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面面观丨叙利亚美军控制区内乱不断 军援+调停难阻美盟友“自相残杀”
叙利亚境内的美军近期麻烦不断。在叙北部代尔祖尔省的美军控制区内,同为美军盟友的阿拉伯部族与库尔德武装之间的交战已经持续了20多天,造成超过190人死亡。尽管美军敦促双方停火,并要求其前往一处名为“阿勒欧麦尔”的美军基地进行谈判,但交战并未因美军介入而停止。目前,军事冲突已经蔓延到叙利亚北部另一省份阿勒颇,激烈的交战导致区域内民众的食品供应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有部分民众为躲避交战逃往伊拉克境内。
美军差异化军事援助埋下冲突隐患
代尔祖尔省内的阿拉伯部族与库尔德武装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尽管二者共同反对叙利亚政府,并支持美军对代尔祖尔省幼发拉底河以东地区的占领,但美军的差异化军事援助埋下了冲突的隐患。
2015年美国携手库尔德武装控制了叙利亚东北部,但在推翻叙利亚政府失败后,美国转而寻求分裂叙利亚,并对库尔德人寻求独立的诉求青睐有加,代尔祖尔省的库尔德人渐渐成为美军最忠实的地区代理人。美军向他们提供了重型武器,并协助建立军事学校,开展特种部队和野战突击等技术训练,最终使库尔德人组织了一支相对正规的军事力量。
与此相比,该地的阿拉伯部族虽然在推翻叙利亚政府方面上与美国目标一致,但并不追求实施独立,美军也因此对其实施了“有限军援”。阿拉伯部族只能得到轻型武器,且缺乏正规军事训练,始终没有建立起正规武装。
在这样“库阿有别”的军援之下,代尔祖尔省内的库尔德武装人员超过了10000人,而阿拉伯部族武装“仅”约1100人,但矛盾的是,阿拉伯部族在代尔祖尔省的人口比例高达95%,库尔德武装的崛起使得阿拉伯部族不断抱怨自身的领地安全受到了威胁。
长期堆积的火药桶难免一触即发。最新一轮冲突的导火索即是库尔德武装扣押了阿拉伯部族的一位领袖。8月下旬,库尔德武装邀请了阿拉伯部族“阿拉伯委员会”组织领导人艾哈迈德·哈比尔前往前者控制区,但哈比尔一抵达就被库尔德武装以“叛国罪”和“私通叙利亚政府”等罪名逮捕。此举引发代尔祖尔省所有阿拉伯部落的愤怒,他们要求库尔德武装在12小时内释放哈比尔,否则将发动袭击,被库尔德武装断然拒绝,冲突由此爆发。
美军调停行动迟缓 名为斡旋实则拉偏架
库尔德武装与阿拉伯部族之间的战斗异常激烈,仅9月2日的冲突就导致伤亡人数超过50人。作为二者的共同盟友,美军却选择隔岸观火,并表示由于安全局势过于恶化,停止美军在该地区的巡逻。对此,叙利亚独立报纸《祖国报》当天发表的文章一针见血,“美军在等候交战双方精疲力尽后再介入,以此巩固其在这一地区的重要地位”。文章表示,美军试图通过保持表面中立来削弱冲突双方的力量,一边支持库尔德武装的军事行动,另一边又宣布支持阿拉伯部族重新获得被库尔德武装剥夺的权利。
时隔多日之后,美军终于在9月5日启动“斡旋”,邀请冲突双方到阿勒颇的欧麦尔美军基地内谈判。库尔德人当即做出积极回应,但阿拉伯部族只派了一名低级别代表前往,并表示担心会再次遭到伏击或逮捕。双方之间的谈判很快就宣告破裂。叙利亚政治专家马辛对此评论说,这是一次“注定会失败”的谈判。他指出,美军在释放被逮捕的阿拉伯部族领导人这件事情上,没有公开对库尔德武装施加任何压力,美军应要求库尔德武装先释放阿拉伯部族领导人,然后再举行会谈。
美军持续窃取叙利亚境内石油 “分赃”不均推动冲突持续
代尔祖尔省被称为叙利亚的石油和天然气篮子,拥有叙境内大约80%的石油储量。美军从叙利亚政府手中攫取该省幼发拉底河以东地区后,就意味着占领了省内几乎所有的油田。他们围绕油田建立基地,以此保证“顺利”窃取叙利亚石油资源,而绝大多数石油收益中的一部分流向了美军用以支付其在叙利亚高昂的军事支出成本,另一部分则流向了库尔德武装,但作为美军盟友的阿拉伯部落却跟所有政府控制区内的叙利亚人一样,眼睁睁地看着石油被运往国外,而自己却要在生活中承受着因美国经济制裁政策导致的高昂汽油费和柴油费。
