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前景难言乐观
【管窥天下】日本经济前景难言乐观
李清如
阅读提示
日本实际GDP连续三个季度保持正增长,显示出日本经济的复苏趋势。然而,在内需持续疲弱的情况下,仅依靠外需拉动经济增长恐难以为继,再加之长期结构性问题难以消解,日本经济前景仍难言乐观。
近日(9月8日),日本内阁府公布2023年第二季度宏观经济统计修正值,日本实际GDP(季节调整值)环比增长率为1.2%,连续三个季度保持正增长,显示出日本经济的复苏趋势。然而,在内需持续疲弱的情况下,仅依靠外需拉动经济增长恐难以为继,再加之长期结构性问题难以消解,日本经济前景仍难言乐观。
外需拉动经济短期回升
2023年第二季度,修正后的日本实际GDP增长率换算为年率达到4.8%,虽然比8月15日初次统计时的6.0%有所下降,但这是自疫情发生以来首次连续三个季度正增长,且增长率达到过去三年中的较高水平。从金额来看,第二季度实际GDP季节调整值为558.6万亿日元,超过疫情前2019年各季度,说明经济已经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
此轮日本经济增长主要是由外需拉动。2023年第二季度,外需对实际GDP增长率的贡献为1.8%,换算年率为7.1%。
这一方面是由于半导体供给限制得到缓解,日本汽车出口大幅增加。2023年上半年,日本运输设备出口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24.2%,在日本对外贸易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达到21.9%。
另一方面,入境游客的增长带来服务出口的增加。随着经济社会活动的正常化,日本入境游客数量逐渐恢复,自2023年5月8日起,日本取消所有入境限制,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复苏。2023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访日外国游客消费额已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7.7%和95.1%,其中第二季度入境消费额占GDP的比重接近1%,服务出口成为推动外需增加的主要动力之一。
能否持续复苏仍是未知
即使2023年上半年日本经济交出了一份还不错的“成绩单”,但宏观经济增长仍然承受着内外压力,能否顺利步入持续复苏轨道仍是未知数。
一方面,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出口持续增长的动力不足。
自2022年10月以来,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一直低于50大关,反映出全球制造业增长明显受阻。特别是,作为日本主要出口目的地之一的欧洲,2023年2月至8月PMI连续7个月环比下降,通胀高企和汇率动荡严重拖累欧洲经济复苏的脚步。同时,美联储激进货币政策给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外溢效应,加剧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乃至世界经济减速的担忧。
在此趋势下,日本制造业出口有可能受到较大阻碍,而服务出口中除中国游客之外的游客资源也已充分挖掘,继续追加的余地有限,依靠外需拉动经济持续性增长的模式面临困境。
另一方面,居民工资跟不上物价上涨的现象还在持续,作为内需支柱的私人消费和企业设备投资均陷入负增长。
与外需对经济增长做出显著贡献相对,2023年第二季度,内需对日本实际GDP增长率的贡献度为-0.6%,换算为年率达到-2.4%。占GDP总额比重近六成的私人消费环比增长率降至-0.6%,占GDP总额比重超过15%的企业设备投资环比增长率降至-1.0%。这主要是由于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和企业投资造成压力所致。
自2022年以来,日本物价持续上涨,剔除价格波动较大的生鲜食品之后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率在2022年为2.3%,2023年1-7月则平均为3.3%。虽然日本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名义工资上升,但是名义工资增加的速度显著落后于物价上涨的速度。
到2023年7月,日本实际平均工资已经连续16个月下降,且7月份实际工资下降幅度较6月份的下降幅度扩大了0.9个百分点。物价上涨超过工资增加的现象正在侵蚀居民生活,影响消费心理,进而挤压私人消费。而由于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进货成本增加,再加之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企业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将会更加谨慎。
