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 外资加速“抢滩”中国资本市场
央视网消息:去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今年以来,公募、私募、券商等外资机构陆续在中国获批并增加投资,加速布局中国资本市场,外资用“真金白银”来表达对中国市场的长期看好,日益开放的中国金融市场正吸引更多外资进入。
今年以来,多家外资机构申请来华新设券商、拓展业务,外资公募基金也陆续在中国获批、增资,日益开放的中国金融市场正吸引更多外资进入。3月5日,路博迈基金增资至4.2亿元人民币,3月18日,外资私募巨头汉领资本落户上海,贝莱德基金、富达基金等6家外资公募基金相继增加了注册资本。国际私募巨头也加速布局中国市场,今年以来,汉领资本、博枫、KKR等三家国际资管巨头先后落地上海。
3月22日,渣打证券在北京正式开展业务,外资独资券商数量再添一家,目前中国外资控股券商已增至10家。另外,花旗证券、瑞穗证券、法巴证券也在“排队”等候入场。
外资机构加速“抢滩”中国市场的背后,是政策“组合拳”在持续发力。2023年8月,国务院印发意见,支持以所募的境外人民币直接开展境内相关投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今年3月19日,国办印发具体行动方案,再次强调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私募基金并依法开展各类投资活动。
近年来,中国在金融领域先后推出50多项开放措施,一系列开放举措助力加快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新格局。目前,已有超过200家外资银行在华设立了机构,1128家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自2020年取消外资股比限制以来,中国证监会已批准24家外资控股或独资的证券期货基金公司。目前,中国已经完全取消银行、证券、基金管理、期货、人身险领域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在企业征信、评级、支付等领域给予外资机构国民待遇,大幅扩大外资机构业务范围。未来,中国还将进一步扩大银行保险领域外资金融机构准入,支持外资机构更好来华投资兴业。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频繁联系库尔德武装 以色列欲影响叙局势?专家分析→
- 中国最大直径敞开式岩石隧道掘进机下线
- 上海中小企业成长“秘笈”:深耕“专精特新”、渴望“耐心资本”
- 稍有不慎就掉进坑!网络“租人”服务面临不少安全隐患
- 2024年皖台学前教育研讨会在安徽合肥启幕
- 中国戏曲名家唱响“村晚” 倡戏曲下乡进校园
- 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敦促英方有关政客停止干涉中国内政和香港事务
- 第35届银河奖揭晓 英国阿德里安获评最受欢迎外国作家奖
- AI眼中的中国|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 2024第三届西安城市安全应急产业博览会开幕
- 湖南一高校舞龙巡游迎“龙抬头” 把农耕文化融入教育教学
- 在岛屿读书,用行走的力量链接世界和文明
- 中新健康|国家药监局:同意在北京上海开展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
- 今年前2月四川外贸“开门红” 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 出售虚拟商品卖家骗买家 二手交易平台上欺诈行为如此多
- 用AI复活亲人音容笑貌还需完善规则体系
- (身边的变化)“一双鞋”的二次创业路
- 邓一光长篇小说《人,或所有的士兵》为战争题材文学宕开格局
- 内蒙古贷款余额首次突破3万亿元
- “戏剧长缨 桂林博物馆藏西南剧文物史料展”在桂林开展
- 热门推荐
-
- 天猫引领大米消费新趋势 全球20款新米天猫双11首发
- 中国财长出席世行发展委员会、G20财长和央行行长等会议
- 东盟四国参访团到广西考察交流 冀深化循环再生产业合作
- 3月中国出境游热度延续 “新马泰”出行旅客量增长
- 外媒:乌克兰称很快将与欧盟签署安全协议
- 美国30年期贷款利率降至6.47% 创一年来最低值
- 9价HPV疫苗接种乱象调查:社区一苗难求,线上“黄牛”加价横行
- TA们是旅游消费的主力军!最向往旅游目的地出炉→
- 说来就来的旅行 “周五下班去中国”成为国际新热潮
- 中国将出台完善经营性物业贷款相关政策
- 2024年江西法院审结电诈和跨境赌博犯罪相关案件6263件
- 当AGI遇上能源企业,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 图云观 | 文物修复师,守护沉睡的历史碎片
- 中国多支救援队携搜救犬和专业救援装备赴土耳其
- 国庆假期宁夏公路运送旅客84.68万人次 同比增长2.72%
- 新疆喀什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提速
- 中国东方航空开启C919飞机首次商业飞行
- 何为“人生第一等事”?《视野》求解“永恒之问”
- 香港恒生指数突破22000点
- 中国科协:推动科技社团更好地为全球科技治理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