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录片“央宗的家”走进德国人家 向世人展现“香格里拉”式生活
中新网昆明12月21日电 (记者 缪超)一部名为《在世界的香格里拉—央宗的家》(德文版)的中国纪录片,于当地时间20日20时15分在德国柏林电视台播出。与此同时,该片还同步上线全球最大的视频分享平台——YouTube。包括德国观众在内的全球网友可从“央宗的家”中一睹中国藏族人“香格里拉”式的日常生活。
《在世界的香格里拉—央宗的家》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出品,中国新闻社云南分社摄制。纪录片将镜头聚焦于一名终年在人迹罕至的牧场放牧的藏族中年女子——央宗身上。开场即是她抚摸绵羊,引吭高歌的场景。悠扬而略带忧伤的藏族民歌表达了她对远方母亲的思念。歌声穿越茫茫群山、大江大河,向世人徐徐展现享誉世界的“世外桃源”——云南香格里拉。以及,这里普通百姓的“四季牧歌”。
德国资深媒体人、柏林电视台台长杜尔松·易伊特表示,非常高兴能够在德国人迎接圣诞节之际,为大家奉献一道来自东方文明古国的“美味”。他说,“透过充满诗意的画面,所有人都能深刻感受到央宗和她的家人在不同的人生轨迹上所体现出朴素真诚、坚韧执着的精神力量。她们一家人虽然分散生活在不同的乡村和城市,但他们对团聚、对亲情和对幸福温馨的生活追求却始终如一。”他说,这是一首令人感动的中国西部牧民的“欢乐颂”。
这部时长60分钟的纪录片分为上下两集。上集“牧·冬夏”围绕央宗一个人的牧场生活展开。一年冬夏两次转场,是雪域高原的牧民们不变的脚步和生存智慧。无论是追逐渐渐融化的雪线北上,还是跟随草绿花开的暖流南下,无论是在风光绮丽的高山湖泊畔放牧,还是被陡峭险峻的山崖阻隔,央宗和她的牛、羊、马一直在向前走。告别和出发,重逢与相守,在这看似亘古不变的生命轮回中,细微的变化已悄然发生。
下集“家·春秋”则讲述了央宗和她的丈夫、母亲、女儿等家人的命运与时代洪流的交融。央宗的老母亲也曾是一名牧羊人,年少时经历过匪乱四起、动荡贫苦的生活。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她才和无数藏族人一样翻身做主。如今这位80多岁的老人被儿子接到现代化的城市,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今年夏天,在儿孙辈的陪伴下,她实现了前往西藏一见拉萨布达拉宫和神山冈仁波齐的夙愿。央宗和她的四个哥哥则有更多的人生选择,央宗接过母亲的鞭子在老家放牧,哥哥们有的在本地务农、做生意,有的在外出求学后到首都北京和州府香格里拉工作;央宗的女儿在接受现代教育后,已开启更广阔的人生。
“央宗一个人的四季牧场和由她联结起来的三代人的人生选择,是一个值得用心讲述的微观却又磅礴的故事。”该片导演杨牧源介绍,他和他的摄制组坚持了近四年时间,一直跟随和记录央宗。“我们的使命、光荣与梦想,就是想通过一个个体,真实反映这片水乳大地上的家人、家园和家国的传奇。如果藉由此片,还能引发人们对人类终极追求——什么是‘香格里拉式’理想国的思考,则是我们莫大的荣幸。”他表示,“央宗的生活还在继续,记录也将继续。”
事实上,在2020年初,当全球陷入新冠疫情带来的恐慌之时,中新社记者注意到,一名在北京工作生活的藏族人扎西顿珠(央宗的哥哥)几乎每天都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妹妹央宗独自在千里之外的香格里拉尼汝牧场放牧的生活境况。高原牧场丝毫没有受到疫情的威胁,每天在雪山和森林中寻牛找马是央宗的世界中最大的烦恼。经过扎实采访,首条文图稿件《“央宗的世界”:藏区故土上的平静生活》于同年2月24日在中国新闻网和海外同步播发,首次向外界讲述央宗的故事。
央宗一家生活的香格里拉是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府。该州是中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昔日这里普遍贫困,财政收入几乎全部来自砍伐森林。近几十年来,当地政府试图寻找一条既适宜当地可持续发展,又充满人文关怀的发展道路。禁止伐木,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旅游业是主要举措。四年前,这里历史性摆脱绝对贫困。目前,这里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2万元。遍布全州的300多个卫生机构让百姓可以及时便捷就医。这里人均寿命已经超过70岁。儿童普遍得到14年免费教育。生态环境持续保持良好,森林覆盖率高达77%以上。现代化的机场和高速公路相继建成。今年11月底,丽(江)香(格里拉)铁路正式通车,结束了迪庆不通火车的历史,此地开始融入中国铁路网,进一步与中国腹地和世界联通。
