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专家:中国智能制造迅速发展惠及全球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客座助理教授齐思源(Vasilis Trigkas)8月12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在刚刚闭幕的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中国队金牌数与美国队并列第一,与此同时大批“中国制造”闪耀赛场。
中国智能制造惠及全球消费者
文章指出,从乒乓球、柔道垫到吉祥物“弗里热”毛绒玩具、硅胶手环、LED显示屏和“微芯片足球”,中国对奥运会装备的贡献非常广泛。像乒乓球这类标准很高的产品,只有中国才能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出来。
中国产品竞争优势显著,这足以证明中国的智能制造迅速崛起。近年来,中国积极调动资源,大力投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作为智能制造核心技术5G网络的全球引领者,中国向智能制造强国迈出了一大步。
目前看来,外资仍在加码中国先进制造业。今年1月至5月,智能消费设备制造业和专业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332.9%、103.1%。智能制造正在重塑中国经济,并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
在国内层面,得益于智能制造的发展,中国可以在劳动力人口减少的情况下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随着智能制造促进生产效率提升,人均收入可能会迅速增长。若中国政府重新分配这些收益,并通过投资改善福利体系,那么智能制造对中国的总体影响将是积极的。
在国际层面,中国智能制造迅速崛起,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中国提供了质量上乘、价格合理的商品,全球消费者从中受益。
中国加大投资将促进欧洲就业
文章进一步表示,近期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可支配收入无疑有助于促进国内消费,并增加进口。这种从投资到消费的转变不会立竿见影,也无法一蹴而就。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它将让中国与欧盟的贸易关系更加平衡,从而减轻欧盟领导人面临的政治压力。
此外,随着中国智能制造不断发展,中国将加大对欧盟的投资,并同欧盟合作开发绿色项目,这将受到欧洲人的欢迎。中国领先的工业企业在欧洲投资,不仅有助于破除保护主义,而且将为欧洲创造高薪岗位。
(英文原文刊发于《中国日报》智享汇栏目)
来源:中国日报网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京丰台打造轨道交通智能控制产业集群纪实
- 重视“肱骨前移”, 别让你的健身“事倍功半”
- 美国俄勒冈州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致七人死亡
- 京城酒店婚宴预订火热 “好日子”档期都快排满了
- “台二代”林子谦“登陆”创业 全新环境促快速成长
- “双节合一”超长假期在即 小众目的地需求上升
- 北京考古:探寻城市之源
- 㵲阳河流域镇远段出现洪峰水位 已安全转移6000余人暂无伤亡
- 安徽黄山:优化税务服务助农企春耕
- 利用特色物产资源深度开发旅游商品
- 南非政府:该国已度过“供电危机”最艰难时期
- 如何让“过去”拥有“未来” 来中国历史研究院寻找答案
- 重庆市梁平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 美国枪支暴力问题恶化!2021年死于枪下的儿童青少年人数创新高
- 中泰东盟创新港揭牌
- 新质生产力在中国丨人才+算力+大模型……北京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 阿布哈兹一家艺术馆失火致4000多件艺术品被毁
- 业界呼吁:从应用端撬动万兆光网发展
- “数”里行间感受经济“脉动” 中国经济“拾级而上”引擎足
- 黑龙江:前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7.6%创新高
- 热门推荐
-
- 美国俄亥俄州居民接连出现病症 担忧列车脱轨事故影响长期化
- 印尼一辆巴士坠入峡谷致3死26伤
- “盐”城考古新发现:初步推测沙井头遗址区域为西汉盐渎县城所在地
- 云贵高原上的“机械尖兵”:争分夺秒为铁路“活血化瘀”
- 二十四节气 | 立夏到,吃三鲜
- (新春见闻)苏北花乡的年货新“花”样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昔阳:农文旅融合火出圈 国庆假期迎40万游客打卡
- 郭沫若之子、著名钢琴家郭志鸿因突发心脏病逝世,享年92岁
- 天津国际语言服务中心揭牌成立
- 江西广昌油茶喜丰收 为乡村振兴添“油”加力
- 杭温高铁迎新进展 全线接触网架设贯通
- 纪念朱子诞辰893周年大会在福建武夷山举行
- 国内航企航班空中Wi-Fi突破3000米以下限制
-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加大
- 居民住宅巨灾保险保障范围扩大 基本保险金额翻倍
- 敦煌乐舞诗画剧兰州首演 创新呈现东西方融合音乐
- 吉林延边红色游蓬勃发展
- 第十届“农民文学奖”湖南湘阴颁发 助力建设和美乡村
- 真补贴,雍禾为你的掉发买单,植发最高立减2万元
- 周末因调休上班能否走公交道?北京交管部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