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财务造假还得立体追责
近期,监管部门依法对A股市场造假时间长、金额大、影响恶劣的几起财务造假案件作出从严、从快、从重处罚,受到市场关注。
财务报告中呈现的各项财务指标,是反映上市公司运营质效、财务状况、发展前景乃至投资价值的最重要信息之一,也是投资者认识上市公司、作出投资决策的最重要依据。个别上市公司为了达到不良目的,蓄意操纵会计信息,有意掩盖甚至歪曲真实经营业绩,不仅损害了投资者利益,也扰乱了投资市场秩序,危害了资本市场的诚信基石。如果不对财务造假者严惩重处,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也将大打折扣。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法律责任可分为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在现行证券法框架内,即便是对其作出行政责任顶格处罚,与造假获利相比,违规成本仍然偏低,难以起到惩戒作用。
近几年,各方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资本市场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的要求,多措并举构建起行政、民事、刑事立体化的责任追究体系,打击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取得了显著成效。
不过,实践中对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立体追责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目前涉及财务造假的民事诉讼较多,但特别代表人诉讼较少,涉及刑事追责的也比较少。
信心源于信任。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形成强大合力,对违法违规者“零容忍”,让财务造假者无处遁形。
当务之急,是要对财务造假者立体追责,强化对证券违法行为的惩戒威慑力,进一步筑牢综合立体惩治体系。证券监管部门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执法司法协同,不断完善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刑事追责之间的衔接机制,形成行政处罚、民事索赔和刑事责任的立体追责合力。对欺诈发行、信息披露违法行为,除了要及时作出行政处罚,还要细化先行赔付、示范判决、代表人诉讼等民事索赔制度,为投资者维权提供更大便利。总的来说,就是要突出重典治本,对于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把板子打准打痛,切实提高违法违规成本,有效维护市场“三公”秩序,最终巩固投资者长期投资信心。
温宝臣
(经济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彩色“假发片”正流行,真香!
- 外媒:美军对胡塞武装发动新一轮袭击
- A股迎久违大涨超4200股飘红 沪指创8个月最大单日涨幅
- 黄河支流青海隆务河蜕变记:从“臭水沟”到特色生态走廊
- 电影《红豆》在港开镜 任达华领衔讲述家庭温情
- 中华秋沙鸭连续17年在江西龙虎山越冬
- “杭州奇妙夜”上演进“宫”夜游 主会场首次跨多个区域
- 重庆民心佳园夜市搬“新家”迎“五一”
- 中俄大学生交流大会开幕 促进两国高校教育互鉴
- 2024年惠州海事局客船应急搜救演练成功举行
- 东帝汶总理访问印尼 两国签署五项合作协议
- 安徽工会开展就业援助行动 今年目标促进10万人稳定就业
- 知名作家齐聚长春 共议“植根生活、书写时代”
- 青海A级景区及高速公路对援青帮扶6省市游客实行优惠减免措施
- 滇越铁路主题摄影展在昆明展出 增进中法民间文化交流
- 2023中国戏剧:寻找与观众的联结
- 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54.6% 新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1亿千瓦
- 山西公布大河口西周墓地发掘资料 1033号墓主为霸国中等贵族夫人
- 《我本楚狂人》北京演出 内地香港青年:形式新颖 展现文化融合
-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视觉标识征集作品显粤港澳特色
- 热门推荐
-
- 中国经济圆桌会|形成新质生产力要“抢抓机遇、找准规律”
- 刘嘉麒院士工作站在沈阳启动 为航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 电商下架315晚会曝光梅菜扣肉预制菜
- 赣鄱“Z世代”:“00后”海归邂逅铁皮石斛
- (新春走基层)“猫冬”变“忙冬” 内蒙古大棚经济渐升温
- 9月20日起广铁集团对部分普速客车进行调整
- 强扭之瓜——岸田访韩“底气”不足
- 回顾精彩瞬间!用“课本封面”打开中国载人航天→
- 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一建筑屋顶坍塌 80人受伤
- 2024/2025年榨季越南首批糖料蔗从广西水口口岸入境
- 走进广东“菌”工厂 看金融数字普惠赋能实业
- 第二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开幕
- 学生已回家 济南“学生与醉汉冲突被刑拘案”中被拘学生被取保候审
- 梨也有“公”“母”之分?
- (乡村行 ·看振兴)湖南东安“村村响”广播“空中授课” 农民田间地头学技术
- 被裁决不具备伊利诺伊州初选资格 特朗普团队:将上诉!
- 中国对乌兹别克斯坦累计投资额超210亿美元
- (经济观察)“朋友圈”持续扩大 服贸会释放中国经济哪些积极信号?
- 华为云高管呼吁构建负责任、可信赖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
- 加沙一医院遭袭致至少12人死亡 以色列宣布召回驻南非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