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及能源价格大涨 厄尔尼诺连锁“烤验”中国经济
热带太平洋地区七年来首次出现形成厄尔尼诺的条件,气温飙升及破坏性天气已经对农业、制造业的原料和终端市场产生影响。本报记者调查发现了一条由厄尔尼诺引发的连锁反应,这条“连锁链条”正让部分商品的终端价格波动,并直接影响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方圆 许晓芳 王楚涵
厄尔尼诺破坏力几何?
今年的厄尔尼诺的影响力巨大。有国内媒体报道,据达特茅斯大学(Dartmouth University)研究人员今年5月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仅2023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就可能给全球经济造成3万亿美元的损失,而且厄尔尼诺事件后的经济衰退可能会持续14年,甚至更长。
几乎没有人能完全置身事外。国家统计局发布,国内6月食品价格上涨2.3%,尤其鲜菜价格由上月下降3.4%转为上涨2.3%,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高温、降雨天气——而高温和降雨正与厄尔尼诺有密切关系。
厄尔尼诺是什么?
广州市气候与农业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吴晓绚告诉记者,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中东部海域水温异常升高引起的气候现象,通常会持续9到12个月,一般会导致南美洲南部、美国南部、非洲之角和中亚部分地区季风增强,从而导致降雨量增加,也会在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南亚部分地区形成相反效应,造成严重干旱。
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报告称,根据初步数据,7月3日至9日这一周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一周。
据监测,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预计未来三个月维持,将于今年秋季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上游:粮食、能源价格飙升
粮食及能源价格大涨
从历史上看,粮食及能源板块受厄尔尼诺天气现象影响较明显,“最近行情很明显,本月以来,包括菜籽油、尿素、豆粕、棕榈油等大宗商品的交易涨幅都超过了10%。”瑞达期货郭冠雄介绍。他认为,当前大宗市场对厄尔尼诺现象存在交易预期,主要表现在农产品和电力能源等方面。豆类、油脂最近一段时间触底大幅上涨;在电力板块,煤炭需求预期带动价格上涨,有色需求带动空调消费等。
农产品指数拉升,抬高含糖消费品价格
据广发期货分析,厄尔尼诺主要影响区域包括东南亚、澳大利亚、巴西、印度、中国,并可能导致巴西、印度的蔗糖减产,东南亚的橡胶、棕榈油减产,阿根廷大豆增产、澳大利亚的小麦减产等。特别进入夏季,农作物正处于对温度、降水最敏感的时段,高温干旱或降水过多均会对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产生影响。
从二级市场角度看,自5月底以来,国内玉米、豆油以及豆粕等农产品板块指数持续拉升。“厄尔尼诺发生后肯定对农业生产会造成不利影响,我国地域面积大,虽然各地的温度会普遍偏高,但还没有造成灾难性的影响。”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蔬菜学二级教授雷建军分析。
雷建军认为,如果厄尔尼诺影响进一步扩大,河西走廊的十字花科蔬菜种子、玉米种子产量会受影响,下半年十字花科蔬菜种子的价格会偏高。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林江表示,甘蔗等农产品原料价格上涨,会带动白糖等下游制品价格维持高位。“降雨量减少也会影响甘蔗产量,从而导致食糖产量下滑,这将进一步推高精制糖价格。”他分析,糖价上涨又将拉动饮料等含糖消费品的价格上调。
厄尔尼诺也会造成金属制品价格波动。“降水减少,会影响铜、铁等开采需水量较大的部分金属,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会导致相关工业制成品的价格上升。”
华闻期货研报分析,厄尔尼诺可能导致南美水电供应不足;还可能导致燃料供应中断或变动,进而影响原油和天然气的产量和价格。
下游:肉类涨价压力大 空调热销
饲料涨价拉高肉价
“厄尔尼诺对养殖成本的影响已经显现。炎热和干旱导致我们的鸡水源供应不足。”贵州一个养鸡场相关负责人杨维告诉记者,养鸡场今年原计划养殖2万羽,但因水源供应不足,实际养殖量只有1万羽。饲料价格走高也带动了养殖成本的上升。“饲料价格与去年每吨均价相差300~500元。”杨维说。
“目前我们出厂的饲料价格在3500元/吨,虽然涨幅未超10%,但对于养鸡厂商来说,这个涨幅已比较高了。”贵州某鸡饲料厂负责人告诉记者,导致饲料涨价的原因之一正是厄尔尼诺影响下的天气异常,导致豆粕、玉米等原材料价格涨幅较大。
空调厂商加排产量
高温有望提振白色家电需求。“炎热对‘靠天吃饭’的空调销售是利好,‘6·18’期间,其他品类家电销售均有所下降,空调销售却显著增加。”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说。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3年“6·18”期间空调全渠道零售量1195万台,同比增长35.9%,销售额411亿元,同比增长38%。
需求量增加,厂商排产量随之增加。根据产业在线数据,今年7月,家用空调7月排产1613万台,较去年同期实绩上涨29.4%。
