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云端!世界高度正在这里刷新
贵州花江大峡谷,被誉为“地球裂缝”。在新中国75周年华诞前夕,记者走进贵州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施工现场,但见山高谷深,云淡风轻,高耸的主塔峙立两岸,巨大的缆索跨越天堑。
建筑工人们工作在距离谷底江面700多米高的猫道上,云雾似乎触手可及。他们与风雨为伴,与日月同舟,日以继夜奋战在大桥建设第一线,只为让大桥保质保量按时竣工,并在这个即将刷新的世界纪录上书写属于自己的一笔。
花江峡谷大桥主桥跨径1420米,桥面到水面的高度达625米。目前,大桥已完成主缆索股架设,正有序进行索夹吊索安装及钢桁梁组装施工,总体进度达70%。建成后,花江峡谷大桥不仅主桥跨径居山区桥梁跨径世界第一,也将成为新的山区峡谷世界第一高桥。
世界高度 贵州创造
北盘江,西起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乌蒙山脉马雄山西北麓,东至贵州省黔西南自治州望谟县蔗香乡双江口注入红水河。千百年来,滚滚江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贵州儿女,江水两岸的陡峭峡谷,也见证了一代代贵州儿女的汗水与艰辛。
大河奔流,时代向前。
如今的北盘江上,高桥林立。水红铁路(原水柏铁路)北盘江大桥、关兴公路北盘江大桥、水盘高速公路北盘江特大桥、沪昆高铁北盘江特大桥、沪昆高速北盘江大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座座世界级的桥梁在北盘江上拔起。
2016年底,杭瑞高速北盘江大桥建成通车。天堑变通途,其桥面至江面565.4米的垂直高度也将世界第一高桥的纪录镌刻在贵州大地之上。
如今,北盘江大桥下游约180公里处,花江大峡谷上,一座比北盘江第一桥还要高出约60米的悬索大桥正在拔地而起、耸入云霄,这就是花江峡谷大桥。
乘风破浪 云端造桥
在花江峡谷大桥700多米高的猫道上,六安高速项目8标主塔班长苏玉龙正带领着工人们进行索夹安装和吊索安装作业。
想在“地球裂缝”上造桥,绝非易事。作为一座世界级桥梁,花江峡谷大桥开工以来,项目团队不断创新工艺,攻克了混凝土浇筑、提高抗风安全性、优化索股架设等一道道难题,用智慧和汗水逐渐浇筑起这座世界级高桥。
花江峡谷大桥的猫道是主缆索股架设、索夹吊索安、钢桁梁吊装等施工的施工便道,单边全长2300米,最高点距水面有780米,是目前世界最高、贵州最长的猫道。
工人在距江面高770多米高的猫道作业。
苏玉龙告诉记者,他的团队所负责的工作是大桥的猫道架设、主缆架设、锁夹安装及吊杆安装作业。世界第一高桥的建设可谓是困难重重,首当其冲的就是最高高达12级的峡谷风。每当强风来临,猫道可能发生偏移从而导致施工人员被主缆撞击受伤,因此施工人员必须立即俯身躲避并在风停后迅速撤离到塔顶避险。
另外,在夏季,猫道上超高的温度也是一大困难,除了可能因为高温导致工人中暑进而引发的危险外,苏玉龙还告诉记者,基于热胀冷缩的原理,索股会出现不定量的伸长现象,影响调索的精准度。因此,项目团队采用“白天牵引,夜间调索”双模式,24小时不间断施工,既满足了索股调整时对温度的高要求,又保证了索股安装的精确性和施工进度。
花江峡谷大桥猫道。
不止强风与高温,项目团队还不断创新工艺,攻克了混凝土浇筑、优化索股架设等一道道难题,用智慧和汗水逐渐浇筑起这座世界级高桥。
万桥飞架 中国“缩影”
作为贵州省桥旅融合示范性项目工程,花江峡谷大桥将通过建设“桥梁观光+桥梁运动体验+旅游服务”为一体的桥旅融合综合体,努力打造贵州桥旅融合3.0样板。
建设中的花江峡谷大桥。
花江峡谷大桥建成后,不仅其1420米的主桥跨径将位居山区桥梁跨径世界第一,其桥面至江面高达625米的垂直高度也将让其成为新的山区峡谷世界第一高桥,“世界高度”将再一次由贵州书写。
这座耸立于云端的壮丽建筑,将以其惊人的高度和无与伦比的工程难度,傲然屹立于北盘江之上,成为世界桥梁史上的璀璨明珠,也是贵州儿女不怕困难、勇于突破、奋力攀高的生动写照。
