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突破认知的新发现致敬: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中新网10月3日电(陈彩霞) 瑞典皇家科学院3日宣布,将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皮埃尔·阿戈斯蒂尼 (Pierre Agostini)、费伦茨·克劳斯 (Ferenc Krausz) 和安妮·卢利尔 (Anne L’Huillier),以表彰“为研究物质中的电子动力学而产生阿秒光脉冲的实验方法”。
翻开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奖史,如同打开了人类探索未知之旅。在122年的历史长河中,预测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发明半导体成像器件、发现太阳系外行星……一项项突破性研究,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未来。
宇宙探索屡现“高光时刻”
物理学视角丰富对世界的认知
百年前,物理学曾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学科,也是1895年瑞典著名化学家阿尔弗雷德 诺贝尔要求设立五大奖项的遗嘱中,最先被提到的领域。
“在19世纪末,许多人认为物理学是最重要的科学,也许诺贝尔也是这样认为的。他自己的研究也与物理学密切相关。”诺贝尔奖官网这样介绍道。
世界庞大而玄妙。从足下土地到头顶星空,物理学领域的探索者们,一直致力于丰富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揭开未知的神秘面纱。
宇宙的本质是什么?虫洞穿梭宇宙,乘坐飞船探寻新家园……科幻片中天马行空的想象,也引来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对这一领域的青睐。
2020年的获奖研究,就关乎“宇宙最黑暗的秘密”。英国物理学家罗杰 彭罗斯用数学方法论证了黑洞可以形成。据介绍,在黑洞的核心隐藏着一个奇点,它的时空曲率无穷大,密度也趋于无限大。一旦物质开始坍缩,就没有什么能阻止坍缩的继续,所有物质只能沿一个方向走向奇点。而这是一条通往时间尽头的“单行道”。
2019年,来自瑞士的米歇尔 马约尔和迪迪埃 奎洛兹则因首次发现太阳系外行星获奖。有人认为,这一发现堪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点燃了系外行星探索的“星星之火”,也引发了一场天文学革命。此后,科学家在银河系中又发现了逾4000颗行星。
再加上2015年的中微子振荡、2017年的引力波,过去几年,科学家们对天体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已多次斩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物理学史上的遗憾
他们与诺奖擦肩而过
“10月的第一个星期,全世界的目光都将聚焦在科学上,这是好事。但紧接而至的将是争议,每年都不例外。”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一位微生物学家卡萨德瓦尔曾如是说。
关于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争议”,其中最“出名”的便是美籍德裔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虽然1921年,爱因斯坦因光电效应研究斩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但他被称为“21世纪最伟大理论”,甚至动摇了牛顿物理学理论基础的相对论,却在验证过程中出现曲折,屡遭质疑,导致这一颠覆性研究无缘诺奖。
同样折戟诺奖的,还有英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 威廉 霍金。理论物理学家想要获得诺贝尔奖,必须让自己的理论被实验证实。可惜的是,霍金的黑洞辐射理论直到他去世为止,也没能等到被实验验证的那一天。
宇宙膨胀发现者、美国天文学家爱德温 哈勃数十年无缘诺奖一事,也让人颇为遗憾。这位美国天文学家建立了哈勃定律,被认为是宇宙膨胀的有力证据,其也被称为“星系天文学之父”。一心想拿下诺贝尔奖的哈勃等了数十年,却在1953年因脑血栓发作猝然离世,未能获奖。
数说诺贝尔物理学奖
6位华人科学家斩获殊荣
截至2022年,共有222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其中,美国科学家约翰 巴丁是唯一曾在1956年和1972年,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者。
在物理学奖历年得主中,有人登顶时已是耄耋之年,也有人获奖时不到而立。诺贝尔物理学奖最年轻的获奖者是英国物理学家劳伦斯 布拉格,1915年因X射线晶体结构的研究获奖,当时他才25岁。
最年长的则是美国物理学家阿瑟 阿什金,2018年因其在光学镊子及其在生物系统中的应用领域所做的研究获奖,当时他已96岁。
百余年来,在诺奖“星光熠熠”的成绩单上,物理学奖是华人拿奖最多的奖项。6位华人获奖科学家:包括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朱棣文、崔琦和高琨。
十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他们有哪些主要成就?