《祖国报》刊登的一篇文章评论称,“代尔祖尔的阿拉伯部落在当地占人口的大多数,却只拥有该地区的很小一部分财富。在库尔德武装的威胁下,阿拉伯部落的领导人甚至无法享有体面的地位。”正是由于这一原因,阿拉伯部族领导人易卜拉欣·阿尔夫勒日前呼吁继续针对库尔德武装的行动。叙利亚军事专家优素福·利法尔指出,部落战士通常擅长伏击和秘密行动,现在他们选择正面攻击库尔德武装,显示出阿拉伯部落的决心。美军的存在加剧了代尔祖尔省前所未有的内部动荡,也让自己陷入了一场可能不会很快结束的冲突中。
从推翻合法政府到分裂领土,美军在叙利亚可谓无所不用其极,而这样的手段似乎还没有停止。叙利亚《复兴报》近期的报道显示,美军正在与叙利亚苏伟达省的德鲁兹人接触,试图煽动他们反抗政府的统治,并最终寻求独立。代尔祖尔的血腥动荡根源在于美国肆意践踏他国主权干涉他国内政,而这样的行径最终也将使其自食恶果。
(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财政部拟第二次续发行2024年记账式附息(十二期)国债
- 财政政策靠前发力显效能
- 借力武侠文化促文旅 古城襄阳上演“快意江湖”
- 多伦多话剧团重启舞台 秋季将上演喜剧小品专场
- 学者: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 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 中国纪录片“央宗的家”走进德国人家 向世人展现“香格里拉”式生活
- 《坠落的审判》导演:女性身份对创作至关重要
- 中国展览业呈现全面恢复态势
- 春节期间 天津将有两次冷空气活动
- 2023年中日韩企业家论坛在韩国首尔举行
- “X创厦门国际科创节”启幕 助力提升城市活力
- “洋导师”带来新理念 让海南黎锦更时尚
- 中国驻东盟使团大使侯艳琪拜会柬埔寨副首相兼外长宋金达
- 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5万亿元 同比增长6.3%
- 纪念世界语专家李士俊百年诞辰 凝聚其毕生心血的两部著作首发
- 上半年中国新设外企数同比增长14.2%
- 北京亦庄开通全国规模最大自动驾驶高速载人服务
- 奥密克戎变异出强致病力毒株可能性小
- “出发吧·西宁” 2023美好生活文旅短视频大赛收官
- 山西传统村落庙会再起 城市青年“回流”亲近家乡
- 热门推荐
-
- 桂江出现今年第2号洪水
- 普京任命绍伊古新职:俄军工联合体发展工作协调员
- 美国中国总商会举行2024年农历龙年颁奖晚宴
- 江南华南等地有分散性强降雨 南方地区高温天气将进一步缓解
- 安徽省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Ⅳ级应急响应
- 天津:公安新质战斗力不断提升 刑事破案周期由16天缩短至6天
- 4月26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056元 上调2个基点
- 植树添绿 西藏林芝森林消防开展志愿服务
- 对话中青年海派艺术家:东学西“技” 西学东“意”
- 中国文博专家齐聚山西大同共商博物馆可持续发展
- 2024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启幕
- 帮助患者重拾信心 “情系肾友·透亮人生”尿毒症救助公益计划启动
- 绩效考评不满60分,是否就是“不称职”?
- 外籍专家:中国智能制造迅速发展惠及全球
- 海南迎“断崖式”降温一夜“入冬”
- 何以中国 | 躬身大地 在新疆采集历史的声音
- 广汕高铁全线开通运营进入倒计时
- 济南“高跷酸妮”火出圈,千娇百媚的“她”竟是小伙
- 重庆警方通报游乐场发生打人事件:5名犯罪嫌疑人被刑拘
- 聚焦“五个农业” 陕西汉中持续推进特色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