因此,内需疲弱和外需增长动力不足,均会影响日本未来经济走势,在“内外夹击”下,经济复苏之路不排除“半途折返”的可能。
经济发展痼疾很难消解
从长期来看,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痼疾几乎很难得到消解。
自“泡沫经济”后的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日本潜在经济增长率基本呈下降趋势。而推动潜在经济增长率的要素够改善的余地均非常有限,未来日本潜在经济增长率将会在一段时期内处于较低水平。
在人口结构上,2022年,日本65岁以上老龄人口数量已经达到3624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29.0%;与此相对,0-14岁幼年人口所占的比重下降至11.6%。2022年,日本新出生人口仅为77.75万人,自有记录以来首次降至80万以下。随着少子老龄化迅速发展,劳动年龄人口和总人口减少,劳动力不足、国内市场萎缩等问题将逐渐显性化。
在财政和金融方面,年金、医疗、护理等社会保障相关支出持续增长,导致社会保障费用膨胀,再加上疫情期间日本政府数次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财政面临巨大压力。
2022年度,日本国债余额已经突破1000万亿日元;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社会保障基金在内的一般政府债务余额与GDP之比,2022年已经超过260%,说明财政状况在不断恶化。
此外,长期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副作用也逐渐凸显,自2022年3月美欧进入加息轨道以来,日元大幅贬值,引发输入性通货膨胀,成为物价上升的主要原因。长期债务问题与超宽松货币政策的隐患将会不可避免的影响日本长期经济预期。
(工人日报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冰上运动这些“冷知识”,你知道吗?
- “生态山东 冬日休闲”生态旅游体验季活动在烟台举办
- 北京养老护理员专业化水平增强 职业技能大赛引领人才建设
- 中国首次研制成功达到环境空气碳监测高精度要求的标准物质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天工”以6公里时速奔向你
- 贵州玉屏:和美乡村 宜居宜业
- 新疆首趟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开行
- 福建福州:持续推进流域水环境治理 加强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
- 根治电器“小病大修”,还需要哪些解法?
- 拭去尘烟,在十三陵寻大明真容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基辅举行年度新闻发布会
- 女医生遭前夫投毒案追踪:多名卫健人员拟被警告、通报批评
- 中国驻伦敦旅游办主任张力:扩大中国旅游国际影响力
- 国科大专家发现肺脏再生修复新技术
- 管虎:香港的新生代演员很努力
- (新春走基层)鄱阳湖畔护鸟记:智能监控 为鸟留食
- 千余人出动逮捕!若尹锡悦接受逮捕令,下一步将面临什么?
- 东莞石排2024年潮玩产业集群总产值将突破120亿元
- 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3.09%柴油机发布
- 明年迎来1158万毕业生 教育部多举措促就业
- 热门推荐
-
- 热浪与暴雨交织全球极端天气事件成“新常态”?
- 美财长警告债务僵局或引发美国宪政危机:政府信用也将扫地
- “宋词之州”2022中国词学高峰论坛召开 溯源千年宋韵风华
- 旅游“特种兵”拖着行李箱逛武汉
- 日本已有4人服用小林制药含红曲保健品后死亡
- 第23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开幕 上万幅作品参展
- 深圳发布国内首个地铁厕所设计及管理标准
- 俄亥俄15辆卡车受污染废料被转运 美环境保护署紧急叫停
- 布林肯访问以色列 国际组织在埃及和加沙边境处部署援助物资
- 市场监管总局印发《标准物质审评专家管理暂行规定》
- 高温天气新能源汽车如何顶住“烤”验?一个系统搞定所有→
- 中新健康周报|多个重磅药物在进博会首次亮相;阿斯利康总部披露王磊被查新进展
- 北美票房:劳工节长周末北美票房料创新低
- “2024年度中华慈孝人物”名单揭晓 “免费午餐”项目等入选
- “源·缘——闽台艺术展”亮相国博 诠释“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
- 院士专家学者聚首鹏城共议能源绿色发展
- 4名人质从加沙地带获救 以军袭击致数百人死伤
- 哈萨克斯坦媒体人眼中的新疆喀什: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
- 在你乘坐的列车外 有一群“00后”小伙严寒中为你保驾护航
- 海南冬交会17个重点农业产业项目完成签约 总额26.83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