这无疑是中国涉藏地区发展的生动缩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月10日发布的《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披露,2022年西藏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32.64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2012年增长1.28倍,年均增长8.6%,经济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旅居柏林、伦敦等地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青年学者帕特拉斯·赞帕诺在观影后表示,很多德国民众对中国涉藏地区保有浓厚兴趣,渴望了解这里所发生的变化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这部纪录片不仅让相隔千山万水的德国民众窥见藏族人的日常生活,也看到了藏族人与他们的邻居纳西族人、傈僳族人、彝族人等共享着中国快速发展为他们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看到了发生在雪山、草甸、牧场的迷人风光中的多元文化交流,是一部很好的带有民族志特征的纪录片。”
不久前的世界人权日(12月10日),《在世界的香格里拉—央宗的家》(英文版)在尼泊尔国家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引发尼泊尔发行量最大的尼文报纸《廓尔喀日报》和中国《参考消息》《亚太日报》等媒体报道和转发。(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增额终身寿险上演存款“最后的狂欢”
- (年终特稿)多项重要改革落地 浙江如何走出开放“新”路?
- 北京铁路迎返程客流高峰 地铁延时、加开夜间公交便捷旅客离站
- 应急管理部公布一批粉尘涉爆企业行政处罚典型案例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论坛举行
- 探路轻罪治理
- 蓝厅观察|“美式民主人权”有多双标?
- 20岁大学生酒驾撞树成植物人 “酒友”该不该赔?
- 何以中国·弦歌不辍|从“沂蒙红嫂”读懂家国情
- 国际识局:美大学枪案后建围墙 安保升级难除枪支暴力痼疾
- 2022亚洲数字艺术展亮相北京时代美术馆
- 第21届中国动漫金龙奖首设“大美中国”奖
- 青海三县彻底结束不通高速公路历史
- 为中老年人和家庭量身打造 “学为乐”移动App上线
- 国际识局:多国政要访华 中国迎来新一轮外交热潮
- 北斗规模化应用成果集中亮相 海陆空共筑交通安全
- “你好!中国·必去的经典景点——中国旅游说明会”在东京举办
- 新一季《欢乐饭米粒儿》让欢笑升级
- 直击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逾50个项目签约落地 共推数字影视发展
- (经济观察)中国二手车出口如何抓住“后发优势”?
- 热门推荐
-
- 拜登提名万事达卡前CEO彭安杰出任世行行长
- 天倍儿热 文创冰激凌倍儿火!
- 初步调查报告:尼泊尔失事客机螺旋桨顺桨致发动机失去推力
- 台商台企龙江行活动举行 6个经济合作项目签约
- 50元15天 置身一个陌生城市 你会怎样生活?
- 1月17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上升0.52个点
- 上海太平洋百货徐汇店8月31日营业结束后正式谢幕
-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举行建团十五周年庆祝活动
- 码头启用不到两周就停运,美国加沙政策被批画错重点
- 浙江发力稳就业:大学生创业支持多 扩大国企招聘规模
- 《再见老张》的背后 小剧场走出“某某某”
- 零识字的孩子 到了小学会跟不上吗?
- 三甲医院院长忏悔:“白大褂被染成金黄色”
- 山西昔阳:“旅拍风”吹进“古村落” 新业态焕发新活力
- 湖南江永“水稻+藠头”轮作助瑶胞增收
- 【文化评析】传承文化基因 塑造“数智新江南”
- (经济观察)科创板开市五周年:向“新”而行筑牢“硬科技”底色
- 雷暴天气袭击澳大利亚新州致1死4伤
- 外资企业⇆国家级经开区,一场共同成长的“双向奔赴”!
- 特朗普回应拜登赦免其子亨特:“滥用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