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法国科学家阿兰 阿斯佩、美国科学家约翰 克劳泽和奥地利科学家安东 蔡林格,以表彰他们在“纠缠光子实验、验证违反贝尔不等式和开创量子信息科学”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三名科学家。其中,日裔美籍科学家真锅淑郎和德国科学家克劳斯哈塞尔曼因“建立地球气候的物理模型、量化其可变性并可靠地预测全球变暖”的相关研究获奖,意大利科学家乔治帕里西因“发现了从原子到行星尺度的物理系统中无序和波动的相互作用”获奖。
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三位获奖者,因为“他们发现了宇宙中最奇异的现象之一——黑洞”。英国科学家罗杰彭罗斯因证明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直接结果而获奖;德国科学家赖因哈德根策尔和美国科学家安德烈娅盖兹因在银河系中央发现超大质量天体而获奖。
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颁发给两个领域的科学家。其中,加拿大裔美国科学家詹姆斯皮布尔斯的获奖理由是他在物理宇宙学领域的理论性发现;而瑞士科学家米歇尔马约尔与瑞士科学家迪迪埃奎洛兹则因“发现了围绕其他类太阳恒星运行的系外行星”获奖。
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美国科学家阿瑟阿什金、法国科学家热拉尔穆鲁及加拿大科学家唐娜斯特里克兰,以表彰其在激光物理学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贡献。
2017年,美国物理学家雷纳韦斯、巴里巴瑞斯和吉普索恩因引力波探测研究获奖。
2016年,英国科学家大卫索利斯、邓肯霍尔丹和迈克尔科斯特利茨,因在理论上发现了物质的拓扑相变和拓扑相而荣获该奖项。
2015年,日本科学家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科学家亚瑟麦克唐纳共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两人因发现中微子振荡,证明中微子有质量而获奖。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是日本科学家赤崎勇、日裔美国科学家中村修二及日本科学家天野浩。他们开发了蓝色发光二极管(LED),使节电的高亮度照明器材成为可能,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比利时理论物理学者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两人因预测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而获奖。(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两岸及海外逾千信众福建泉州“送王船”
- 未来三天北京多分散性阵雨或雷阵雨 今晨能见度不佳
- 北京房山10家A级旅游景区开放 十渡等景区加紧恢复重建
- 7月中国CPI同比涨幅扩大至0.5%
- 宁夏:通过谈判竞价降低企业更新改造成本
- 央行对7家拒收人民币现金的单位及责任人作出经济处罚
- 上海吸引高端艺术产业 苏河湾沿线将现沪版“清明上河图”
- 重庆法院“2024·迅雷行动”执结民生案件5523件
-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成效有目共睹
- 一季度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417.3亿件 同比增长22.1%
- 国庆长假山西文旅火出圈 “宠客”更为客回头
- 1死2伤!美国芝加哥又发枪案 3名学生光天化日遭枪击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加拿大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生效实施并发布对中国钢铝制品加征关税的最终产品清单答记者问
- (新春走基层)山东开启“忙年”模式 民众做炸货、备年货待春筵
- 首届上海市“应急科普 守护城市安全”科普讲解大赛举行
- (第六届进博会)共享中国进口食品市场机遇 2023中国进口食品行业峰会举办
-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免费游园活动”重启预约
- 湖南浏阳多样旅游业态推动民宿产业加速崛起
- 避灾遇酒店涨价、网红摆拍作秀 抗洪救灾不容乱象搅局
- 春节假期前三日北京重点监测企业销售额达22.8亿元
- 热门推荐
-
- 第十二届国际经方班在穗开幕
- 聚餐吃河豚,三人都中毒了? 医生提醒
- 追寻先辈足迹 史迪威将军与美军观察组成员后代共同访渝
- 通讯:为“中国绒都”添砖加瓦的“95后”
- 云南玉溪华宁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致3人死亡 当地安委会挂牌督办
- 锦绣中国年|新疆各地多彩民俗上演 迎新春
- 国际茶日:茶和天下 共享非遗
- 韩媒:尹锡悦最快将于12月4日改组内阁,或更换多名部长
- “皮匠”老汤:用朋友圈守住老店
- “代做手抄报”成生意 形式主义作业何时休
- 吴京:在新时代塑造中国电影英雄新形象
- 哈萨克族骨雕非遗传承人雕刻龙迎新春
- 第二届珠算文化嘉年华在京举行 展现“指尖上的智慧”
- 对财务造假还得立体追责
- 椰树违反广告法被罚40万
- 自然资源部:实施复垦复耕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 浙江义乌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 今年已为民止损超1亿元
- 端午假期中国旅游市场热度不断 暑期游迎来高速增长期
- 设置7大类35项评价指标 《大型活动可持续性评价指南》发布
- 杭州临平一地疑似涉黄场所?警方通报: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