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专家:中国智能制造迅速发展惠及全球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客座助理教授齐思源(Vasilis Trigkas)8月12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在刚刚闭幕的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中国队金牌数与美国队并列第一,与此同时大批“中国制造”闪耀赛场。
中国智能制造惠及全球消费者
文章指出,从乒乓球、柔道垫到吉祥物“弗里热”毛绒玩具、硅胶手环、LED显示屏和“微芯片足球”,中国对奥运会装备的贡献非常广泛。像乒乓球这类标准很高的产品,只有中国才能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出来。
中国产品竞争优势显著,这足以证明中国的智能制造迅速崛起。近年来,中国积极调动资源,大力投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作为智能制造核心技术5G网络的全球引领者,中国向智能制造强国迈出了一大步。
目前看来,外资仍在加码中国先进制造业。今年1月至5月,智能消费设备制造业和专业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332.9%、103.1%。智能制造正在重塑中国经济,并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
在国内层面,得益于智能制造的发展,中国可以在劳动力人口减少的情况下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随着智能制造促进生产效率提升,人均收入可能会迅速增长。若中国政府重新分配这些收益,并通过投资改善福利体系,那么智能制造对中国的总体影响将是积极的。
在国际层面,中国智能制造迅速崛起,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中国提供了质量上乘、价格合理的商品,全球消费者从中受益。
中国加大投资将促进欧洲就业
文章进一步表示,近期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可支配收入无疑有助于促进国内消费,并增加进口。这种从投资到消费的转变不会立竿见影,也无法一蹴而就。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它将让中国与欧盟的贸易关系更加平衡,从而减轻欧盟领导人面临的政治压力。
此外,随着中国智能制造不断发展,中国将加大对欧盟的投资,并同欧盟合作开发绿色项目,这将受到欧洲人的欢迎。中国领先的工业企业在欧洲投资,不仅有助于破除保护主义,而且将为欧洲创造高薪岗位。
(英文原文刊发于《中国日报》智享汇栏目)
来源:中国日报网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一些陪诊师换上马甲成了“黄牛”
- 中比科技园启动“中欧创新创业苗圃”助推中欧创新合作
- 洪峰已过粤北韶关市区
- 上海:区校携手推进人工智能与金融产业融合发展
- 山西:“1+5”政策包 支持“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建设
- “挂杯”的才是好红酒? 外行了!
- 地雷及战争遗留物处理执行中心:美国集束弹药导致大量也门平民伤亡
- 浙江仙居生物多样性博物馆即将开馆 系法开署贷款项目
- 工信部计划今年培训至少800名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
- 证监会发文解释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相关条款
- 国网北京昌平供电公司配电不停电作业室班长王月鹏:万伏高压 带电检修
- “五一”假期近郊游“热” 探乡村民宿的“共富密码”
- 严把汽车金融风控关
- 吉祥航空开通上海至曼彻斯特直飞航线
- 共享单车“还车难”如何解?
- 双独幕舞剧《香奈儿传奇》开启中国内地巡演
- 自选床位、夫妻宿舍……大学宿舍不再“开盲盒”
- 出土简帛记述的秦汉时代
- 江西南昌新增直飞马来西亚吉隆坡航线
- 中国工信部拟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
- 热门推荐
-
- 反诈宣传搬上舞台 话剧《局中有局》广州首演
- 中新教育 | 清华大学2024届毕业生就业进展平稳有序
- 屏幕里的中国味道
- 东盟国家扩大跨境二维码支付合作
- 宁波携厦门唱好“双城记” 设立跨省共建蓝碳生态碳账户
- 微短剧岂能“危险”狂飙?平台集体出手正当其时
- 探索未来融媒发展新模式 省级融媒创新论坛长沙举行
- 十部门:明年每千名儿童床位数将达2.5张
- 山西上汛 6月底前完成汛期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
- 山东对绿色低碳领域重大科技成果集中路演 促成果落地转化
- 海缆三巨头参加海缆关键材料工作会议 国内海缆料企业机会来了
- 广州公布首批13家市属文创试点单位名单
- 日本一货机“引擎起火” 已紧急返航并完成着陆
- 涉嫌密谋扣留德国总理朔尔茨,他们接受审判!
- 欧盟计划对俄罗斯实施第11轮制裁
- 云南宜良狗街镇山火已扑灭 无人员伤亡
- 提供“电竞史上最大奖金池”?沙特宣布2024年举办电竞世界杯
- 焦点访谈丨从“劣Ⅴ类”到美丽湖泊 解锁大通湖“蝶变”密码
- 黑龙江:寒潮大风来袭 哈尔滨牡丹江局地最低温将下降超12℃
- 辽宁召开农产品专场推介会 现场签约额突破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