗”、被专家分析可能是“飞天象”的大嘴立人神兽,虽然身体已经完全露出,但因为它的耳朵上还压着不少器物,估计尚需等到8月底才能“飞出”8号坑。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一架小型飞机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坠毁 造成2死3伤
- 吉大三院为帕金森病患者植入智能可感知脑起搏器
- 外媒:乌干达发生翻船事故 已造成至少20人遇难
- 2023年中国内地大型演唱会票房创新高
- 能源合作“照亮”中巴经济走廊
- 领航AI时代,360双产品入选中国信通院AI原生技术和应用优秀案例
- “神仙水”“跳跳糖”…… 新型毒品有多善于伪装
- 俄方与哈马斯代表在莫斯科会晤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仍致力于将通胀率压低至2%
- 美国防部:美军击落21枚胡塞武装发射的导弹和无人机
- 宁波携上海共推古代中国文明展 多件青铜重器亮相
- 京沪鲁携手开展核能公众沟通 激发年轻人对“硬核”知识的兴趣
- 粤东交通动脉梅龙高铁主线全线进入无砟轨道施工阶段
- 国家税务总局:2018—2023年全国制造业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4万亿元
- 前5个月餐饮收入增长8.4%
- 鲁南枣庄促资本与产业“双向奔赴” 助力“强工兴产、转型突围”
- 看三弦演绎、听黄河奔涌 山西临县成“五一”热门打卡地
- 中国国际口岸贸易博览会在绥芬河开幕
- 开拓内需增长新空间 数字消费跑出“加速度”
- 外媒:美国今年群体凶杀事件或创纪录 几乎每星期一起
- 热门推荐
-
- 梅兰芳戏曲表演手势展亮相恭王府博物馆 彰显京剧神韵与中国气派
- 电影《青年邓颖超》在邓颖超祖籍地首映
- 成渝中线高铁四川段首座隧道贯通
- 青藏高原最大民用机场新增加密多条航线
- 上半年广东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7.6%
- 美疾控中心:7名“毒火车”事故调查员工作期间感到不适
- 上海已成入境游移动支付消费最热门城市之一
- 专家: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出现洪水并不罕见
- 柬埔寨制定行动计划 助力西哈努克省建设国际门户
- 花钱还挨骂?这届零零后要“整顿”驾校
- 北京房山10家A级旅游景区开放 十渡等景区加紧恢复重建
- 6月27日央行开展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日本本州东岸近海发生5.3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山海携手见真情:澳门各界持续助力贵州从江发展
- 江西省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 古巴外长:尽管存在分歧,但是愿与美国讨论双边关系
- “宁德造”船舶“套餐式”出口“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 江南华南西北地区东部等地有分散性强降雨
- 经济随笔丨中国经济最近这几件事可以连起来看
- 百廿学府山西大学学子“清明射柳” 弘扬中华传统射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