同时,厄尔尼诺对空调出口的影响也在逐步显现。“天气炎热,导致国外对空调采购量增加,中国空调企业出口国外市场得到提升,预计电机、压缩机等上游零部件企业销售也会上升。”梁振鹏告诉记者。
根据产业在线数据,7月空调内销排产1149 万台,较去年同期内销实绩上涨24.7%;空调出口排产464万台,较去年同期出口实绩上涨7.9%。
投资新机
制造业:储能业长线看好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李志坚认为,短期看,厄尔尼诺可能影响上游原材料、能源等供应链的稳定性。极端天气也会影响水电、风电的产能。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制造业生产和运输成本波动,进而影响下游消费品价格。长期看,市场对新能源、新型储能等平衡能源供需、提高能源供应稳定的需求将持续增加,这些产业将迎来新机遇。
农产品:投资机会浮现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分析,厄尔尼诺会对农产品价格造成扰动,或推动全球通胀,增强欧美央行的加息预期。从投资机会看,利好农产品、能源等板块。
广发证券农业资深分析师钱浩指出,厄尔尼诺影响下,白糖、玉米、大豆、棉花、小麦等农作物的东南亚主产国减产预期强烈,对白糖价形成有力支撑;强厄尔尼诺可能引致玉米价格区间震荡。
电力:业绩有望持续改善
“电力今年具备连续多个季度的同比、环比双重改善的特征,有机会脱颖而出。”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副总经理、环保公用首席分析师郭鹏分析,伴随现货煤价回落、电厂长协比例提升,火电盈利大幅改善,多家公司中报业绩预告同比大幅增长;展望三季度,改善仍将持续。 郭鹏建议密切关注火电公司综合辅助用能收入,这部分增量收入并不挂钩煤价,而是绑定风光电量的增长,提升火电的长期价值。
利好板块
【农林牧渔板块】可重点关注软商品种植与生产相关公司,以及饲料生产相关企业。具体如粮糖业、南宁糖业、隆平高科、登海种业等。
【能源板块】可关注具体火电标的如华能国际、粤电力A、宝新能源、大唐发电等。
不利板块
【食品/化妆品板块】糖、棕榈油等价格上涨,从而引起部分食品、化妆品等成本上涨。
(股票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专家建议
用好宏观货币政策工具应对价格波动
林江建议,面对厄尔尼诺负面影响,可以利用好汇率、利率、货币供应量等宏观货币政策工具对有关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进行调节应对。“比如如果大豆、小麦等进口产品的价格波动给我国带来了‘输入性通胀’,有关方面就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货币政策的管理,促进输入价格的稳定,以减缓‘输入性通胀’的影响。”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西藏林芝市森林消防开展重阳节暖心活动
- 美海军前女军官被FBI调查 被指帮助传播五角大楼机密信息
- 快时尚风吹入家居 年轻人的“解忧杂货店”
- 住建部:10月、11月全国新建商品房交易网签面积连续两月同比环比双增长
- 所谓的“六合一影视年卡”,靠谱吗?
- 超强台风“摩羯”迫近海南岛 全省已转移41.8万人
- (台青话融合)台籍教师在大陆:有交流才能产生火花
- “碳”路先行|做好“水文章” 煤炭大县山西襄垣开启“美颜模式”
- 柬埔寨:车祸火灾雷击成“隐形杀手” 上半年逾850人因此意外身亡
- 四川宜宾市兴文县发生4.5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山东电工与塔吉克斯坦签署首个综合能源项目
- “恺启AI未来 英气共绽风采” 恺英网络2023年度投资者交流活动圆满举行
- 展览《听见,看见:汉字里的中国文化》在重庆开幕 呈现汉字演变
- 土特产香飘国际市场
- 国务院:提高主板、创业板上市标准 完善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标准
- 前7月我国对其他金砖国家进出口增长19.1%
- 我国云计算市场将突破万亿元 企业深度用云趋势明显
- 中国最北冰雪马拉松赛在漠河鸣枪开跑
- 美国得州发生枪击案致6死3伤 今年全美大规模枪击事件已达630起
- 诗人树才:中外诗的本质都是记录见证人类情感
- 热门推荐
-
- 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 外资加速“抢滩”中国资本市场
- 北京市委网信办召开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整改指导会
- 天津北疆博物院黄河流域实地调查记手绘线路图研究再结硕果
- 挪威渔民出海捕鱼,意外“捕获”美军核潜艇,美方回应
- 海南自贸港首单波音737NG飞机“客改货”业务启动
- 换种方式吃鱼面?就是“大众鱼面”!
- 促个体工商户发展 市场监管系统推进“服务月”活动走深走实
- “青春绽放——世界大学生运动员人文交流活动”启动
- 巴哈马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
- 3月谣言榜丨泡发的木耳都有毒?吃香椿会致癌?不可信
- 济郑高铁濮阳至鲁豫省界段联调联试 全线开通进入倒计时
- 推进“文化+科技”深度融合 北京出版集团与北京科协展开战略合作
- (新春走基层)在穗重点项目建设者坚守岗位迎新春
- 重启加息的美联储何时“收手”?
- 企业的民心工程 双汇第14次为职工子女发放金秋奖学金
- 中国证监会:已有19家企业完成境外上市备案 将畅通境外上市渠道
- 中国燃油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创历史新高
- 监狱关不下了!英国政府提前释放1700名囚犯
- 上海南港码头7月现商品车进出境集散高峰
- “五一”踏青露营 小心毒虫出没 专家:做好个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