建设中的花江峡谷大桥。 刘青 摄
地处中国西南腹地的贵州,是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山连着山,水连着水,如何出山?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贵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让“地无三尺平”变为令人惊艳的“高速平原”。目前,贵州已建和在建桥梁超3万座,几乎囊括了所有桥型,被称为“世界桥梁博物馆”。
金仁桐高速桐梓河特大桥。刘青 摄
这些桥,是贵州千万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是贵州拥抱世界的开放理想,是贵州桥旅融合推动经济发展的经典范例,是新时代贵州精神的生动写照。
万桥飞架起,当惊世界殊!贵州的桥,勾勒出一个西部省份大踏步前进的奋斗印迹,映照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奋进缩影。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成嘉廷 龙永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六届新会陈皮文化节启幕 达成采购意向金额逾12亿元
- 国家发改委: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助力扩大内需
- 深圳警方打掉两个豪车租赁诈骗团伙
- 【央广网评】丧事严禁私办喜事只请亲人?形式主义脱离实际不近人情
- 飞机右侧引擎起火盘旋16圈降落!川航回应
- 胡润研究院发布“2024中国元宇宙潜力企业榜” 华为位列第一
- 以“篮球火”,点燃边防县城肃北的夏天
- 【中国网评】又盯上传统芯片?美对华政策正掉入“国家安全”陷阱
- “国字号”旅游资源保护开发正当时
- 俄外交部要求乌克兰逮捕并引渡所有涉对俄恐袭人员
- 马来西亚媒体与湖南广电合作 将协力打造新节目
- 中国再推稳外贸政策措施
- 浙江磐安:荒山荒地变千亩药田
- 商务部:今年继续与CPTPP成员进行充分交流
- 最美济宁四月天 “颜值”“产值”都在线
- 湖南省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 美军从其在尼日尔的最后一个空军基地撤出
- 叙利亚外交部:解除对叙制裁是改善叙受灾民众人道主义状况的最低需求
- 《芳草满天涯》还原真实故事 斯琴高娃零片酬出演
- 2023中关村论坛首设女性平行论坛 科技工作者共话“她力量”
- 热门推荐
-
- 演出市场火热依旧:演唱会“一票难求”,文化消费渗入下沉市场
- 业界厦门聚力创新共探零碳未来
- 我国成功实现51比特超导量子簇态制备和验证
- 从野生到人工 从田间到产业化 青海蕨麻未来可期
- (乡村行·看振兴)赤峰林西县改良4200亩盐碱地 农民摇身变蟹民
- 37名跟团游客不购物被扣购物店?云南西双版纳发通报
- 天津滨海机场海关:一导游携带超量物品入境 查获电子烟弹36000个
- 大连商品交易所鸡蛋、玉米淀粉和生猪期权将于8月23日上市
- 中国中亚谱写“丝路合作”新篇章
- 谢锋谈中美关系:缩短负面清单,拉长正面清单
- 黄渤电影同名音乐剧《一出好戏》主演见面会登陆广西南宁
- 昆仑山下青海茫崖的“绿色追梦路”
- 以色列军方说34枚火箭弹从黎巴嫩射向以北部
- 壮族经典文化故事显魅力 广西百色文旅市场强劲复苏
- 2023黄河源头夏秋季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在青海玉树启动
- 伊朗驻联合国代表团:对以色列的袭击可被视为已“结束”
- 上海铁路莘庄站正式开办金山铁路客运业务
- 郑州 两批专项借款惠及142个“保交楼”项目
- 挪威长途巴士暴风雪中侧翻致3人遇难 5名中国游客受轻伤
- 海洋界微塑料专家学者共聚上海聚焦微塑料污染损害问题